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SCI醫學期刊發表小兒反復感冒的中醫外治療法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預防醫學時間:瀏覽:

  [摘要]小兒正氣不足,機體抵抗力低下,外邪易于乘虛侵入而感冒。運用中醫外治方法玉屏風加味湯劑足浴和小兒推拿,對反復感冒的小兒進行積極預防,是提高小兒免疫功能,防治反復感冒的有效手段。文章發表在《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上,是SCI醫學期刊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1中醫如何認識感冒

  感冒是因外感風邪為主的六淫之邪和時行病毒,客于肺衛,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常見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氣候驟變及冬春時節發病率較高。本病的發病率占兒科疾病首位。因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神氣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現夾痰、夾驚、夾滯的兼夾證。

  小兒反復感冒的病因是因小兒正氣不足,機體抵抗力低下時,外邪易于乘虛侵入而成感冒。以感受風邪為主,常兼雜寒、熱、暑、濕、燥等,亦感受時邪疫毒所致者。在氣候變化,冷熱失常,沐浴著涼,調護不當時容易反復發生本病。

  2小兒感冒的常見中醫證候

  2.1風寒感冒

  2.1.1風寒表實

  證候:輕者僅見鼻塞聲重或鼻癢噴嚏,流涕清稀,喉癢,咳嗽,痰白,苔薄白,脈浮,重者可伴惡寒發熱,無汗,頭項強痛,肢體酸痛,脈浮而緊或指紋浮紅。

  2.1.2風寒表虛

  證候:惡風發熱,汗出,頭痛,或有項強,咳喘,咯痰稀白,脈浮緩。

  2.2風熱感冒

  2.2.1風熱表實

  證候:發熱,微惡風寒,鼻塞流黃濁涕,咽痛,口干欲飲,無汗,頭痛,或有咳嗽痰黃,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或指紋浮紫。

  2.2.2風熱表虛

  證候:發熱,微惡風寒,有汗,頭痛,咳嗽心煩,咽干口渴,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2.3時令感冒:起病急,全身癥狀重。高熱、惡寒、無汗,頭痛,心煩,目赤眼紅,或有惡心、嘔吐,舌質紅苔黃,脈數。

  2.4兼證

  2.4.1夾痰

  證候:感冒兼見咳嗽較劇,痰多,喉間痰鳴。

  2.4.2夾滯

  證候:感冒兼見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酸腐,大便酸臭,或腹痛泄瀉,或大便秘結,小便黃,舌苔厚膩,脈滑。

  2.4.3夾驚

  證候:感冒兼見驚惕哭鬧,睡臥不寧,甚至驟然抽風,舌質紅,脈浮弦

  2.5體虛感冒

  2.5.1氣虛感冒

  證候:惡寒發熱,或熱勢不盛,但覺時時惡寒,自汗,頭痛鼻塞,咳嗽,痰白,語聲低怯,氣短,倦怠,苔白,脈浮無力。

  2.5.2陽虛感冒

  證候:陣陣惡寒,甚則蜷縮寒戰,或稍兼發熱,無汗或自汗,汗出則惡寒更甚,頭痛,骨節酸冷疼痛,面色晄白,語言低微,四肢不溫,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細無力。

  2.5.3血虛感冒

  證候:頭痛,身熱,惡風,惡寒或汗少,面色不華,唇淡,指甲蒼白,心悸,頭暈,舌淡苔白,脈細或結、代而浮。

  2.5.4陰虛感冒

  證候: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微汗,或寢中盜汗,頭痛,心煩,口干咽燥,手足心熱,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絲,舌質紅,脈細數。

  3小兒生理特點

  3.1臟腑嬌嫩干,形氣未充

  3.2生機蓬勃,發育迅速

  4小兒病因特點:

  以外感、傷食和先天因素居多,情志和其他因素也值得注意。

  5中醫防治小兒反復感冒病證主要原則

  中醫防治小兒反復性感冒的原則和中醫防治其他疾病的原則都是一樣的,都必須建立在中醫養生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對反復感冒性疾病進行積極有效的防治。這種養生防病的原則以及具體的方法,完全基于中

  醫傳統的治療理念和方法

  6辨證施治的原則

  6.1對于小兒體質虛弱,衛外不顧,外邪很容易侵襲人體而形成感冒病證的治療大法,應該以扶正補陽補氣為主,禁用或者慎用任何屬于瀉法的治療方案。

  7常選用中藥足浴的外治方法。

  中藥配方:黃芪30g、白術30g、防風30g、板藍根30g、蒲公英30g、紅景天15g

  每天足浴一次,每次20~30分鐘效佳,足浴1~2月。

  本方在臨床工作中應用觀察100例患兒,治療結果:精神、睡眠明顯改善,食量增加一半,喊出明顯減少。對反復感冒、哮喘、過敏性鼻炎總有效率80%以上。現代藥理研究黃芪、白術、防風均能較明顯地增強人體細胞免疫及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配以清熱解毒中藥,在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同時,又增強了機體自身的抵抗能力,從而起到預防反復感冒的效果。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固本之功。

  小兒反復感冒常兼夾驚、夾食可采用推拿方法治療。小兒推拿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應用小兒推拿的特定手法作用于小兒的機體或小兒的特定穴位,以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從而達到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的目的。

  (1)手部操作:補脾土,揉板門,運內八卦,推上三關,清肺平肝

  (2)頭面四大手法: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揉耳后高骨。

  (3)下肢:揉足三里

  (4)摩腹

  (5)捏脊

  小兒推拿頻率一般為160~260次/分,推拿時間大多在20~40分鐘/次。在臨床工作中觀察100例患兒,最短治療時間15天,最長治療時間3月,有效率85%左右。

  《內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上訴中醫外治療法治標同時固本,在臨床應用中增強了小兒免疫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汪受傳.中醫兒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王之虹.推拿手法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SCI醫學期刊發表須知:《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國家一級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醫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吳孟超院士任名譽主編,著名中醫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路志正教授任主編,國內多位著名中醫藥學家及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者擔任編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和龙市| 香河县| 寿阳县| 阳朔县| 佳木斯市| 阿坝| 蒲城县| 修水县| 博兴县| 塔城市| 鄂温| 巩留县| 镇康县| 峡江县| 宜都市| 横峰县| 屏南县| 高陵县| 承德县| 平原县| 新乡市| 昭苏县| 大化| 安吉县| 南川市| 伊宁县| 安岳县| 湾仔区| 渝北区| 嵊泗县| 阜新市| 文水县| 铅山县| 治多县| 冀州市| 巨野县| 甘洛县| 南江县| 仁寿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