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成都市軌道交通市域快線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城市規劃時間:瀏覽:

  摘 要:根據成都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特征,以成都市軌道交通 18 號線(新機場線)為工程案例,以項目功能定位和運營需求為出發點,從速度目標值、運營模式、車輛選型、供電制式、隧道凈空斷面尺寸、軌道系統及弱電系統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對成都市軌道交通市域快線的主要技術標準和關鍵技術參數進行探索性的創新研究,以期為國內其他城市市域快線技術標準的選取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市域快線;技術標準;關鍵參數

軌道交通論文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都遇到了城市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因此積極拓展城市空間,特別是發展新區、市郊組團及衛星城,成為新一輪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點。為加速和帶動新區及外圍組團的發展,連接城市外圍機場、高鐵站等交通樞紐,各地陸續規劃建設了連接中心城區和外圍組團的城市軌道交通市域快線(以下簡稱“市域快線”),此類快線具備線路長度長(≥50 km)、車站數量少(站間距大)、運行速度高(≥100 km/h)三大特點。成都市軌道交通18 號線就是此類項目的典型代表。

  1 成都市域快線的規劃及理念

  1.1 規劃概況

  成都市軌道交通線網共規劃有46條線路,總規模2 450.04 km。在線網規劃之初,規劃研究單位根據沿線的城市規劃特征,系統分析了每條規劃線路的線站位方案和功能定位,首次在規劃階段將線網明確區分為普線線網(最高運行速度為80 km/h)和市域快線線網(最高運行速度≥100 km/h)2個層級(圖1),其中市域快線線網規模共計1 129 km。

  1.2 規劃理念

  成都市域快線的規劃理念相對以往的線網規劃有明顯不同:從功能看,主要解決外圍組團和中心城區,以及組團之間的快速聯系;從布局看,旨在實現中心城區的快速穿越,以及中心城區與外圍組團間的切向快速轉移;從技術標準看,側重快速性(規劃車站間距大、速度目標值高)、舒適性(車廂內坐席率高、站立密度低)以及運營的靈活性(多種交路、多種運營模式、互聯互通)。

  2 成都市軌道交通 18 號線概況

  隨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天府機場”)選址的確定,成都市在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增加了連接中心城區、天府新區、東部新區及天府機場的18號線一、二期工程,線路起于成都火車南站,止于天府機場,全長69.4 km,設車站12座,將于2020年底全線通車,后續三期工程還將向北經中心城區延伸至火車北站,向南延伸至臨江站(圖 2)。全線設車輛綜合基地1處,停車場1處,主變電所5座,采用速度目標值為140 km/h的8輛編組市域A型車,以及AC25kV架空懸掛接觸網供電制式。

  18號線是一條典型的“機場+市域”復合功能線路,其具有兩大功能定位:①作為機場線,滿足機場客流的出行需求(火車南站 — 天府機場40 min可達);②滿足沿線通勤客流的出行需求,緩解成都市南北中軸線尤其是既有軌道交通1號線的巨大客流壓力。

  3 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在18號線項目的前期研究和設計階段,研究人員確定了該線路在中心城區是復合功能線,外圍是快線、專線的設計理念;初步設定其最高運行速度應在120 km/h以上,并具有靈活的運營方式;在制式選擇方面,采取了有別于常規地鐵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從速度目標值、運營模式、車輛選型、供電制式、隧道凈空斷面尺寸、軌道系統及弱電系統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對成都市域快線的主要技術標準和關鍵技術參數進行了探索性的創新研究,下面將對其進行介紹。

  3.1 列車速度目標值

  在18號線項目規劃階段,鑒于其機場線的特點,規劃部門提出了中心城區至天府機場全程旅行時間需控制在40 min以內的時間要求。根據18號線的規劃線站位方案及平均站間距等特點,再綜合考慮上述時間要求,選擇的列車最高運行速度應該為120~160 km/h。進一步的速度牽引計算結果表明,120 km/h的速度難以滿足40 min的時間要求,而對于160 km/h的速度,全線僅2 個區間可達到,且此速度下的旅行時間相對140 km/h僅縮短了1 min。因此,綜合考慮車輛選型及購置費、運營效率、能耗、土建工程成本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員最終選用了適合本線特點的最高運行速度為140 km/h的市域A型車,這是目前國內市域A型車能夠達到的最高速度。

  3.2 運營模式

  18號線是機場線。對于帶有機場服務功能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目前國內已有的運營模式見表1。

  鑒于18號線“機場+市域”的復合功能定位,采用不同車型的快慢車混跑運營模式(模式5)是最合適的選擇,因此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階段,考慮采用慢車車輛座椅縱列式布置、快車車輛座椅橫列式布置的方式,并在快車停靠車站單獨設置快車停靠站臺,在站廳層設置單獨付費區,擬達到使快慢車客流分流的目的,并預留了票價差異化的條件。但在初步設計后期,出于保持服務水平一致性的考慮,研究人員最終選擇了統一車型、適當提高舒適度標準的快慢車混跑運營模式(模式4),并在國內首次構建了完整的快慢車運營模式理論體系。

  3.3 車輛選型

  根據市域快線的工程適用范圍、線路長度、站點布局和旅行時間要求,業內將市域快線列車的速度目標值統一為120~160 km/h。但在車輛的選擇和研制開發方面卻形成了以下2種思路:①直接使用鐵路CRH動車組或將其稍加改造后(D型車)使用;②使用經過提速改造的地鐵A、B型車輛。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9年發布的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市域快線120 km/h~160 km/h車輛通用技術條件》(GB/T 37532-2019)中明確規定,市域快線車輛分為市域A型車、市域B型車和市域D型車3種類型。

  推薦閱讀:城市軌道交通論文文獻3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白水县| 清新县| 禹州市| 邢台市| 兰西县| 郑州市| 黔东| 迭部县| 濮阳市| 怀安县| 焉耆| 高阳县| 天津市| 务川| 福鼎市| 土默特右旗| 胶州市| 乌拉特前旗| 霍邱县| 苍南县| 九龙坡区| 将乐县| 乐业县| 托克逊县| 呼玛县| 苍山县| 湟源县| 甘孜| 合水县| 正镶白旗| 井陉县| 福贡县| 财经| 肇州县| 河间市| 谷城县| 萍乡市| 仪征市| 桐城市|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