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傳播與版權 2022年7期
作者:黃帆、白樹亮、王雅
單位:河北大學—中央蘭開夏傳媒與創意學院
[摘要]新文科建設是高等教育文科類專業發展的重要導向目標。新文科建設的核心是促進不同專業之間的深度融合,激勵學生跨學科學習,培養創新思維。而打通專業和產業的界限,整合社會資源,完善產學融合的育人機制,對提升實踐育人成效,促進新文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文章剖析高校傳媒專業產學融合育人機制的必要性,探索可行的創新路徑,旨在促進傳媒專業的產學深度融合,提升新文科建設水平,全面提升傳媒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新文科建設;傳媒專業;產學融合;人才培養
一、產學融合教育模式的內涵與現狀
產學融合教育模式指通過學校與企業的資源互補、互融,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專業素質,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實現學校、企業與學生三方共贏的新型人才培養體系。這種模式有效整合學校和企業資源,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高等教育和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對學校的人才培養、師資提升以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高校開展產學融合教育模式可以著重從三個維度出發,即重組課堂生態、提升人才賦能、構建培育閉環。重組課堂(或教育)生態是以資源最大化整合為核心,將行業、就業、教師等相關要素納入課堂設計。提升人才賦能是以FAST(基礎、應用、科學與技術)應用為核心,將培養多元化、復合型人才賦能于專業教育體系。構建培育閉環是以實現“雙創”為核心,將項目式育人思維融入學科建設。
近年來,國內高校基于產學融合教育模式的探索取得了較為豐富的成果。其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實踐教學的效果顯著增強,比如高校通過增加實踐教學環節的學分占比來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第二,更為側重人才培養方案與行業需求的匹配度,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精準對接;第三,產學融合教學實踐平臺持續完善,平臺建設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等。高校對產學融合教育模式的積極探索說明,產學融合的重要性已經被社會普遍認可。
二、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傳媒專業產學融合的必要性
2020年,《新文科建設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強調,高等教育文科專業應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加強專業融合,促進學生開展跨學科學習,提升學生的知識擴展能力和創新能力。《宣言》注重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促進學界和業界的優勢互補,全面聚焦應用型文科人才培養,積極發展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跨領域知識融通能力和實踐能力[1]。可見,整合社會資源,促進專業和產業的深度融合,提升實踐育人成效,是實現新文科建設的有效路徑,也為高校傳媒專業產學融合育人機制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傳媒產業發生深度變革,其對人才的需求也產生巨大變化。這就要求高校傳媒專業充分認識傳統培養模式的問題,從多方面創新傳統教學模式,依據國家頂層設計,以新文科建設為準繩,積極培養專業水準高、實踐能力強、行業格局大的創新型傳媒人才,積極探索高校傳媒專業產學融合教育的有效路徑,改進傳統培養模式存在的
問題[2]。
(一)傳媒教育體系的實踐教學環節亟待強化
當前,高校的傳媒專業教學模式大多以教師的課程講授為中心,使課堂專業理論知識講授的比例過大,實踐環節相對不足或者效果不佳。一些專業類課程雖然設置了實踐課程或者課后的實踐內容,但是部分實踐內容只作為專業理論課程的驗證,其實踐的廣度和深度仍亟待拓展與挖掘。比如,一些時評類課程,教師過于注重理論和技巧的傳授,學生缺乏實踐鍛煉,教學容易陷入“紙上談兵”的困境。
如果教師過度強調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弱化滿足行業需求的實踐教學,就必然會影響傳媒人才培養的質量,影響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包括專業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業務實踐能力和就業適應能力等。同時,高校相關專業較為封閉的培養體系缺乏專業和行業的交叉融合,學生缺少在實踐中積累知識、獲取經驗的機會[3]。這就違背了新文科建設的全面綜合的發展理念,影響傳媒專業教育的實際教學效果。因此,實踐教學是亟待強化的環節。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高校傳媒專業教學體系要搭建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核心,以關注時代熱點、解決專業難題為主的教學模式,并通過創新產學融合育人機制,有效完善傳媒教育體系的實踐教學環節。
(二)產學融合育人機制的發展具有必然性
專業水準高、實踐能力強、行業格局大是業界對傳媒人才的普遍要求。高校與相關行業積極投入優勢資源,完善產學深度融合的育人機制,是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在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學界和業界信息、技術、理念、資源的深度整合有利于創新傳媒人才的培養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創新產學融合育人機制,對高校傳媒專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校企搭建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融合的產學融合教學實踐平臺,可以鍛煉學生在實踐中解決業務問題的能力,豐富其對行業發展趨勢的認知,增強學生的專業競爭力和就業適應力。另一方面,高校通過產學融合育人機制的建設,可以及時了解和把握業界的最新變化,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積極促進授課與實踐融合、學界與行業接軌,從而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因此,高校傳媒專業產學融合育人機制的發展具有必然性,其符合新文科建設對融合育人的時代要求,有利于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的傳媒人才。
三、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傳媒專業產學融合育人機制的創新
創新高校傳媒專業產學融合育人機制的關鍵在于,高校和傳媒業界的深度融合和有效對接。具體而言,高校可以從基于內容生產融合的人才實訓機制,基于云技術融合的技能提升機制,基于人才融合的分階式培養機制進行傳媒專業產學融合育人機制的創新改革。
(一)基于內容生產融合的人才實訓機制創新
傳媒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每一次科技的革新都會給傳媒行業的生態、邏輯與理念帶來巨大的挑戰和變化。當前,新媒介的發展使傳媒內容生產從形式到機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校傳媒專業教學需要將行業的內容需求有效地融入教學內容,尤其是實踐教學環節,將人才培養和行業現狀進行有效對接。高校只有不斷加強學界和業界的教學內容融合共享,才能有效創新基于內容生產融合的人才實訓機制。
推薦閱讀:新媒體時代下地產傳媒運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