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結合歸芪參術湯防治妊娠產后貧血的作用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住院分娩的孕產婦164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82例。治療組應用歸芪參術湯(主藥藥物:當歸、黃芪、黨參、白術、阿膠等),每次lOOml,口服,2次/d;對照組用八珍顆粒,6g,口服,3次/d,均飯后服,治療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包括飲食護理、皮膚護理、口腔護理及補血護理等措施。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7.55%;對照組總有效率82.9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X2=7.172,△P<0.05)。治療前后白細胞總數查值、血色素、血小板計數與對照組比較,經統計學處理,t=9.45,P [關鍵詞]妊娠產后貧血;護理干預;歸芪參術湯;作用效果
貧血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合并癥,屬高危妊娠的范疇。缺鐵性貧血最常見的貧血,在妊娠各期對母嬰造成一定的危害,在某些貧血較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孕產婦由于妊娠,分娩哺乳等原因成為貧血的高發人群,孕產婦貧血抵抗力下降,對分娩、手術、麻醉耐受力差,孕產婦風險也會增加,嚴重的貧血可致心臟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后出血、產褥感染等并發癥。還可造成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早產死胎等[1]。WHO資料表明:貧血使全世界每年數十萬孕產婦死亡,因此要高度重視。
1 研究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住院分娩的孕產婦164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82例。治療組82例,年齡最小24歲,最大36歲,平均年齡26 4歲。對照組82例,年齡最小23歲,最大37歲,平均26 7歲。2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http://b aike.so.com/doc/43 66262-5614597.html除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比積外,最基本的血液學檢查應包括:網積紅細胞計數,校正網織紅細胞計數=患者的紅細胞壓積/0.45/Lx網織紅細胞(%),MCV及MCHC的測定,外周血涂片,觀察紅細胞有無異形紅細胞,如球形紅細胞,靶形紅細胞,裂殖細胞,有無紅細胞大小不均,低色素和多染性紅細胞,嗜鹼性點彩,卡伯特氏球,豪一周氏小體等,白細胞和血小板數量和形態學方面的改變,有無異常細胞,骨髓穿刺作骨髓涂片檢查,對診斷不可缺乏,必要時應作骨髓活檢,骨髓檢查必須包括染色,以確診或排除缺鐵性貧血和鐵粒幼細胞性貧血,尿常規,大便隱血及寄生蟲卵,血液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肺部X線檢查等均不容忽視。
1.3 療效標準基本治愈:貧血癥狀體征消失,血紅蛋白正常。顯效:貧血癥狀體征消失,血紅蛋白上升2~3g/L。有效:貧血癥狀體征顯著改善,血紅蛋白上升1~2g/L。無效:貧血癥狀體征、血紅蛋白治療前后無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土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檢驗。
2 治療
2.1 歸芪參術湯的處方組成當歸15g,黃芪15g,黨參12g,白術12g,阿膠(烊化)lOg,枸杞子lOg,白芍lOg,熟地12g,女貞子12g。
2.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應用上述歸芪參術湯,每次lOOml,口服,2次/d;對照組用八珍顆粒,6g,口服,3次/d,均飯后服。治療30d內觀察療效。治療期間不再加用其它有關升高WBC的輔助藥物及血液制品。療程前后化驗三大常規,查血小板及肝腎功能,詳細記錄臨床癥狀及藥物反應。
3 結果
3.1 治療前后WBC計數情況見表1
3.2治療前后Hb.Pc計效情況,見表2
由表2可知,治療前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3.3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見表3
由表3可知,兩組在服藥后對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兩組癥狀改善療效比較,△P<0.05,差別有顯著意義。
4 討論
貧血是指外周血液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下限而言。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全國約有2億貧血患者,其中90以上是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在6%~15%孕晚期婦女中發現[1]。妊娠期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有很多,研究發現,81%是妊娠血小板減少癥,16%是妊娠高血壓疾病,而ITP占3%[2]。針對不同病因有針對性的治療為最佳。一般情況下,詳細追問病史,有孕前及幼時血液病表現者多能明確病因,但個別患者病因不夠明確,必要時骨髓穿刺,多科室協調及討論診治方案很重要。對于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者,降壓解痙很重要;合并Evans綜合征及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者,以激素治療為首選。
而ITP是一種相對多見的自身免疫紊亂,1/3患者有妊娠期出血,需要應用激素,血小板輸注,白蛋白支持及免疫球蛋白治療[3]。但ITP妊娠期一般可以安全度過,風險低,新生兒無嚴重并發癥[4]。產科處理一為防止胎盤早剝、大出血、DIC、休克等,一為確保新生兒能順利分娩。故分娩前應積極糾正貧血,可以成分輸血,白蛋白支持,激素使用可作為常規,治療不佳可以予免疫球蛋白治療,并同時予以抗感染治療。分娩方式以剖宮產為首選。
臨床護理主要在手術前為防止大出血及感染,加強監護,密切注意胎心胎動變化,做好輸血及搶救準備;加強心理護理,安慰鼓勵患者順利度過圍生期;手術中做好配合工作,胎兒娩出后做好呼吸道清理等工作,手術后注意生命體征變化,及時發現異常,若產后出血,保持靜脈通道開放,及時輸血,密切監護等,同時做好新生兒護理,讓產婦舒心,利于恢復。
對于重度血小板減少者合并孕足月妊娠,首先配合醫師盡量明確病因,針對性的治療。其次糾正貧血狀態,可以予以激素、白蛋白、少量輸血等治療,注意操作規范和安全。首選剖宮產手術結束分娩,加強手術前后護理,及時輸注血小板,加強手術后監測,勤觀察勤發現,一般均可以安全度過圍產期。
參考文獻
[1]王玥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和預防措施研究[J].天津醫藥,2013,(9):924-926.
[2]楊杰蓮,劉敏.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孕婦缺鐵性貧血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刊,2014,49(8):89-91
[3]林潔濤.化瘀止血法在婦產科的應用[A]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傳承創新與發展研討會專輯[C].2007年.
[4]謝卓.生血寧治療圍產期婦女缺鐵性貧血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6):82-83
[6]沈曄.妊娠合并再生障礙性貧血20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6(10):619-620
推薦閱讀:《大理學院學報》(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大理學院主辦。本刊的宗旨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刊方向,貫徹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