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問題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人力資源管理時間:瀏覽:

  摘 要 以我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參與高職人才培養3年以上、來自14個行業的88家企業的286份《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年報》為分析樣本,全面梳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形式、成效和困境。結果發現:樣本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形式多是為學校提供兼職教師、參與專業課程與教材建設、與學院共建實訓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贈送教學設備、教師到企業實習等中層次的項目式合作;企業反映的參與職業教育的困境觸及了組織管理,專業、課程、教材,制度、政策、法律,學生,教師,企業自身,硬件投入及科研技術合作等方面,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有國家對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缺乏全面的促進機制,政策需要細化和具體化、執行主體不明確、可操作性不強,企業投入在短期內沒有直接的收益回報,科研、技術合作深度有待加深等。為此,應盡快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校企國家制度框架,著力解決政策供給高位與政策落實低位對比明顯的問題,提高校企雙方的組織管理水平,推動職業院校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關鍵詞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企業參與;質量年報

人才管理論文

  一、問題提出

  從洋務運動的“工學并舉”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半工半讀”再到改革開放以后的“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一直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制度。但現實情境中,校企合作“一頭冷、一頭熱”的局面沒有明顯改善,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深度和質量依然需要提升。為改善這種狀況,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企業是職業教育的重要辦學主體”。2017年,《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強調“支持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需求對接”。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要求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辦學“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實現職業教育組織實體類型化;同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印發《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提出凡是進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信息儲備庫的企業,將由省級政府按要求落實國家給予該企業在項目審批、服務購買、金融支持、用地等方面的政策優惠和便利條件;同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力求通過5年左右,試點布局50個左右產教融合型城市,在試點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內打造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型行業,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的產教融合型企業,為產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創新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

  對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研究主要從以下角度展開:一是宏觀的政策梳理或理論研究,如南海全面梳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發展歷程[1]、周應中從歷史制度主義的視角分析了新中國70年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政策的變遷邏輯[2]、趙永勝總結了若干提高校企合作成效的舉措[3]。二是從企業角度出發研究校企合作,如石偉平等概括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動因[4]、冉云芳等用實證研究方法分析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成本收益問題[5]、秦程現從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的視角分析了企業的職業教育責任及其實現[6]、段素菊等通過調研北京部分大型企業總結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困境[7]、何興國對102家民營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情況進行了實證調查與分析[8]、吳紅宇通過對廣東省910家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總結出影響企業開展校企因素[9]。三是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基于具體行業或院校或專業總結實踐情況,如仲吉昊結合具體院校分析了旅游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的問題與對策[10]、彭洲美以一個大型企業的校企合作為案例進行了深入剖析[11]、俞文斌以具體專業為例探索校企工作室教學模式[12]等。

  盡管此領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但不足之處在于多是從宏觀層面或者理論層面探討,為數不多的調查研究也往往受區域、專業、行業性質等所限且年代久遠,研究框架上多是從研究者視角出發,詢問式地探問企業困境而不是開放式地讓企業從自身狀況出發暢所欲言。本研究利用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的開放信息,以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3年以上、涵蓋14個行業的88家企業為樣本,全面梳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形式和實踐困境,以期為產教融合、校企改革和完善提供現實依據。

  二、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本研究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年報》的信息源是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的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專欄。該專欄收錄了2016年至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企業按年度報送的《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年報》。時間跨度上,選擇了2016年至今參與時間3年以上的企業,這樣選擇的原因是自2016年該數據庫建立以來的4年時間里,累計參與3年以上的企業證明其在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面成熟度較高,因而反映出的問題也更深刻和更具代表性。

  (二)樣本描述

  剔除未獲得全部參與年份的企業和區域后,共取得涉及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88家企業的286份報告。區域分布上,從樣本企業數量前三名的江蘇省、山東省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到各有一家進入樣本的陜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等,樣本企業的具體區域分布見圖1。行業分布上,依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將樣本企業進行了行業分類(該標準將我國的全社會經濟活動分成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及國際組織等20個行業),88家企業共覆蓋14個行業,其中制造業企業最多,其次是建筑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具體的樣本企業行業分布情況見圖2。

  推薦閱讀:南疆地區人才隊伍建設問題的探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高碑店市| 南雄市| 裕民县| 平陆县| 周口市| 航空| 南宁市| 荣昌县| 东安县| 景宁| 云安县| 鱼台县| 凌源市| 新丰县| 当阳市| 丹棱县| 杨浦区| 新田县| 东源县| 石狮市| 西昌市| 通渭县| 清水县| 伊金霍洛旗| 南通市| 申扎县| 崇礼县| 天峨县| 中西区| 汶上县| 炉霍县| 桂阳县| 莱阳市| 北票市| 阜平县| 新蔡县| 马关县| 南溪县| 洛阳市|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