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正確認識有關男護士的管理有哪些?對于男護士的心理輔導有哪些呢?護理上的管理條例又有哪些呢?本文選自:《濟寧醫學院學報》,《濟寧醫學院學報》創刊于1978年。是由國家出版署批準,山東省教育廳主管,由濟寧醫學院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37-1143/R。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0-9760,國內外公開發行。1990年加入美國期刊檢索機器識讀系統(CODEN),代碼為JYXUE6;同時納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
摘要:運用激勵機制,完善社區衛生服務財政政策,努力提高男護士的福利待遇,使體現出他們的勞動價值。創造必要的條件,制定配套和優惠的政策,激發男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合理使用正、負性激勵機制,側重榜樣激勵和民主管理,做好宣傳、教育和引導,使他們從根本上認識到醫院和自我提高的必然聯系。管理者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去滿足他們的需求,使男護士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男護士,醫學護理,醫學論文
1 男護士心理壓力的構成
1.1 護士形象的困擾“白衣天使”、“提燈女神”的形象在護士和公眾的觀念中根深蒂固,如:護士的工作服多體現女性的溫柔、輕盈的形體,束腰、圓領,同時佩帶美麗的燕尾帽。因此,男護士面臨形象上的挑戰,穿什么樣的衣服才能體現自己護士的身份也或多或少地困擾著男護士。國內男護士大都穿與醫生相同的工作服,許多患者不能識別,需要在工作中不停地解釋,患者才能接受男護士的護理服務,有時甚至鬧出不必要的誤會。
1.2 有被“女性化”的危險處于青春期的男護生在人學時,會發現護士學校或護理學院的教師和學生以女性占絕對優勢,尤其護理學專業課程的教師多為女性,男護生自從進入學校后,會迅速發現自己的特殊性而承受來自外界的壓力。實習和工作后,始終生活在女性為主導的環境中。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男護士,內心很忐忑,隨著時間的推移男護士原有的脾氣和性格有被女性“同化”的危險。
1.3 社會的壓力社會把護理工作看成女性的職業,嚴重影響了男護士的知覺和感受,他們經常感到孤獨和自我懷疑,難免使之在人際交往中感到難堪,有不自在、低人一等的感受。自從出現男護生和男護士之后,有很多人質疑他們從事護理的原因,社會也總是容易忽視他們的存在。男護士也非常失望,社會和政府很少有對男護士就業的積極鼓勵和導向的政策。凡此種種,均增加了他們對適應“男護士”角色,的壓力。
1.4 家庭的壓力 在傳統觀念中,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是主導性的,因此很多家長尤其父親反對兒子選擇從事護理工作。國外研究表明,男護士們認為對他們最有利的支持系統是他們的家庭,特別是他們的妻子。因此,男護士的婚姻滿意度問題是值得研究的,這可能是男護士離開護理工作崗位的原因之一。
2 男護士工作壓力的構成
部分醫院管理者和醫務工作者片面地認為男護士擁有體力和精力的優勢,使男護士長時間處于“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中,使他們在無法正視其他壓力時,更容易厭倦自己的職業。
2.1 護理操作不適感男護生對于基本護理操作如肌內注射、靜脈輸液、吸痰等,樂于實施,且患者也易于接受。但是涉及比較簡單的護理操作如晨晚間護理,床單元整理和一些專科的隱私操作如女病人備皮、導尿、會陰擦洗等,會在操作中產生心理的不適感。
2.2 護理工作無成就感,對未來缺乏信心 據劉洋等學者調查:超過50%的男護生由于臨床工作的繁瑣、平凡加上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護理工作在醫護分工上屬一種被動、從屬的地位,無遠大前途,缺乏發展空間。而護士的待遇、社會的評價也極大影響了男護生對護理事業的信心。
3 應對措施
心理學家認為,激發人的動力有兩個因素,一是期望值,另一個是期望概率。研究認為,干預能有效緩解心理壓力,促進身心健康。護士對晉升職稱、提高學歷層次、拓寬知識面等期望值很高,能為其提供繼續深造和提升的機會,其學習、工作的動力就能加大。
