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民族地區智慧城市建設及路徑探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城市規劃時間:瀏覽:

  摘 要:在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下,民族地區在城市建設上也應抓住機遇,利用好大數據、信息化平臺等現代技術,促進自身的建設和發展。青海省玉樹市在經歷地震之后,抓住機遇,成為西北民族地區較早一批提出“建設智慧城市”口號的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克服原有的發展窘境和動力不足等問題,從轉變經濟模式、強化配套設施、提升市民素質、發揮區域優勢上下功夫,從而實現用科技為民眾服務。

  關鍵詞:智慧城市;玉樹;青藏高原

智慧城市

  現代社會是一個知識融合和信息爆炸的時代,隨著全球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城市信息化特別是智慧城市將成為城市發展的主題[1]。智慧城市是人工與智能的結合,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的產物,也是一種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和形態,其本質在現代科技的助推下,提高城市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進而實現人民生活水平的有力提升。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和城市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各種“城市病”也隨之而來,如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這些問題需要運用科學技術來解決。

  一、玉樹市智慧城市的發展背景及建設現狀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簡稱“玉樹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地勢南北高、中間低,西高東低,氣候特征為高寒性氣候,全州總面積26.7萬平方千米,下轄1市5縣。藏學界認為,藏語中“玉樹”一詞意為玉氏部落,本為部落名稱,其中“玉”為藏語“”之音譯,可能是該部落第一代頭人之名稱,“樹”為藏語“”,有遺址、后人之意,此處應理解為后人。“玉樹”既是地名,又是一個民族地方政權的名稱。[2]“玉樹州”是整體自治州之名稱,“玉樹縣”為州下轄行政縣的名稱,在地震之后,玉樹縣于2013年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玉樹市,為縣級市。

  (一)災后功能定位與政策要求

  玉樹市原本是玉樹州的一個小縣城,東西狹長,南北較窄。2010年4月14日,玉樹州發生地震,最高震級達7.1級,震中區域便是玉樹縣城附近。震后的玉樹滿目瘡痍,所有公共設施近乎報廢,人民財產受到了極大的損失(詳見表1)。

  面對這種情況,國務院印發了《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該文件著力解決災后重建工作,明確指出要將玉樹縣(2013年改為玉樹市)建設成為“高原生態型商貿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區的中心城市、青海藏區城鄉一體發展的先行地區”。在黨的領導與政府的政策、資金的有力扶持,以及全國各地的關心和幫助下,玉樹縣得到恢復和發展。悠久的藏傳佛教文化和現代化的城市規劃建設,使得玉樹一躍成為青海省內獨具特色的現代高原旅游城市。2013年,玉樹縣撤縣設市,從原來的小縣城一躍成為具有現代化氣息的高原特色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升。2015年,玉樹市的災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但該地區依舊面臨著生態環境脆弱、缺乏資源供給、公共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為解決城市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玉樹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規劃。

  (二)依托平臺助推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智能技術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根據群眾需求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從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3]智慧城市的實現和運作,離不開現代技術平臺的支持。因此,各地政府要充分利用智慧的手段建設城市,以智慧的理念管理城市,以智慧的方式發展城市,從而使城市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玉樹市在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理念之后,便開始在線上與線下聯動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資源效能、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同時,玉樹市以便捷群眾生產生活為落腳點,開發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應用程序,實現“前端讓政務服務最優化,中端讓城市管理精細化,末端讓數據智能化”,從而做到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智慧城市管理目標。近年來,玉樹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務中心聚力城市數字網絡化管理模式,依托中心三大平臺,樹立四個理念,及時對城市基礎設施、基礎環境、生產生活等進行數字化、信息化的實時處理,實現了城市功能系統與城市硬件設施以及城市居民的協同聯動和無縫對接。[4]

  (三)惠民服務系統化、便利化、精細化

  博伊德·科恩博士認為,智慧城市是借助信息通信技術來更加智能和有效地利用資源,從而降低成本、節約能源,提高服務水平和生活質量,減少環境污染。簡單來講,智慧城市是將人的智慧與先進的科技相結合,實現社會新的發展和進步,從而更好地為人服務。玉樹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務中心通過綜合施策提供惠民服務,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1.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方面:通過整合玉樹市各路段、街道和小區的監控,初步實現全天候、不間斷、非接觸、全自動的社會管理服務模式。針對突發情況,不同區域有自己專屬的網格員將事件及時上報,每個事件都具備相應的定位功能,通過核實資料,由呼叫中心、指揮中心和決策中心共同發力,實現城市管理的精細化、網格化和高效化。

  2.便民服務方面:通過建立智慧便民手機App、完善12345政府綜合服務熱線、設立一鍵通救助服務、智慧小區建設工程等一系列措施,讓智能服務以老百姓的需求為導向,讓智能手機“走群眾路線,當眾人眼睛”。

