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羅奇非常看好中國經濟理由分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人力資源管理時間:瀏覽:

  我認為,美國消費者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過來,盡管美聯儲已實施了兩輪量化寬松政策,國會和白宮已采取了控制房屋止贖的項目以及其他債務減免政策。這些措施的目的,是使消費者忽視他們不斷惡化的問題,重新開始消費。

  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的金融界,史蒂芬·羅奇都是一個傳奇人物:一張西方人的面孔,不會講中文,卻為最多中國經濟權威人士認可——與其甚有交情的,不僅包括林毅夫、樊綱等學者,更有周小川、劉明康、項懷誠等政府官員;在中國諸多熱點經濟問題上,他的言論一直是華爾街投資者最為關注的。

  現為耶魯大學教授和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執行主席的羅奇,日前在上海接受了本刊記者的采訪。他表示,盡管世界經濟依然脆弱,但依然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并認為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美國消費不振靦將持續五年

  最近世界經濟再度出現疲軟,這是否符合你的預測

  羅奇:我對全球經濟再度疲軟一點都不吃驚,這符合歷史的一般規律。每次在發生重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機過后,世界經濟總要經歷相當長的恢復期。盡管在危機過后的初期反彈會很快,會有“V”型反轉,但當經濟再次掉頭向下時,接下來就會有一段長時間的緩慢增長期。過去兩年危機期間,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遭受了重創,需要有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在此過程中,如果碰巧出現新的重大沖擊,經濟可能出現反復,甚至再次陷入衰退。

  您認為這個低增長時期會持續多久  全球經濟是否會再次出現衰退

  羅奇:我認為,至少在未來幾年中,全球經濟都可能保持緩慢增長格局。而且,今年將比去年更加困難,因為G20很多國家都在陸續取消經濟刺激措施。但我不認為全球經濟會再次出現衰退。

  您認為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是什么

  羅奇:最大的風險來自于美國消費市場的持續衰退。沒有哪個國家的消費者比美國的消費者更加重要,2009年全球45%的消費來自美國,他們有10萬億美元的貢獻,而中國和印度相加只貢獻了2.5萬億美元。現在,美國消費者已經步入一個空前緊縮開支階段的初期,自2008年初以來,經通脹因素調整后的平均年化消費增長率僅為0.5%。

  意料之中的是,美國消費者比政策制定者還要精明——人們認為,政府的這些支持措施充其量只是暫時的。這意味著,他們還得依靠自己解決問題。如今的美國,勞動收入低于正常水平,高失業率創下歷史紀錄,加上2400萬美國民眾未能充分就業,更是顯現了緊縮開支的必要性。

  美國消費不振的局面至少還將持續五年,債務負擔和儲蓄率才能恢復到可持續的水平。

  最擔心中國的通脹問題

  有些學者對現階段中國經濟充滿憂慮,尤其對通脹、過量般資,工資飆升及銀行壞賬等問題,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在增加。您是否認為中國經濟硬著陸  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在哪里

  羅奇:外界對于中國“硬著陸”的擔憂有些過頭。不管是從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還是銀行業壞賬等方面來看,中國還遠沒有到會引發經濟“硬著陸”的地步。我現在最擔心的中國風險是通脹問題。從歷史角度來看,高通脹率一直是中國經濟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中國目前已經采取了四種措施來解決通脹問題,包括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人民幣升值、在農業領域實施去瓶頸化以及上調利率。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食品價格增長,但中國的通脹問題已經波及到了許多行業。

  我認為,中國的抗通脹力度還不夠,中國需要采取更加嚴厲、更加廣泛的緊縮貨幣政策。中國現在一年期借貸利率是6.3%,而通脹是5.5%,相差太少。利率至少需上升1%—1.5%,才能控制核心CPI指數。同時,目前中國的存款利率被人為壓低了,存貸款利差大約為3個百分點,這一利差需要收窄,以刺激居民消費。

