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從技術、組織和成本控制三個層面,總結出阻礙全過程審計BIM應用的因素,同時通過構建全過程審計BIM應用障礙分析框架,運用層次分析法對主要障礙因素進行了逐一分析。
[關鍵詞] BIM 全過程審計 應用障礙 層次分析法
《廣西審計》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和廣西審計學會主辦的審計專業刊物。旨在宣傳審計工作的方針政策,總結交流經驗,開展審計理論和審計實務研究,為穩定經濟和深化改革服務。
《廣西審計》目前已停刊,具體復刊時間以雜志社官方消息為準。
作為一種集成了業務流程的管理系統,
在內部審計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要充分發揮BIM的潛力,實現技術方法創新并推動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建筑信息模型BIM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簡稱BIM)是近年來建筑、工程和施工行業(Architecture,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簡稱AEC)最具前景的技術創新之一。利用BIM技術,可以數字化構建建筑物精確虛擬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可用于規劃、設計、建造和運營等階段,協助建筑師、工程師和施工人員以可視化手段在模擬環境中了解即將構建的工程內容,識別潛在的設計、構造或操作問題。
長期以來,AEC行業一直在尋求降低項目成本、提高生產率、改善質量、縮短項目交付時間的技術,BIM為實現這些目標提供了可能性。BIM模擬虛擬環境中的建筑項目,利用BIM技術,建筑物的精確虛擬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數字化構建。建筑信息模型包含精確的幾何形狀,支持實現建設所需的設計、采購、制造、施工相關數據,BIM在項目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典型應用見圖1。
BIM是AEC行業的一個新范例,它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一個過程。BIM不僅意味著使用3D、4D、5D甚至nD的智能模型,還意味著工作流程發生重大改變,將人員、系統、業務結構和實踐集成到協作流程中,以減少浪費并優化項目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效率。現階段,BIM已在建筑行業大力推廣,但在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并不普遍。積極探索BIM與審計工作的結合,對于推動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二、BIM與全過程審計
BIM的技術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可視化。不同于以往的平面圖紙,BIM可以建立虛擬立體模型,直觀準確地反映工程內容,將想象變得可視化,減少了設計人員與審計人員的溝通障礙。審計人員還可通過BIM模型與施工現場進行對比,及時發現工程內容變更,并可通過軟件快捷、迅速、準確地計算變更前后的工程量。
二是數據完備。從決策階段開始,與項目有關的各類信息都被輸入BIM模型,BIM模型承載了比傳統CAD圖紙及方案說明更為詳盡的信息,包括材料類型、價格信息、幾何屬性、工程關系等具體參數。BIM強大的數據庫功能使得審計人員可以根據需要調取不同時期的記錄進行分析,全面掌握項目情況。
三是協同性好。BIM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協作方式,項目各相關方都可以參與到BIM模型的建設與修改中來,BIM為不同主體不同專業的各相關方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臺,大大提高了溝通效率。
四是動態監控。BIM涵蓋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采用BIM模型可以持續、動態地監控整個工作過程,把握項目進度及造價變化情況,為全過程審計提供了強大的支撐。BIM在建設項目全過程審計各階段的優勢見表1。
盡管BIM技術擁有諸多優勢,但在目前的全過程審計中實際應用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側重于BIM技術本身優勢,從宏觀上探討內審人員在全過程審計各階段使用BIM的好處,關于BIM應用于全過程審計可行性及實際效果的研究卻較少,而影響BIM使用效果的障礙因素研究則幾乎沒有。通過對全過程審計BIM應用障礙進行研究,找出內部審計中阻礙實現BIM最大價值的重要因素,為未來BIM技術創新提出改進策略,可進一步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和效率。
三、全過程審計BIM應用障礙分析模型的構建
盡管BIM技術擁有傳統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近年來受到相關行業的廣泛關注,但該技術應用在內部審計中的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這是因為影響BIM發揮優勢的內外在因素較多,若條件不充分,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李彥(2013)以問卷調查和實證分析的方法,從吸收能力角度出發,構建了五個吸收能力維度分析BIM技術創新的影響因素。研究得出,BIM技術創新與知識識別、消化、利用、清除有直接關系,并且是正面影響;但是BIM技術創新與知識獲取能力沒有顯著的直接關系。Tulenheimo(2015)則從客戶、企業組織結構、社會行為、不成熟的科學技術四個層面介紹分析了建筑行業阻礙信息技術應用的因素,最后總結出23個單方面即可阻止BIM成功應用的關鍵因素(見圖2)。
吳賢國等(2015)從技術支持、創新網絡、數據互用能力和企業吸收能力四個層面歸納了24個影響BIM使用效果的因素(見圖3),并運用多元統計方法構建模型分析各層面對BIM使用效果的不同作用。
在借鑒國內外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本文從三個層面構建全過程審計BIM應用障礙分析框架,建立全過程審計BIM應用障礙性因素層次結構模型(見圖4),其中技術、組織、成本控制為一級指標,軟件兼容性、硬件升級、數據及模型管理、BIM標準與指南、協作方式、工作流程的建立、領導人的支持、軟件和硬件升級成本、BIM人才成本、BIM咨詢費用為二級指標。
四、BIM應用障礙模型分析
(一)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模型因素分析
建立層次結構模型之后,進行全過程審計問卷調查。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兩兩比較判斷各指標的影響力,建立判斷矩陣,其中一級指標判斷矩陣見表2。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計算每一指標的幾何平均值,形成判斷矩陣。根據公式Av=v計算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對特征向量做歸一化處理,得到的結果即為該層級指標對上一層級指標的影響權重(見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