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血管醫學新治療管理方式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檢驗醫學時間:瀏覽:

  在當下有關血管醫學新管理治療上的新模式有哪些呢,要如何來促使現在醫學新管理發展呢?本文是一篇醫學論文。病房內設施擺放要簡潔整齊,走廊內設有扶手,避免放置雜物,衛生間安裝扶手,保證床頭呼叫系統的完好使用。大隱靜脈曲張術后患者下床活動時,借助拐杖行走時,需注意路面濕滑,以免摔倒。拖地時拖把避免過濕。病房、衛生間走廊均應有“小心地滑”警示標志。截肢患者使用拐杖行走時要有家屬陪同練習,應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摘要:總結血管外科患者在住院期間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及防范對策。方法對血管外科患者在住院期間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提出安全管理對策。結果 通過整改,本科沒有出現墜床、跌倒、抗凝藥使用過量引起出血等安全事故。結論 加強對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管理,使護理人員在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護理技術的同時,增強了安全意識,更加重視安全護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醫療護理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血管外科,患者,安全護理,醫學論文范例

  患者安全是醫療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目標和內容[1]。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因病情兇險、使用抗凝治療、截肢術后運動功能障礙、老年人多等因素 ,住院期間易發生主動脈夾層及腹主動脈瘤破裂、出血、墜床、壓瘡、跌倒等危險。為提高血管外科住院護理人員對安全護理的認識 ,加強對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管理 ,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 ,現將管理體會總結如下 :

  1 主要存在的安全問題

  1. 1 護士缺乏安全護理意識 護士因臨床工作繁忙 ,與患者及其家屬缺乏安全管理方面的交流與溝通 ,導致存在安全隱患。

  醫學論文:《中華檢驗醫學雜志》,《中華檢驗醫學雜志》1978年9月創刊。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國家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之一。是我國檢驗醫學和各科醫學實驗室診斷領域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高級學術核心期刊,其讀者面之廣,發行量之大為本領域第一位,位居中華系列雜志前位。

血管醫學新治療管理方式

  1. 2 主動脈夾層及腹主動脈瘤破裂 兩者的致命并發癥均為破裂出血 ,患者可因失血性休克而迅速死亡。主動脈夾層瘤急性階段尤其是發病 48 h以內 ,夾層瘤破裂的危險性最大。腹主動脈瘤瘤體直徑越大 ,破裂的危險越大 ,尤其是對于瘤體直徑 >5 cm的患者 ,破裂的機會大大增加。

  1. 3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患者易并發肺栓塞 ,它是由于血栓脫落所致 ,較大的血栓脫落進入肺動脈 ,引起肺循環障礙等一系列臨床綜合征 ,如患者出現胸痛、氣喘、呼吸困難、煩躁不安、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1. 4 出血 抗凝藥物治療是血管外科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 ,如深靜脈血栓形成、動脈取栓術或動脈內膜切除術 ,以及小口徑血管移植術后等均需應用抗凝治療。臨床上常用的抗凝劑包括低分子量肝素、肝素、阿加曲班及口服抗凝藥華法林等 ,其用藥有特殊性 ,若用藥不當會引起嚴重的后果。最主要的并發癥是出血 ,可出現牙齦出血、鼻衄、傷口滲血或血腫 ,泌尿道或消化道出血 ,甚至顱內出血。

  1. 5 墜床 由于周圍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間多數肢體疼痛難忍,尤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加上困意,及易從病床上栽下來。在動脈硬化性閉塞癥和糖尿病引起的下肢缺血性壞疽是血管性截肢最常見的原因。由于截肢后活動不便 ,患者的平衡能力下降,身體一側失去支撐力 ,在翻身時由于肢體運動不協調易發生墜床。

  1. 6 跌倒 頸動脈狹窄患者可出現短暫腦缺血發作 ,往往是反復出現神經癥狀和體征,如出現一過性黑矇和視力、視野受損,單側肢體感覺異常等。另外 ,多發性大動脈炎患者可有頭昏、眩暈、黑矇、視力減退甚至失明現象 ,以及行走無力等, 大隱靜脈曲張術后患者下床活動,只有一條腿承重,也極易走路時易跌倒;地面潮濕、果皮等易導致滑倒;病房內設施擺放凌亂或走廊內有障礙物更易導致患者跌倒。

  1. 7 壓瘡 壓瘡是身體局部過度受壓引起血流循環障礙 ,造成皮膚和皮下組織壞死而形成。我科20 %以上患者伴有糖尿病,這類患者皮膚抵抗力低,易發生外傷,傷口常不易愈合,容易形成壓瘡。另外,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需臥床2周以上,也易形成壓瘡。近幾年,骨折患者合并靜脈血栓長期臥床也易發生壓瘡。

