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母乳喂養的主要護理措施技巧有哪些呢?在人口基數的比例下,嬰兒出生后至少要進行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在進行其他食品的添加喂養。我院將2011年3月~2014年3月治療的100例臨近預產期的初產婦進行抽樣調查,抽取其中6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產前和產后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具體如下。本文是一篇預防醫學論文。下面主要講述有關母乳喂養護理預防的新方法。
摘要:目的: 探索初產婦母乳喂養在實施產前和產后護理后影響分析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我中心收治的100例臨近預產期的初產婦進行抽樣調查,抽取其中6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把患者隨機分為護理組與對照組,各33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護理組患者采用產前和產后護理干預方式;產婦生產后,對比分析兩組產婦的泌乳時間以及母乳喂養情況。結果: 對產婦在產后的24小時內,24-48小時內,48-72小時內,以及>72小時,這幾個時間段的泌乳例數進行統計。泌乳時間24小時內以及大于72小時的泌乳例數對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24-48小時和48-72小時這兩個泌乳時間段的泌乳例數比較,護理組泌乳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組母乳的泌乳時間對比對照組明顯提前。比較兩組的母乳喂養情況,人工喂養和母乳喂養兩項比較沒有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母乳喂養一項比較,護理組喂養率81.82%,對照組54.45%,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對于初產婦采取產前和產后護理效果顯著,初產婦的泌乳所需時間更短,嬰兒的母乳喂養率顯著提高;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使用。
關鍵詞:產前產后護理;影響分析;初產婦母乳喂養,醫學預防論文
對嬰兒采用母乳喂養的方式可以顯著提高嬰兒的抵抗力,有助于寶寶的健康發育,另外,兒童過度肥胖,患過敏性疾病的概率減少。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母乳喂養可以將抵抗力從兒童延續到成年,并且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母乳喂養有益于健康[1]。
論文網推薦:《中國小兒急救醫學》,《中國小兒急救醫學》辦刊宗旨為堅持面向臨床,注重實用,遵循引進與獨創、普及與提高、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介紹國內外小兒急救醫學新技術、新進展,交流急救經驗、科研成果,介紹急救藥物、急救儀器和使用經驗,以促進我國小兒急救事業的發展。雜志主要面向全國各級醫院的兒科醫生,尤其是從事兒科危重癥急救方面的臨床醫生。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66例患者均符合產科中出初產婦的相關診斷標準。上述產婦在預產期前一周住院待產,產婦乳房發育正常,沒有禁止哺乳的癥例[2]。其中,年齡范圍為18~33歲,平均年齡(26.8±2.4)歲;隨機分為護理組與對照組,各33例;護理組的年齡范圍為20-32歲,平均年齡(27.1±1.7)歲,剖腹產18例,自然分娩15例;對照組的年齡范圍為18-33歲,平均年齡(26.8±1.4)歲,剖腹產20例,自然分娩1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結構,地域組成及身體狀況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方式,在初產婦住院后進行入院指導,觀察等。
1.2.2護理組
護理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產前以及產后護理干預。首先是產前護理,對初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3]。包括講解純母乳喂養的意義,方法,姿勢,以及持續時間,次數等,并且講解乳房護理的方式,幫助初產婦產生母乳喂養的意愿。督促初產婦提早入睡,制定合理的膳食套餐。產后護理方式為對產婦乳房的護理,在產婦產下嬰兒半小時后,讓新生兒吮吸初產婦乳頭,形成吮吸反射,引導產婦泌乳,不可對新生兒使用奶瓶喂養,在對新生兒哺乳前不用喂食。其次,告訴產婦正確的擠奶方式和乳房護理方法,具體是每天用熱毛巾進行雙乳的熱敷,每次持續10分鐘,毛巾溫度在45度左右[4]。對乳房進行從根部到乳暈的螺旋式按摩,每次保持5分鐘。如產婦出現乳頭凹陷,需要現將乳頭拉出捻轉,促使乳房泌乳。
1.3觀察標準
保證兩組產婦不在同一病房內,同組產婦在一個病房,以防組間交流影響結果。統計兩組產婦的泌乳時間和嬰兒的母乳喂養情況,喂養情況中包括純母乳喂養,人工喂養,混合喂養[5]。
1.4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應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1兩組產婦泌乳時間比較
對產婦在產后的24小時內,24-48小時內,48-72小時內,以及>72小時,這幾個時間段的泌乳例數進行統計[6]。泌乳時間24小時內以及大于72小時的泌乳例數對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24-48小時和48-72小時這兩個泌乳時間段的泌乳例數比較,護理組泌乳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組母乳的泌乳時間對比對照組明顯提前,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如表1所示。
2.2兩組母乳喂養情況對比
比較兩組的母乳喂養情況,人工喂養和母乳喂養兩項比較沒有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母乳喂養一項比較,護理組喂養率82.71%,對照組54.14%,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三、討論
此次調查中,對我院100例初產婦抽取66例進行實施產前和產后護理后的影響抽樣調查。對產婦在產后的24小時內,24-48小時內,48-72小時內,以及>72小時,這幾個時間段的泌乳例數進行統計[7]。泌乳時間24小時內以及大于72小時的泌乳例數對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24-48小時和48-72小時這兩個泌乳時間段的泌乳例數比較,護理組泌乳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組母乳的泌乳時間對比對照組明顯提前。比較兩組的母乳喂養情況,人工喂養和母乳喂養兩項比較沒有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母乳喂養一項比較,護理組純母乳喂養率81.82%,對照組54.55%,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述,對于初產婦采取產前和產后護理效果顯著,初產婦的泌乳所需時間更短,嬰兒的母乳喂養率顯著提高;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使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