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探討太極拳和廣場舞對老年男性心血管功能及生化指標的影響.以63名61-70周歲的老年男性為研究對象,分析受試者的心血管功能和生化指標.實驗結果顯示:太極拳和廣場舞在促進老年男性心血管功能方面有積極作用,太極拳和廣場舞練習對改善老年男性血液生化指標上有積極作用;廣場舞鍛煉效果優于太極拳.
關鍵詞:太極拳;廣場舞;老年男性;心血管功能
運動是提高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運動可以增強心肺耐力、肌肉適能、增強骨骼健康、提高人體功能,獲得更好的認知功能.[1]太極拳是一種以陰陽為主的筋絡學理論,是將意識、呼吸、動作融為一體的內功拳法,練拳時汗流浹背而不氣喘,動作舒暢氣血,練習不受年齡、時間和場地的限制,其拳法有柔和性、緩慢性、連貫性、完整性的特點.廣場舞因在廣場聚集而得名,以集體舞蹈為主,配以高分貝和有節奏的音樂伴奏,主要目的是娛樂身心,具有參與簡單、形式豐富多樣、靈活自由開放、健身訓練等特點.太極拳和廣場舞作為一種時尚運動,在中老年人中很受歡迎.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退化,心臟功能退化最為嚴重,心肌纖維化以及細胞數量減少,心肌收縮力下降,泵血功能差.隨著老年人血管彈性的退化,動脈血管壁硬化,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動脈壓力升高,血液濃度升高,心臟負擔加重,引發各類心血管疾病,所以應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長期規律運動可以改善人體心血管功能,促進身體健康.老年人長期運動能使心肌纖維變粗,心瓣膜彈性增強,心臟收縮有力,心輸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降低.[2-3]雷薌生[4]發現,老年人進行為期一年的42式太極拳練習,SV,SI,CO指數提高;PR,HOV,HOI指數減小,肺活量明顯增加.崔冬雪[5]發現,老年人長時間練習太極拳可以降低血液濃度,改善微循環,降低血脂,提高心臟泵血能力.倪紅鶯[6]發現,一次急性42式太極拳練習后,中老年知識分子的PR,SV,SI,CO,CI,LVWI,SP,MSP,PP明顯升高,HOV和HOI變化不大.劉維燁[7]發現,長期進行廣場舞練習可以明顯改變中老年人安靜心率、血壓、體重指數、體脂百分比、TC、HDL、LDL和TG等指標.李月紅[8]發現,10周的廣場舞訓練可以使老年女性心率明顯降低,肺活量指數明顯改善,差異顯著;訓練時間越長效果越明顯.馮振旗[9]發現,經過 36周陳式、楊式太極拳練習后,受試者的心臟功能、血管功能、血液及微循環功能與試驗前相比較,各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說明練習陳式、楊式太極拳,對提高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史亞麗和王小引[10-11]發現,長期運動鍛煉可以降低TC,TG,LDL-C水平,對改善老年人的血液生化指標,促進身體健康有良好的效果.趙海軍[12]發現,中老年知識分子長期堅持太極拳練習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脂蛋白代謝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王敬浩和王忠山[13-14]發現,長期太極拳運動能降低老年人的TG水平,增加HDL-C水平和HDL-C/ TC比值.郭守靖和盧傳生[15]發現,經過2年的練習,太極拳組和門球組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均有所變化,太極拳組更明顯,而門球組則不明顯.目前,對太極拳和廣場舞項目研究較多,兩者之間的橫向研究相對缺乏,在心血管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標方面存在空白;單方面探討不同運動方式對中老年人血糖、血脂的研究較多,缺乏兩者之間的橫向對比,以了解兩者之間的鍛煉效果差異.筆者以61-70周歲的老年男性為研究對象,分析受試者心血管功能指標和血液生化指標的數據,探討太極拳和廣場舞對老年男性心血管功能及生化指標的影響及其兩者之間的差異,為老年男性選擇科學健身方式提供理論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合肥市廬陽區三孝口社區63名61-70周歲的退休老年男性(61-70周歲).選取周練習3次以上且無重大疾病的24名太極拳練習者作為太極拳組,選取周練習3次以上的19名廣場舞練習者作為廣場舞組;選取周練習不超過一次的20名練習者作為對照組.3組受試者年齡均在61-70周歲,近半年內無重大疾病和運動性功能障礙.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儀器
SW5AZN-E30型心血管功能檢測儀(北京中西遠大科技有限公司),歐姆龍BP-203RPEIII型動脈硬化檢測儀(上海威斯特醫療器戒有限公司),HGM-125型血糖儀(上海威斯特醫療器戒有限公司),奧迪康AC6600型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江蘇奧迪康科技有限公司).血脂4項指標檢測和分析委托合肥市廬陽區三孝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推薦閱讀:醫學類sci期刊有多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