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占我國惡性腫瘤的第四位,并有上升的趨勢。文章發表在《世界華人消化雜志》上,是中西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 結直腸癌,腸梗阻,外科手術
結直腸癌合并腸梗阻,是結直腸癌晚期臨床表現, 也是外科常見急腹癥之一[1]。由于結腸梗阻多為閉袢性梗阻,結腸內含有大量產氣細菌,容易造成破裂穿孔,處理相對困難棘手,且有些方面處理措施至今存在爭議。現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結直腸癌合并腸梗阻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5年7月~2008年4月我院共收治17例結直腸癌急性腸梗阻患者,男10例,女7例;年齡58~87歲,平均68.5歲。均有腹痛、腹脹,肛門停止排氣、排便,伴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等急性梗阻癥狀。部分患者既往有反復腹脹不適,大便習慣改變,排黏液便和黏液血便的病史。
梗阻時間8 h ~5 d,平均3 d。并存病15例,其中,高血壓8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3例。腫瘤部位:右半結腸癌4例(23.5%),左半結腸癌7例(41.2%),直腸癌2例(11.8%),其他4例(23.5%);伴有肝轉移3例(17.6%),腹腔廣泛轉移1例(5.9%);腫瘤分期:Dukes A期1例(5.9%),B期2例(11.8%),C期8例(47.1%),D期6例(35.3%);病理類型:腺癌10例(58.8%),未分化癌5例(29.4%),黏液癌2例(11.8%)。
1.2 治療方法
經6~48 h保守治療,癥狀未解除或加重,17例患者均采用手術治療。術前準備包括:
①持續胃腸減壓。②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
③控制血壓和血糖達到正常水平。④控制感染,術前均靜脈使用大劑量抗生素,術時超過2 h追加1次,選擇抗厭氧菌及革蘭陰性桿菌為主的抗生素。
2 結果
術后出現并發癥4例(23.5%),其中,切口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和吻合口瘺1例,無死亡病例。
3 討論
結直腸癌合并腸梗阻臨床并不少見,是進展期結直腸癌的嚴重并發癥之一, 文獻顯示其發生率為9.3%~15.0%[3]。這類患者往往病史較長,一般情況差,高齡患者多,多有其他臟器的合并癥,發生梗阻后由于閉袢的緣故,結腸容易缺血壞死穿孔,引起嚴重并發癥。結直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成年人中約53.3% 的急性機械性腸梗阻是由腹內腫瘤引起,而84%腹內腫瘤為結直腸癌。
在外科手術中, 應根據患者全身情況及術中具體情況選擇合理術式。一般認為, 如術中探查發現腫瘤可以切除, 其手術方式可有兩種:一期切除和分期切除。其中一期切除又包括Hartmann 手術和Dixon手術兩種。右半結腸癌可行一期切除吻合已基本得到共識,左半結腸癌因腸壁菲薄,肌層欠發達,血運較差,愈合能力差。
梗阻后腸壁高度擴張、水腫,糞便大量堆積,細菌含量高,結直腸吻合口徑相差懸殊,盆腔操作困難等因素,是否一期切除吻合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對于梗阻時間較短,腸管擴張、水腫不明顯,腸管血運較好者,可行一期切除吻合( Dixon 手術) 。而對于梗阻時間較長,腸管擴張、水腫明顯,腸管血運較差,可選用Hartmann 手術。
核心醫學期刊刊發:《世界華人消化雜志》是由山西省科學技術廳主管,太原消化病研治中心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消化科雜志,原刊名《華人消化雜志》創刊于1993年。
[參考文獻]
[1]樓文暈,秦新裕.城市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腸梗阻的病因及治療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1,4:37-39.
[2]楊波.左半結腸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J].腹部外科,2002,15(5):280.
[3]Umplby HC, Williamson RC. Survival in acute obstructing colorectal carcinoma[J].Dis Colon Rectum,1984,27(5):2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