  3.政府服務方面:依托中心數據,通過促進各種數據互聯互通,實現各項數據和服務的線上辦理和線上服務,從而提升辦事效率,降低辦事成本。

  4.城市社會治理方面:(1)推進生態管理點對點視頻互動管理模式,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實時監測各項自然動態,初步實現了區域生態管控;(2)推進健康預警服務,努力縮小監管半徑、消除監管盲區、及時發現和處理食品藥品的安全問題;(3)面對突發事件,利用線上平臺多方聯動,及時迅速地作出響應。不斷完善玉樹市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數字示范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必要的軟件和硬件設施,建立綜合治理防控體系,提升城市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預警和處置能力。

  (四)建筑風格注重民俗傳統與現代化相結合

  玉樹市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宗教信仰影響廣泛,地域文化具有豐富多樣、開放兼容、和諧共生性等特征。地震不僅對當地居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損害,也對當地的文化遺產造成了巨大破壞。玉樹市有特殊的民族、宗教文化,在重建規劃工作中不僅要正確認識這些特殊性,還要尊重和維護特殊性。在玉樹市重建過程中,不僅要加入現代化城市的元素,更需要對民俗傳統做到有機結合。為了更好、更準確地延續地方民俗傳統文化,對當地藏傳佛教文化做到尊重、保護和發揚。玉樹市在重建規劃中,積極與當地民俗專家進行研究和討論,確保重建工作的合理有效。由于玉樹地區地處偏遠,情況特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其社會形態是由半農奴半封建社會直接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雖然社會形態發生了變化,但是其土地制度一直沒有改革。當地的土地除國有、集體所有之外,還有很多人的土地是祖傳的,土地性質便是“私有”。因此,在地震前,結古鎮78.63%的居民是院落式房屋,2010年8月發布的《玉樹州結古鎮災后重建權益處置規定》中,基本原則第三條便是“堅持土地公有制”,以建立起一種新的土地管理模式,對工作流程也進行了重新規劃。此外,規劃組還通過自下而上地廣泛征求和采納群眾意愿,使規劃方案最大限度地維護民眾利益,最終建成了“民族特色、地域風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符合本地居民意愿的新家園。

  二、玉樹智慧城市建設中存在問題及困境

  (一)自然條件制約,先天發展不足

  一般而言,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自然資源都是促成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先天因素,這些可以有效地吸引人才,聚集資本,而自然資源匱乏或長期難以利用的地區,其城市化水平總是落后于資源豐富或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5]

  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玉樹市智慧城市基礎建設和發展條件極為艱苦,特殊的自然條件決定了玉樹市智慧城市建設的艱巨性、復雜性和特殊性(詳見表2)。

  玉樹市境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一年中的寒冷周期持續近8個月,大雪、冰雹、低溫、干旱、霜凍等自然災害頻繁,空氣含氧量極低,生態環境脆弱,是全國生存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該地區由于高寒低溫,空氣極度稀薄,生存環境惡劣,人群機體病變率高達98%,人群機體出現早衰、早老、早死現象突出,各類機械也容易受到影響,實際功率只能發揮到平原地區的60%左右。建筑工人在此極易疲勞,勞動效率低下,施工效率受到很大阻礙。特別是災后重建階段,高寒氣候大大縮短了可能的施工期,峽谷地形增加了施工難度,這些都給玉樹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智慧城市發展帶來了很大挑戰。

  (二)人才流失嚴重,不利于城市發展

  人才儲備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推力。由實物資本存量增加帶來的產量增加,只相當于人力資本存量增加帶來產量增加的1/4。隨著經濟發展,人才需求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高精尖人才尤其是掌握高新技術的人才極為稀少,甚至出現了人才斷層現象。在對人才的培養和人才自主選擇上,各地馬太效應尤其明顯。弱勢地區培養人才實屬不易,加之培養成功后,大多選擇更好的平臺去發展,這就導致弱勢地區大量人才流失。由于缺乏相應財政資金的配套,精英型人才在對弱勢地區的選擇上就更為慎重,這便很大程度上導致弱勢地區在發展和建設智慧城市時陷入了人才引進的惡性循環。

  推薦閱讀:智慧城市建設論文發表哪些英文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东| 青阳县| 印江| 湘西| 安龙县| 阿城市| 阿尔山市| 仙游县| 阳高县| 安乡县| 弥渡县| 洱源县| 四子王旗| 天水市| 申扎县| 丹阳市| 探索| 东乡族自治县| 壤塘县| 峨眉山市| 浮梁县| 讷河市| 阿拉善左旗| 沂水县| 洛扎县| 桦南县| 石台县| 霞浦县| 砚山县| 金沙县| 鄢陵县| 满洲里市| 淮南市| 邮箱| 盱眙县| 信丰县| 海门市| 桃园县| 富顺县| 忻城县|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