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不同環境下能夠塑造出不同性格的人。兒童所處的周圍環境對他的個性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幼兒園環境創設也一直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存在著。本研究主要針對幼兒園廊道墻面環境創設的現狀進行探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在《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應當將環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幼兒園環境主要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大方面,廊道墻面創設作為幼兒園物質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常容易被忽略。墻壁是會“說話”的,它是作為一種無聲的存在和幼兒進行隱性互動。科學、合理的平面設計可以為幼兒園環境營造舒適、和諧的情感氛圍,也能夠推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幼兒的成長注入活力。本文針對幼兒園廊道墻面環境創設的現狀,為其提供建議,以更好發揮幼兒園廊道墻面環境創設對幼兒個性發展的作用。
《幼兒教育研究》(雙月刊)創刊于2015年1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主管、主辦,為雙月刊,逢單月15日出版發行,開設有學術論壇、管理天地、活動案例、巧思精構、觀察日記、教育隨筆等欄目。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環境的概念
環境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物質環境指人生活所必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它為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提供必需品,同時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保障。精神環境指人們生活的氛圍和環境文化,屬于軟環境,是人與人之間交往建立的精神基礎。“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是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
(二)幼兒園廊道環境的概念
廊道是教師、幼兒及家長每天經過的區域,它起著安全通道、交流互動的作用。廊道分為樓梯廊道、教室外廊道及室外通道。樓梯廊道即消防安全樓道,主要用于上下通行;教室外廊道作為幼兒活動區域和家園聯系的紐帶;室外通道即安全通道。
(三)墻面環境創設的概念
墻面環境創設指在環境創設中,以靜面的墻面為對象,對墻面進行造型設計、主題設定和裝飾美化,并展現一定的教育價值。幼兒園的墻飾創設是從幼兒的身心特征和需要出發,合理地運用材料和技術,依據一定的目的,在幼兒園的各種墻面上進行的,有利于幼兒生活和學習的一系列設計、布置活動。
二、幼兒園廊道墻面環境創設的作用
(一)美化裝飾作用
針對幼兒園不同的廊道類型,要有重點、有分類地進行不同程度的裝飾與美化,給人一種視覺享受,并起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幼兒審美能力和觀察力的作用。在對墻面進行美化與裝飾時,不可成人化,要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階段特點。廊道環境創設在顏色、造型、主體等方面都要考慮全面,要給幼兒一種溫暖、安全的感覺,創設一種輕松、健康、愉快的成長氛圍。
(二)隱性教育作用
幼兒每天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幼兒園中度過的,良好的環境可以給幼兒的成長帶來有益的幫助。隱性教育是指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讓幼兒在潛意識中形成一定的好習慣。例如,在樓梯廊道的墻面環境創設中,樓梯主要用于安全通道,在上下樓梯時要設置安全標識,讓幼兒有安全意識,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溝通交流作用
溝通作用主要體現在廊道的墻面文化設計上,在幼兒園中可以在廊道墻面上設置交流欄或宣傳欄,充分展示園所文化。例如:設置幼兒園一日活動時間表等,讓家長整體了解幼兒園的工作和制度,這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去開展家長工作,發揮家園共育的作用。廊道墻面也可以用來展示家長寄語或優秀家庭表彰等,讓家長積極參與到幼兒園工作中,成為幼兒園建設的一部分,融入幼兒園教育中。
三、幼兒園廊道墻面環境創設的現狀分析
(一)教師參與過多,忽略幼兒主體
在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中大都以教師創設為主,并非以幼兒為主體,很多教師進行環境創設時候只是將幼兒的作品進行簡單的排序擺放和展示,墻面所展示的幼兒作品完全由教師決定和選擇。大多教師為了較快地完成廊道墻面環境創設,而成為環境創設的主導者和決策者,幼兒只是扮演一個觀看者的角色,整個創設過程由教師單獨完成,幼兒參與過少。
(二)對環境創設不夠重視
教師在進行環境創設時更多地關注美化度及造型,很少會考慮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園廊道墻面環境創設造型簡單,顏色單調,缺乏一定的美觀性,在視覺上就已無法吸引住幼兒。這是因為教師更多地去把環境創設當成一種教學活動中的任務,也沒有從幼兒的角度出發。但幼兒園廊道墻面是為幼兒園、幼兒和家長服務的,它也是一個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應當更好地去抓住它,運用它,發揮它獨特的教育作用。
(三)環境創設缺少互動性和開放性
在實際的環境創設中,教師很少會注意到環境創設后給幼兒留有的操作和探究的空間,只是固定在墻面讓幼兒去看。廊道作為重要的公共通道,其互動性和開放性是最為重要的。開放性的廊道墻面環境可以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進行有效的家園共育。創設開放性的主題可以給幼兒留有一定的操作機會,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積極性,為幼兒和家長提供與環境互動的機會。
(四)環境創設主題散亂
幼兒園墻面環境的創設應和幼兒園的教育目標相關,教師應注重墻面創設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理念的聯系,從宏觀上對墻面環境的創設目標進行整體的把握,注意加強幼兒與墻面環境的互動。教師要以有益于幼兒身心發展為基礎,考慮是否能對幼兒起教育和促進作用。創設主題目標應切合幼兒發展水平,能引發幼兒的興趣,有利于幼兒發展。
四、幼兒園廊道墻面環境創設的對策
(一)改變教師觀念,幼兒參與為主
教師要深入了解環境,充分利用好環境,將環境改造成幼兒教學的輔助資源,幫助幼兒健康成長。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明確幼兒才是環境的主體,多給予幼兒空間,讓幼兒參與到其中,充分發揮和展示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教師應作為環境創設的指導者,為幼兒提供合理的幫助和建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環境創設的熱情。
(二)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創設環境
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著不同的性格、愛好和審美,因此在廊道墻面環境創設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去充實和豐富創設的題材,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靈活多變的環境創設,讓幼兒大膽去表達和創造屬于他們獨特的墻面,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讓幼兒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同時,教師應當提高廊道墻面的開放性,讓幼兒能夠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此外,教師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要選擇適宜他們年齡段身心發展的創設,從幼兒的角度和興趣出發,不可成人化和一成不變。教師還要把握住廊道墻面環境創設的主題及幼兒的接受程度。
(三)打破班級界限,實現家園共育
廊道作為公共資源,應當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幼兒園可在班與班和年齡段之間進行融合,這樣不僅有利于幼兒園開展工作,更有助于幼兒多方面的發展。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也可以成為一個大的集體,可以相互幫助,也有利于同伴交往和社會性發展。教師也可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進行墻面創設。一個溫馨的廊道墻面環境,可以緩解幼兒的入園焦慮,讓幼兒有安全感和家的感覺,同時實現家園共育。
(四)體現園所文化,打造育人環境
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教師在進行幼兒園廊道墻面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全面考慮到幼兒園的教學理念、園所文化,以及整體的三維布局,并根據一定的主題進行創設,充分創造一個有利于幼兒成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