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蚌埠市城區綠地現狀的調查,分析并總結了存在的不足,對今后的綠地建設提出幾點建議。認為市區作為一個人口高密度聚集地,應該調整樹種結構,合理選擇品種,利用不同喬灌木組成多層次的綠化空間,實現立體綠化,合理布局樹種,增加城市綠地率,提高城市生態效益。
關鍵詞:道路綠地;樹種;調查;分析
Abstract: Urban roa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landscape.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s up the existing deficiencies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An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urban area as a large population rendezvous, we should adjust the tree structure, rationally choose the species, use different arbors to form the multi-level green space, realize the stereo greening, reasonably arrange tree species, increase the city greening rate, so as to improve the urban ecological benefits.
Keywords: road green space; tree species; investigation;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S7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城市居民對城市環境的要求更高,畢竟他們每天生活在滿是汽車尾氣的環境之中,對高標準的生態環境有著很強烈的欲望。蚌埠市作為皖北重鎮,其綠化品味及植被的覆蓋程度直接影響到我市的對外形象問題。近幾年,我市在城市綠化方面加大了市政建設資金投入,城市綠化堅持點線面相結合,植物配置從單一的喬灌結合向多層次的喬灌花草結合發展,城市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綠化與美化程度不斷提高。經過政府的不懈的努力,我市道路綠地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其中也還有一些不足,本文通過實地調查的方式就如何合理的配置道路綠化樹種進行分析。
一、樹種調查
通過對蚌埠市城區15條主要道路進行散布式采集資料可以看出,本市的樹種主要由喬木,灌木組成,含有少量地被。各樣本區的主要植物組成可以通過下表真實的反映出來:
道路名稱 |
喬木、花灌木 |
球類、色塊 |
地被 |
中榮街 |
法梧 |
金邊黃楊、海桐 |
無 |
中山街 |
法梧 |
無 |
無 |
勝利路 |
銀杏、高桿女貞、香樟、桂花、櫻花、臘梅、木槿、紫薇 |
紅葉石楠、金邊黃楊、法青
八角金盤、海桐、灑金珊瑚 |
麥冬 時令鮮花 |
朝陽路 |
高桿女貞、欒樹、木槿、紫薇 |
龍柏、法青、海桐、
金葉女貞、紅葉石楠 |
無 |
治淮路 |
法梧、紫葉李、桂花 木槿、造型構骨 |
石楠、法青、海桐、海桐球、火棘球、石楠球、大葉黃楊球 |
蔥蘭 |
延安路 |
櫸樹、白玉蘭、櫻花、垂絲海棠紫葉李、紫薇、石楠 |
紅葉石楠球、金森女貞球、銀姬小蠟球、紅葉石楠柱、構骨球、紅葉石楠、金森女貞、金邊黃楊、日本女貞、銀姬小蠟 |
麥冬 時令鮮花 |
鳳陽路 |
香樟、合歡、高桿女貞 桂花、馬褂木 |
金葉女貞、法青、蜀檜、 紅葉石楠、海桐 |
蔥蘭 |
解放路 |
高桿女貞、青桐、香樟 |
紅葉石楠、海桐 |
無 |
大慶路 |
香樟、龍爪槐、廣玉蘭 |
小葉女貞、蜀檜 |
無 |
長征路 |
雪松、紅花槐、高桿女貞、廣玉蘭、單桿石楠、無患子、紫荊 |
金葉女貞、海桐、蜀檜 |
麥冬 |
涂山路 |
法梧、單桿紅葉石楠、紫荊、垂絲海棠、木槿、欒樹 |
海桐、金邊黃楊、龍柏、 紅花繼木 |
紅花酢漿草 |
工農路 |
法梧、銀杏 |
金葉女貞、紅葉石楠、海桐、黃楊球 |
無 |
新昌南路 |
高桿女貞、中槐 |
法青、紅葉石楠 |
無 |
興中路 |
廣玉蘭、紫薇 |
法青、紅葉石楠、金邊黃楊 |
無 |
燕山路 |
三角楓、高桿女貞、雪松 銀杏、桂花、紫葉李、紅花槐 |
金森女貞、海桐、龍柏、法青、紅葉石楠、蜀檜 |
蔥蘭、麥冬 |
二、樹種組成分析
我市道路綠地樹種少、色彩單調。最近,在河南鄭州召開的“新世紀最有開發價值的樹種”研討會上,中國林科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的侯元凱博士就我國城市綠化中的樹種選擇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國城市綠化樹種普遍存在結構簡單,物種不夠豐富,品種少,色彩單調,層次感不強,群落不夠穩定等特點。目前,我國城市的綠化樹種已落后與城市發展的時代要求,主要表現在:城市種種類少,無季相變化,夏、秋平淡,北方主要樹種是懸鈴木、楊樹、泡桐等,南方多為香樟、雪松等,使城市綠化“共性有余,個性不足”,缺乏特色。而我市的樹種就犯了大部分城市的通病,品種少,沒有做到一季突出,季季有景,而且局部設置不夠周到,市內都建有一些較長的街道,但是這樣的街道兩側的植物配置近乎相同,應在街頭的某一部位配置不同與其他的樹種,這樣才不會令認識產生審美疲勞,甚至厭惡的情趣。
樹種的選擇是城市街頭綠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綠化的主要材料是樹木,樹木需要經過多年的培育生長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樹種選擇恰當,樹木生長健壯,則綠化效益發揮的好。如果選擇失誤,樹木生長不良,就需要多次變更樹種,城市的綠化面貌就會長時間的得不到改善,而且苗圃中的育苗情況也受到影響,既浪費時間又受到經濟損失。
三、道路綠地功能分析
㈠改善氣候道路綠地是一部很好的空調機。城市里凡有綠地的地方,溫度都明顯低于無綠地的地方。這是由于綠色植物對陽光直射的阻擋和蒸騰散熱等作用造成的。在夏季,綠化地區內氣溫較非綠化地區氣候低3-5℃(冬季可增溫2-4℃),比建筑物地區低10℃左右。據計算,綠地面積每增加1%,城市氣溫可降低0.1℃。
㈡凈化空氣城市的道路綠地像人的肝臟一樣,具有解毒作用。大片的樹、草能使氣候受阻,從而降低了風速,使空氣中的一些污染物沉降下來。有人測定,城市百貨大樓內空氣中含菌率比公園大400倍,比林區大10萬倍。林區每立方米大氣中有細菌3.5個,而人口稠密的城市可高達3.4萬個。
?、缃档驮胍粼胍粲袚p于人體健康,在城市已成為社會公害。而40米寬的林帶可以減少噪音10-15分貝,城市公園里成片樹林可使噪音降低26-43分貝。沒有樹木的大街上,噪音要比樹木蔥郁的大街大5倍。
㈣改善城市面貌和投資環境一個優美、整潔、綠音盎然的現代城鎮,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而且體現了一個城市的品位和精神文明程度。從而也有利于改善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