  人民幣應緩慢升值

  我們再來談談人民幣匯率問題,似乎這是近幾年中美之間很大的經濟問題。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羅奇:在美國的政治與學術界有個很流行的觀點,就是人民幣給美國人帶來了嚴重問題。我完全反對這種論斷。我查閱過數據,美國不僅僅對中國有貿易逆差,對全球90個國家都有貿易逆差。多邊貿易不平衡問題出在美國人儲蓄嚴重不足上,不能只盯住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問題,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如果你問我,為什么這些經濟學家看不到這一點呢  我也問過他們,他們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我認為,中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應該以日本為鑒。我現在在耶魯大學開授一門課,叫《日本的教訓》。日本帶來的一個教訓是1985年的“廣場協議”。當時日本人同意日元對美元兩年內升值50%。日本央行擔心經濟下滑,于是立刻降低利率,結果大大增加了流動性,產生了資產泡沫,給日本經濟帶來了嚴重后果。日本的教訓就是,迫于外國壓力進行匯率調整,有時候是有很大副作用的。中國現在就在經歷這種來自國外的升值壓力。我希望中國能承受住這種壓力,升值慢慢來,不要有劇烈的動作。

  不應以西方標準評判中國

  2010年,中國人均GDP達到4400美元,已經進入中等收入經濟體行列。對于中國經濟的前景,學者中出現分歧,一類是悲觀派,一類是樂觀派:悲觀派認為,中國很可能掉入讓許多發展中國家脫軌的“中等收入陷阱”;樂觀派認為,中國經濟還可增長幾十年。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羅奇:我肯定屬于樂觀派。對中國經濟長期走勢的質疑,其實都是以一個前提為基礎,就是以其他國家的經驗來判斷中國。中國的經濟問題,有其特殊性,不應以西方標準評判。我一直長期看好中國經濟,有十個理由支持我這么說。

  第一是“戰略”。“十二五”計劃是新的“戰略轉折”,是從過去30年高度成功的生產模式走向繁榮的消費經濟。

  第二是“紀律”。中國領導人將穩定置于首位,這個紀律幫助中國在2008、2009年的危機中避免有害影響,也有助于抵制通脹、投機泡沫和貸款質量下降。

  第三是“貫徹力”。改革喚醒了這個國家的經濟活力,企業和金融市場被優化,進一步改革還在進行。此外,中國從過去的危機中吸取了教訓,有能力在需要時改變路線。

  第四是“儲蓄率”。超過50%的國內儲蓄給中國帶來很大的好處,它能給經濟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投資資金,并且加強了外匯儲備的緩沖能力,減少中國受到的外部經濟沖擊。如今,中國準備利用一些剩余儲蓄,來促進經濟由外需型變成內需型。

  第五是“人口流動”。未來20年會有3.16億人從農村遷往城市,這個史無前例的城市化浪潮,為投資基礎設施和住房建造提供了穩固的基礎。

  第六是“消費”。私人消費只占中國GDP約37%,這一比率是所有經濟大國中最小的。通過創造就業、增加工資及關注社會保障體系,“十二五”計劃很可能大幅提高可支配消費開支。到2015年,消費占中國GDP的比率可能增加5個百分點。在我看來,這是中國經濟唾手可得的目標。

  第七是“服務業”。服務業僅占中國GDP的43%,遠低于全球水平。服務業是中國向消費型經濟轉型的策略的一部分——尤其是大規模和交易型產業,如分銷、國內運輸、物流供應鏈及酒店和休閑業。在未來五年,服務業占中國GDP的比率可能超過4%的增長目標。這是一種勞動密集、資源節約和環保型的發展模式,也恰恰是中國下一階段發展所需要的。

  第八是“外國直接投資”。中國是吸引全球跨國公司的“磁石”,中國以消費為導向的新的重心轉移,也會導致外國投資發生變化_脫離生產轉向服務,這一趨勢會進一步加強。

  第九是“普遍提高的受教育程度”。如今,中國的成人識字率接近95%,中學入學率高達80%。在最近一項“國際學生能力評估”(PISA)中,中國上海的15歲學生在數學和閱讀項目中名列全球第一。現在,中國大學每年的畢業生中有超過150萬名是學工程和數理科學的。這個國家正穩步朝知識型經濟穩步前進。

  第十是“創新”。中國是僅次于日本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專利國,“十二五”計劃重在實現戰略產業的崛起,重點是發展可再生能源、信息和生物工程技術、新型材料和其它燃料的汽中國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三穗县| 济源市| 将乐县| 周口市| 南安市| 东安县| 正蓝旗| 山东省| 壶关县| 唐河县| 青州市| 雷山县| 哈巴河县| 澳门| 垫江县| 逊克县| 武鸣县| 齐齐哈尔市| 祥云县| 海盐县| 兴海县| 亳州市| 弋阳县| 马龙县| 丰都县| 常德市| 政和县| 廉江市| 河间市| 北票市| 芦山县| 禄劝| 柞水县| 达日县| 龙泉市| 治多县| 吴堡县| 白城市| 五莲县| 通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