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當前正處于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渠道極為豐富,且逐漸轉變為多媒體一體化立體式報道。融媒體時代觀眾逐漸融入到信息傳播過程中,這對電視新聞記者而言無疑是提高了要求,但也為電視新聞行業的轉型與升級帶來助力。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深入探討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相關話題,以期為推動電視臺新聞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新聞敏感性
新媒體興起,傳統媒體逐步面臨較大的發展瓶頸。在當前媒體融合環境下“第三媒體時代”也得到長足發展,其除了使得傳統媒體行業實現新的變遷之外也影響了各行各業的發展,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機遇與挑戰。因此,為了實現電視臺新聞轉型,本文探討了融媒體時代提高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的途徑。
1. 融媒體時代的新聞敏感
當前屬于融媒體時代,傳播技術比不斷變革,信息傳播渠道越來越多樣,其對傳播內容的“編碼”要求也越來越高。互聯網背景下電視不再依賴畫面與聲音,而是逐步朝著多媒體一體化立體式報道。廣播電視行業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含量以及高科技文化,是經營管理含量很高的產業。電視新聞伴隨一定的社會責任,因此必須要確保高效抓取與傳遞新聞信息。從新聞記者的角度分析,其除了要保證新聞的時效性、真實性之外還要保證一定的人道主義與理性。
作為融媒體時代下一名電視新聞記者,應諸多承擔黨和人民喉舌的使命,在不辱使命的前提下強化自身建設,提高自身政治素質、思想素質以及業務素質等。此外,新聞記者還要對一切新聞事件具有高度的洞察力與敏感性,且高素質的新聞敏感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采寫新聞的質量與效率。
2. 融媒體時代新聞特點分析
2.1 實時性
媒介技術的應用與事件的發生二者具有極為密切的聯系。當前正處于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年代,二者的運行幾乎同步,且時間把握的滯后性也會直接影響信息是否準確表達。媒介的實時性除了可以實時發布信息之外還可以憑借比較強大的時效性反饋信息。現如今,信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只有發布最新的消息才能提高媒介的競爭力。
2.2 交互性
用戶可通過互聯網與信息發布者或傳播者交流信息。傳統的媒介下受眾扮演者作為信息的接收者,又或者進行有限制的簡單反饋。當前,每個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發布者以及接收者,因此具有很強的交互性。用戶與媒體交流得越頻繁表明信息的反饋也更加及時,二者互動也能達到豐富信息內容的作用,潛移默化地提高信息質量。
2.3 集成性
信息時代下我們整合多種媒體信息主要依賴于互聯網技術,發揮各種硬件與軟件工具的輔助作用給圖像、文本、聲音等多種信息建立邏輯鏈接,使其成為有機以及集成的集體。同時,互聯網的發展拉近了用戶與媒體的距離,在此背景下用戶與媒介的聯系也更為緊密。
3.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具備敏感性的必要性
3.1 敏感性是新聞記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
新媒體時代各種信息紛繁復雜,各種思想相互碰撞,作為新時代的一名電視新聞記者應對我國大政方針保持較高的敏感性,讓新聞報道更好的服務黨與政府,給老百姓傳遞需求。
3.2 敏感性是新聞記者判斷新聞價值的要求
每個新聞記者都要掌握判斷某個新聞事件在全局中的地位與事件發展階段的影響力。同時,還要形成強烈的敏感性,能發現常人無法看到的細節,從中發現新聞真相;又或者是在某個特定的條件與環境下產生怎樣的影響力,掌握大小新聞的判斷方法。由此可見,對新聞的敏感性是每個記者對新聞價值判斷的主要要求,這同時也是提高新聞質量的要求。
3.3 敏感性是提高新聞報道影響力的需要
作為一名新聞記者,要想深入挖掘新聞事件就需要具有很強的新聞敏感性,新聞事件可分為大小事件,也有先后順序,具有強烈的深度性與敏感性。在報道新聞時記者對新聞的敏感性決定了新聞的報道程度。若記者具有強烈的新聞敏感性,在出現某一新聞事件時就會被及時捕捉,判斷該事件的重要性,預判其對社會的影響力,從而確保新聞事件的層層遞進,這樣才能寫出一篇優秀的新聞報道。
4. 融媒體時代提高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的途徑
4.1 把握社會輿論導向
電視新聞屬于主流媒體,其肩負著引導輿論的重任,除了是黨宣傳政策的途徑之外也是人民群眾利益的代言人。就這個問題分析,新聞記者的敏感性與社會輿論導向有著直接的聯系。此外,每個記者都應具備政治敏感性,其重要性就像空氣、水以及陽光對人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記者,應時刻關注國家與黨的政治方針,及時學習新的精神與政策,把握好新聞報道的大致方向,這也是我們判斷新聞價值的一把“尺子”。在此背景下才能突出新聞報道的大局意識,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比如2017年以及疫情期間都存在“哄抬物價”的問題,且網絡上也傳播一斤大米高達幾百元的消息,引起諸多受眾關注。針對這些問題,電視新聞記者應快速反應并主動調查事情的前因后果。據了解,天價大米是很少的高端產品,甚至也是試驗產品,我們不能單純將其作為行業價格衡量大米加工疏通企業。通過正確報道事情的緣由消除消費者的疑慮,維護了某品牌大米的品牌形象,還積極宣傳了政府部門調控物價的政策,達到預期的正面宣傳的效果。
4.2 細致觀察,形成靈感
每個電視新聞記者都要有一顆善于思考的大腦與一雙善于發現細節的眼睛。只有逐步提高新聞記者的觀察能力才能確保新聞記者在龐大的信息則快速捕捉具有價值的信息。可見,只有電視新聞記者逐步提高自身細節觀察能力才能形成一定的靈感。首先,作為記者要高度熱愛自身職業。興趣是我們學習一切事物的老師,從某種程度分析也是電視新聞記者努力工作的主要動力。只有其對自身從事的職業保持較高的憧憬與熱情才能督促他們努力工作,才能使其認真觀察身邊大小、尋常的事物,提高其觀察能力。其次,對任何事物時刻保持強烈的好奇。有了好奇心的驅使人們才會深入挖掘事物并發現事物的本質,這也是其更好觀察與思考外界信息的關鍵。可見,電視新聞記者要保持高度的好奇心,主動探究事物的起因、經過以及結果等相關信息,在好奇心的推動下提高自身觀察能力。最后,在生活中鍛煉自身“眼力”。新聞記者要善于透過事物現象看到問題本質,形成從局部觀察整體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電視新聞記者要在培養自身觀察能力的同時學習科學的觀察技巧,為自身形成新聞敏感性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