3.1 從社會著手,宣傳男護士的職業優勢(1)宣傳實行男護士制在臨床工作的可行性。護理工作是集體力、腦力為一體的工作,長期倒班、編制緊縮、工作量大,又要確保不出差錯事故,尤其是急診室、重癥監護室(ICU)等崗位。由于男性在體力、精力、邏輯思維、處事方式等方面的特點有較強優勢,所以男護士加入護理隊伍勢在必行。(2)提供優秀的男護士范例,使社會認同男護士的地位。通過媒體對優秀男護士的報道,恰當地向病人介紹男護士的職業優勢也是促進護理事業發展的需要。他們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會的關注,社會輿論可使公眾對護理工作和男護士的價值有真實的了解,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這就要加強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對護理工作進行正面宣傳,提高整個社會對護理工作的理解與認同。這些有利于激發男護士的自豪感、責任感,消除自卑感。
3.2 加強服務意識培養(1)改善醫院工作環境,改善男護士的無歸屬感。將男護士工作安排納入醫院規劃范疇,逐步建立和完善與之相適應的生活工作環境,在細節處著手,穩定男護士情緒,使其產生一種職業歸屬感。(2)注重人性化管理,主動關心、幫助他們妥善處理婚戀、工作、學習之間的關系。開展新知識、新業務的學習,鼓勵他們參加各種繼續教育、學歷教育,并在工作和學習時間上給予適當調整。工作中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使其塑造出良好的職業心態。提供深造機會,提高護士待遇,真正調動其工作積極性。(3)護理專業教學中加強危機意識教育的必要性。從社會、就業、病人、工作和知識層次不斷提升的各個方面給男護生進行危機意識教育。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技術水平,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4)目前輿論影響和醫療工作本身的不確定性使人們對醫護工作缺乏足夠的理解。培養其慎獨、嚴謹、實事的態度,以及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使其能夠從平凡的工作中體會護理工作的內涵和護士職業的崇高和偉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5)男護士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善于獨立思考,與女護士相比,被動依從性較弱。醫院的管理者應更多地站在一個顧問、一個意見交換者的平等角度去引導他們,循序漸進地幫助他們有意識克服性格中的急躁、粗心,培養適應護士職業沉穩、細致的個性。(6)發揮男護士優良品質,予以其特殊潛能的表現空間,注重其個性培養。注重男護士的個性培養包括領導方式、工作能力、社會人際交往、溝通交流等方面,使其在護理團隊中發揮獨特的作用。根據學歷層次不同設定不同的培養和發展方向,從臨床、科研、管理不同層次進行教育和培養,以利于發揮其特殊才能。
3.3 提高男護士自身應對能力 (1)通過教育和培養,調動個體的應對資源,掌握有效的應對技巧,正確評估自我,經常自我評估心理狀況,充分認識工作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壓力將有利于提高工作、學習的效率。樹立自我概念是預防心理疾病的重要措施,護士既要愛患者,又要愛自己。(2)增強自信心,樹立終身教育的思想。自信可增加個體對壓力的抵抗力,男護士對自己充滿信心,自覺參加各種新技能、新知識的培訓與學習,增加心理、倫理、社會、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知識,不斷充實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終身教育思想的樹立可提高護士的進取心和人文素質。(3)正確對待負性情緒。當出現焦慮、緊張、憂愁等心理狀態時,應及時發現,承認負性情緒的存在并冷靜、理智對待,積極尋找問題癥結,使心理壓力得以及時消除。(4)男護士要有正確的價值觀。面對現實,提高適應能力及自身的業務素質,善于調整心態,盡可能減少壓力因素的侵襲。當壓力來臨時,要尋找正確的宣泄方式并尋求外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