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目的 采用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法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探討非手術的微創技術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優點。方法 超聲掃查以子宮縱切面為主,輔以橫切面,正確引導自凝刀安全、準確進入子宮腔,觀察子宮內膜回聲變化。結果 本組36例患者中,31例治療后出血時間明顯縮短。結論 無創性射頻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功能性子宮出血;超聲;射頻
功能性子宮出血,是婦科常見病,尤其是40歲以上的婦女。傳統的藥物和手術治療,會造成女性特征或生殖器官結構的改變。沈陽醫學院沈洲醫院采用超聲引導下經陰道射頻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36例,經1~6個月隨訪,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以來本院門診患者36例。年齡40~52歲,平均48.5歲,本組病例均為月經期延長,出血量明顯增多,其中有12例合并有失血性貧血。經子宮內膜診刮證實為內膜良性病變,無生育要求者論文下載。
1.2 方法 治療儀器使用BBT婦科多功能射頻治療儀,超聲引導下進行治療。治療前10 min肌內注射杜冷丁50 mg及安定、654-2各10 mg,也可用靜脈麻醉,常規沖洗消毒陰道。①用5號吸頭刮宮;②自凝刀進宮底,按壓手柄開關,由右前開始,依次刮凝宮腔2周。每次向宮底送刀時關閉開關,向外刮凝時,啟動手柄開關。治療滿意指標為:超聲縱切治療后宮腔內有可見寬7.0 mm強反光線,橫切呈“一”字型,厚7.0 mm。宮口無鮮血流出,有咖啡色液體呈泡沫樣溢出。治療時間需10~30 min。
2 結果
本組36例患者中,術后隨訪1~6個月。其中31例治療后出血時間明顯縮短,接近正常。出血量明顯少或無出血。診刮病理無明顯增殖時,治愈率為83.33%(30/36)。4例出血量略減少,出血時間縮短或診刮有少許內膜,有效率11.11%(4/36)。僅2例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無效率5.56%(2/36)。36例病例術后均未發現有嚴重并發癥。
不良反應:①術后24~48 h內可有疼痛,服止疼藥或肌內注射50 mg杜冷丁即可緩解,本組23例術后有不同程度下腹痛,占63.89%;②陰道排液:治療后陰道流出較多淡黃色液體,持續3~4周。此期注意衛生,適當服用滅滴靈預防感染,本組中有12例,占33.33%;③術后感染僅1例,占2.78%。靜脈用抗生素3~5 d后癥狀消失。
3 討論
3.1 功能性子宮出血系由于神經內分泌機能失調而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多見于40歲以上婦女,發病率高。功血的主要病理變化為子宮內膜過度增生。按國際婦科病理學會(ISGP、1998)分類: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內膜病理分為簡單型增生過長、復雜型增生過長、非典型性增生過長、增生期子宮內膜、萎縮型子宮內膜[1]。其中,不典型性增生屬于癌前病變。功血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月經量多,經期延長,周期短,更年期出血為不規則出血。
3.2 功血的非手術療法,多數采用雌激素及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療。而雌激素可能對癌前病變子宮內膜細胞有直接刺激作用,細胞受到雌激素的刺激,開始加速分裂,發展成為癌癥,時間則短于子宮內膜癌的正常發育時間。治療型刮宮,近期效果可能較好,但遠期效果不滿意,易復發。
3.3 射頻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 ①射頻治療作為熱療的一種有效方法[2],已經用于臨床并取得一定療效;②射頻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是在超聲的引導下,射頻電極經陰道、宮頸準確地置入病變部位,自動控制其治療功率、時間和范圍。在不損傷正常組織的情況下,只使局部組織產生生物熱效應。其主要原理是射頻能量從裸露的電極非絕緣部分發散,這種能量使電離子激活轉化為熱能,通過凝固性壞死導致細胞變性、壞死,而使增厚的子宮內膜消融。
射頻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創傷小,安全性大,治療效果顯著,無反復。術前不需特殊處置,術中所需時間短,術后不必住院,患者易于接受。較傳統的治療方法簡便經濟,符合當今微創科學發展趨勢,有很好的治療前景。
參考文獻
[1] 顏美皎,張淑芳.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60-368.
[2] 王軒,殷廣福,許正昌,等.超聲引導下多電極射頻治療原發性肝癌.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0,8:45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