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會計透明度是一個關于會計信息質量的全面概念,是社會實現完全會計信息與完美會計信息的制度安排。隨著我國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到海外上市,以及中國進入WTO后外國投資者將進一步增加,我國證券市場的全球化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會計透明度問題是否能很好地解決,對吸引外資及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有重大意義。本文在會計透明度定義解析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會計透明度的因素,并就提高當前我國會計透明度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會計透明度 會計信息 治理結構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of accounting transparenc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ccounting transparency,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 suggestions for raise the diaphaneity of our country accountant.
Key words: accounting transparenc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會計透明度定義解析
會計透明度是一個關于會計信息質量的全面概念,是社會實現完全會計信息與完美會計信息的制度安排。會計透明度至少應當包括以下三層含義:
(一)存在一套清晰、準確、正式、易理解、普遍認可的會計準則和有關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體系。(二)無論是公營部門還是私營部門政府機構還是企業都能夠嚴格遵循會計準則。(三)對利益相關者及時提供高頻率的準確信息,使之能夠便利地獲取有關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和經營風險水平的信息。換言之,會計透明度包括會計準則的制訂和執行、會計信息質量標準、信息披露與監管規則等。
二、影響會計透明度的因素分析
會計透明度的概念應包括會計準則的質量,會計信息自身的質量,信息披露質量等三方面的內容。所以要實現會計透明度就必須做到這三方面的全面控制,而不能有任何的偏廢。三者之間相互依賴、密切關聯,其中會計準則質量是前提,會計信息質量是核心,信息披露質量是保證。換言之,一套清晰科學的會計準則只為會計透明度的實現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而只有當相關的會計環境能為會計信息質量與信息披露質量做出保證時,會計透明度的實現才是可以預期的。
(一)影響會計準則質量的因素一般而言,制定一項會計準則至少要經過計劃、研究、起草、征求意見和發布實施等若干階段,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廣泛地征求各方意見,而且在每次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就草案進行及時地修改,并再一次對外征求意見,如此反復多次,直至完善。同時,會計準則制定工作要有組織、有計劃、有分工、有合作,以提高整體工作水平。因此,只有將準則的制定機構、制定人員和程序三者結合起來并且相互協調配合,才能保證會計準則的高質量。具體而言就是準則制定機構的獨立性,會計準則制定人員的專業性、層次性,準則制定代表的廣泛性,制定程序的充分性四個方面。
(二)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因素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必須建立在一系列相對穩定的、堅實的會計理論基礎之上,因此會計理論的發展水平是制約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因素。會計本身所固有的一些局限性會造成的會計信息與經濟活動本來面目之間的出入,從而降低會計信息質量。但這種影響不具有會計人員或經濟活動參與者主觀上的動機,且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觀上的普遍性。它主要體現在會計假設與會計基本原則對會計本身產生的一些影響上。這樣財務會計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即使高度遵循了會計準則,也難以輸出高透明度的會計信息,盈余操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充分地利用了當今財務會計的局限性。造成了所謂的合法會計信息失真,使財務報表的編制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數字游戲”。
三、我國提高會計透明度的對策
完善會計理論體系是提高會計透明度的理論前提首先要加強會計理論研究,盡可能完善會計假設,使之與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環境相適應,為更好的處理如虛擬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等新生事物準備條件。同時對一些主觀性判斷較強的原則的應用要制定相應的約束條件,對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報告等要盡快制定相應的具體準則,以減少實務中無章可循的隨意性,增加操作的規范性,從而縮小會計主觀選擇的范圍。另外,在會計準則的制定中,要注意應對未來會計環境的變化有較科學和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分析和預測,從而使會計的發展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避免未來環境不確定性對會計產生過多的影響。但由于會計本身的不確定性,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又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因此,必須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執業條件進行規范。要不斷完善會計人員的從業資格制度,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切實幫助他們提高素質、積累經驗、更新知識,增強他們的正確判斷力。
四、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會計透明度的技術保障
1、應當保證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與公司有關的全部重大問題。為保證公司披露所有與公司有關的重大問題,公司應當披露的重要信息至少包括:①公司概況及治理原則;②公司目標;③經營狀況;④股權結構及其變動情況;⑤董事長、董事、經理等人員情況及報酬;⑥與雇員和其他利害關系者有關的重要問題;⑦財務會計狀況及經營成果;⑧可預見的重大風險。
2、我國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應采用現代化手段,擴大范圍、縮短時間。在信息披露范圍上,公司治理披露的信息應包括公司治理結構狀況、經營狀況、所有權狀況、財務會計狀況等非會計信息;在信息披露的時間上,應采用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定期的信息披露是必須的,至少每年一次,在公司發生重大變化或事件時更要不定期及時披露;在信息披露的手段上應提倡和鼓勵采用現代化的通訊技術,如公司在互聯網上設立網頁,通過互聯網進行披露或實行財務報告電子化申報技術,使信息傳播更加及時有效。
3、將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納入法律法規體系,加大處罰力度。首先由國家證券監督管理機關將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納入法律法規體系。其次,堅決打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行為,對其負有責任的當事人及主管者進行嚴厲懲處,提高上市公司違規的成本,對造假的上市公司不僅僅要追究其經濟責任,還要追究有關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對參與作假的社會中介機構予以重罰直至吊銷營業執照,還要限定其從業人員在規定的期限內甚至永久性不得從事同類性質的職業,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等。
4、充分發揮中介機構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審查、評價作用。要保證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質量,除了要強化證券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和公司的內部控制外,還應注重發揮中介機構的監督作用,因為上市公司的信息大多要經過中介機構的審查、評價之后才能傳達給社會公眾。這其中尤其應發揮注冊會計師的作用。注冊會計師應以第三者的中立身份對上市公司所要披露的財務信息做出客觀、公正的審查和評價,以確保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只有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注冊會計師隊伍,才能保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
5、逐步調整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引導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東降低持股比例,創造條件,鼓勵更多的非國有法人資本、境外資本和民間資本投向國有企業,降低企業中國有資本持股比例,促進公司股權多元化,以減持上市公司的國有股,解決一股獨大的問題。同時,積極發展機構投資者,允許和引導基金、保險、養老金機構持股,使兩者同步推進。鼓勵分散的股東結構,積極推動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促進公司控制權市場的形成。
6、加快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獨立的國有股權行使機構。此類機構應按照《公司法》的規定管理和運營,保證公司中確定的國有資本都有確定的、排他性的出資人機構持有,并履行股東權責,確保出資人代表切實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