  1. 8 運送搬運意外 用平車或輪椅運送患者過程中因方法不正確或安全措施使用不當而導致患者碰傷、墜落等危險。

  2 防范對策

  2. 1 加強護士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轉變觀念,努力營造一個以質量和安全為導向的文化,把安全擺在第一位[2]。每月進行護理安全教育,強化護士的風險意識和溝通意識。從思想上重視護理糾紛的防范、護理糾紛的發生 ,強化護理職業的特殊性 ,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與溝通 ,對患者進行防滑、防跌、防燙傷等安全宣教 ,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間如外出、洗澡、入廁等要有人陪同。鼓勵患者為患者安全把關 ,教導患者及其家屬主動咨詢 ,共同杜絕各種醫療錯誤的發生 [3]。了解患者及其家屬對病區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見 ,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妥善處理 ,確保護理安全。分析病區可能出現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尋找有效的防范措施。鼓勵和培養護士間的團隊協作精神 ,倡導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監督 ,彌補工作中的缺陷或漏洞 ,防范護理差錯[4]。

  2. 2 預防主動脈夾層及腹主動脈瘤破裂 監測生命體征變化 ,控制血壓。取平臥位 ,絕對臥床休息 ,床上輕微活動 ,告知患者不要突然起身、坐下或轉身等,避免任何碰撞、外傷 ,禁止按摩、擠壓、熱敷腹部。給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或軟食,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感冒、咳嗽。便秘者給予緩瀉劑或低壓灌腸,切忌用力排便,防止夾層瘤破裂。

  2. 3 預防肺栓塞發生 患者急性發病后 10~14 d內絕對臥床休息,包括在床上大小便;床上活動時避免動作幅度過大;避免作深呼吸、咳嗽、劇烈翻動。患肢禁止熱敷、按摩、揉搓,以免血栓脫落。抬高患肢高于心臟水平 20~30 cm,以促進血液回流,防止靜脈淤血;并可降低下肢靜脈壓,從而減輕水腫與疼痛。膝關節微屈,下墊寬大軟枕,避免膝下墊硬枕,過度屈膝。急性發病10~14 d后方可下床活動。飲食上,進低脂、多纖維的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排便困難造成腹內壓增高。

  2. 4 預防出血及出血處理 (1)按時遵醫囑給予抗凝藥物,使用前如發現監測指標異常,應及時報告主管醫生,以調整抗凝劑的用量。(2)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穿刺點按壓15~20 min以上;輸液完畢,針眼處按壓15 min以上; (3)告知患者用軟毛刷刷牙,學會自我觀察有無出血傾向。如注射部位有無青紫或血腫;有無牙齦出血、鼻黏膜出血、皮膚瘀斑及血尿、血便等情況,并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4)發現患者手術切口大出血時,應立即用無菌紗布或治療巾壓迫切口,同時呼叫其他醫護人員和主管醫生作緊急處理,可能時加壓包扎,如果出血是由于抗凝劑過量所致,應暫停或減量使用藥物,必要時給予拮抗劑。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引起的出血可靜脈緩慢注射硫酸魚精蛋白,每1 mg硫酸魚精蛋白可中和肝素100 U。口服華法林引起的出血可給予維生素K 10 mg靜脈滴注。嚴重出血時,劑量加倍,必要時輸新鮮血。(5)每周定時監測凝血功能,如凝血酶原時間、部分激活凝血酶時間及國際標準化比值( INR)等。一般將INR控制在2.0~3. 0之間。

  2. 5  預防靜脈管壁受損 對長期輸液者,盡量保護其靜脈,避免在同一靜脈的同一部位反復穿刺;輸注刺激性藥物時,避免藥液滲出血管外。

  2.6 避免墜床 對意識障礙、躁動不安的患者要加強巡視,專人陪護,使用床欄,并檢查床欄是否處于完好狀態。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協助其翻身,并處于安全舒適的臥位,搬運患者時護士在場進行指導,在使用平車和輪椅時注意使用安全帶,危重患者在轉運過程中要有醫護人員陪同。

  防止壓瘡 對于長時間臥床的患者或易發生壓瘡的患者建立翻身卡,定期進行翻身、叩背,給予電動充氣防褥氣墊床,保持床鋪及衣物的清潔平整,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干燥,每日用溫水擦浴。在易發生壓瘡的部位貼上透明貼,也可以防止壓瘡發生。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

  防止運送搬運意外 用平車或輪椅運送患者時,加強防護,防止墜落。病情危重的患者外出檢查時有醫護人員陪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八宿县| 佛冈县| 双峰县| 廊坊市| 迭部县| 黄龙县| 澎湖县| 湄潭县| 特克斯县| 青阳县| 巴楚县| 托克逊县| 东乡| 新源县| 湖南省| 普兰店市| 九龙县| 新乡县| 邢台市| 陆河县| 永胜县| 隆化县| 唐海县| 定边县| 山西省| 双牌县| 建阳市| 虹口区| 浙江省| 洪泽县| 海安县| 贡觉县| 宽城| 海林市| 且末县| 泰安市| 高雄市| 昭苏县| 河池市|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