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職稱論文發表探討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管理模式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審計時間:瀏覽:

  論文摘要:高校經濟責任審計不應僅僅關注于財務收支的審計,要考核被審計對象經濟責任的履行狀況更要關注高校領導人在責任期內做出的對學校乃至未來教育事業和經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和深遠意義的經濟決策。根據重要性原則,在審計計劃中確定重要性經濟決策的審計范圍,并將經濟決策作為審計重點。

  一、行政管理方面評價指標

  對高校行政管理方面的評價是反映一定時期高校經濟責任的總體情況,主要包括高校內控制度的建設與執行情況,資產管理情況,資金管理情況以及預算執行情況:

  (一)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執行情況 可采用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比率,主要衡量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是保證內部控制制度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基礎。另外還要檢查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這是經濟責任審計的定性指標。這兩個指標主要評價被審計對象在制度建設和運作上是否符合國家、高校的規定。其中:

  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比率=實際執行內部控制制度數/實際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數×100%

  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率小于100%,表明內部控制制度存在虛設的情況。

  (二)資產管理水平 資產管理水平主要核算被審計單位在資產管理保護和購置方面的責任履行情況,屬于被審計單位所有和管理的資產都應核算在內。可以采用資產保值增值率、資產使用率等定量指標進行評價。其中,

  資產保值增值率=期末凈資產/期初凈資產×100%

  資產負債率=任期期末負債總額/任期期初資產總額×100%

  固定資產使用率=責任期新增使用固定資產/責任期期初固定資產×100%

  基于“資本保值”的原則,資產保值增值率可以用來衡量高校被審計單位資本的保全和增值狀況,資產保值增值率越大表明被審計單位增長狀況良好,但是同時應考慮資產負債率,衡量高校被審計單位償債能力和經營風險,確保債權人債務有足夠的保障,增強單位發展后勁,提高資產增長質量。如果資產保值增值率低于100%,則表明被審計單位的資本規模存在萎縮現象,不利于單位的長足發展。對于高校領導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還可以考慮負債變動率[(離任時負債總額-任職初負債總額)/任職初負債總額×100%],通過負債變動率來考核領導干部的負債管理能力水平,指標越小越好。

  (三)資金使用水平 資金使用水平以資金的流轉使用作為審計重點, 在資金的預算、 使用、 相關管理等角度作出合規性和效益性審核, 可以采用人員支出比率和公用支出比率來進行評價。其中:

  人員支出比率=人員支出比率/事業支出比率×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總額/事業支出總額×100%

  人員支出比率和公用支出比率評價經濟責任人在責任期間的事業支出結構的合理性,各審計單位根據具體情況和工作經驗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如果人員經費支出和公用支出所占的比率越高則表明,事業支出中出現了本末倒置,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現象,不利于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具體的衡量標準由于高校發展狀況和運行模式的不同而不同。

  (四)預算執行情況 我國大部分高校作為事業單位實行收支兩條線的預算管理措施,通過預算收入、支出的執行程度可以大致審核經濟責任人在責任期內的經濟管理權的執行效率,采用的指標主要有預算收入完成率和預算支出執行比率。

  預算收入完成率=任期實際收入/任期預算收入金額×100%

  預算支出執行比率=任期實際支出/任期預算支出×100%

  預算收入完成率中的實際收入包括了事業經費撥款收入、財政補助、附屬學校/校辦企業上繳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各種來源方式的收入。預算收入完成率一方面可以考核預算撥款資金到位情況,另一方面又可以評價收入結構的合理性。預算收入完成率越接近100%,表明經濟責任人在任職期間的預算執行效率越高,但是,預算收入完成率超過100%且越高的情況,則表明預算與實際脫節較為嚴重,應重新考慮預算管理機制的建立。

  預算支出執行比率中的實際支出包括了事業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同預算收入完成率類似,預算支出執行比率在考核經濟責任人在責任期間是否存在超支情況以及預算管理水平的衡量。在使用預算支出執行比率時還應結合人員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等資金使用指標來評價其支出結構的合理性。預算執行情況一方面可以考核經濟責任人在審計期間的經濟管理的效益性,另一方面還可以考核責任人工作業績的效益性,鑒于高校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特殊性,筆者將其歸為行政管理類別指標。

  二、重大決策方面評價指標

  重大決策審計主要從決策機制的建立和運行角度考慮其決策的合法性和效益性,主要采用定性指標。主要包括:

  (一)決策機制的建立 主要審查高校領導人所在單位決策機制是否健全。可以通過資料審查、訪談、調查問卷等方式審查,經濟責任人在工程項目、物資采購、對外投資、師資配備等重大決策事項方面是否建立了相應的議事規則和決策機制,并且建立的決策機制是否符合國家和學校規定。對于這方面的評價可以采用專家評分法。

  (二)決策制定的合規性 建立了相應的科學決策機制,但同時應保證在重大決策制定的過程中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并有相關的檔案記錄。所以決策制定的合規性檢查,主要從決策機制的執行狀況來考慮。另外,可以采用責任追究制度來審查經濟決策是否真正按規定程序進行。

  (三)投資項目決策 重大工程項目的招投標決策對高校的經濟管理產生重大影響,進而會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發展。所以對涉及各方面的決策事項要注意考核其效益性,注意決策制定的民主性。所以,審計人員應關注高校負責人在這方面的決策是否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則,是否采用了集體決策,是否在相應的范圍內進行公開,是否采用聽證會、座談會等民主決策形式,會議記錄是否完整等情況。

  (四)經濟決策與執行 經濟決策執行主要審查決策執行的程度和效果。審計人員可以采用定量與定性指標相結合的方法,如預期結果實現率、項目進度、專項資金管理有效度等定量指標以及決策執行社會效益評價等定性指標。

  預期實現項目=Σ(預期項目投資金額×項目投資期)

  實際完成項目=Σ(已完成項目投資金額×項目實際投資期)

  預期結果實現率=責任期實際完成項目/責任期預期實現項目×100%

  項目進度=項目已投資金額/(項目已投資金額+項目需繼續投入金額)×100%

  資金管理有效度=1-資金閑置率=1-實際閑置資金金額/實際支出金額×100%

  預期結果實現率可以用來計量責任期內所有完成的投資項目的實現情況,以不同項目的投資期為權重衡量完成情況。預期結果實現率越高表明決策的有效性越高,決策執行的力度越大。

  項目進度采用財務會計中的完工百分比法的原理,假設項目投資金額有效性較高,則投入資金的比率可以衡量項目的進度。高校中無論是科研項目還是工程投資項目都可以采用該指標來衡量。項目進度越接近預期進度,則責任人經濟決策制定效益性越高。

  資金管理有效度衡量專有資金的使用狀況,保證專款專用,同時要注意提高資金的使用水平,保證其較高的效率,盡量避免資金閑置,規范資金管理,降低管理風險。資金管理有效度指標既可用于衡量某一投資項目專項資金的管理有效性,同時也可對工作業績中資金管理使用水平的效益性作出評價,所以在下面的工作業績方面中不再贅述。這一指標越高表明資金使用效率越高,項目資金預算決策有效性越高。

  三、工作業績方面評價指標

  引入績效審計,效益性就成為了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目標。而高校經營管理的特殊性、非營利性使得績效審計的標準很難做到量化和統一,所以筆者考慮從工作業績角度著重探討效益性審計的評價標準。

  (一)經濟指標完成效果 從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來看經濟責任人的工作業績體現了效益性審計的目標要求。在定性角度考慮,主要通過已有的考評制度來衡量經濟責任人在崗位上的履責表現,但采用已有的考評制度的前提是其符合經濟責任審計要求的科學合理性。另外,還可采用定量指標,包括資產增長率、資金使用有效度指標。其中,資金使用有效度在前文中已述及,此處不再作相關闡述。

  資產增長率=任期總資產變動金額/任期期初總資產金額×100%

  任期總資產變動額=任期期末總資產金額-任期期初總資產金額

  資產增長率衡量經濟責任人所在單位的發展能力,代表單位未來發展的潛力的大小。該指標越高表明單位資產規模增長速度加快,近期一段時間的經濟事項較多,但并不一定代表發展潛力巨大,在實務操作中一定要結合單位的綜合評價指標來衡量其增長質量和發展前景,避免盲目擴張。至于資金使用的有效度可以從所有資金的使用有效性出發。

  (二)教學科研管理 處在教育管理崗位的高校領導干部,應將教學科研管理納入工作業績計量的核心范疇。針對這一方面我們可以根據已有數據采用定量指標,如科研投入增長率、對外服務收入增長率、師生比、學生就業率等指標,也可采用如師資隊伍建設等定性指標進行評分并根據教學特點賦予不同指標不同的權重。

  科研投入增長率=任期科研經費支出金額/上期科研經費支出金額×100%

  對外服務收入增長率=任期對外服務平均收入金額/上期對外服務收入金額×100%

  師生比率=在校生人數/專職教師人數×100%

  學生就業率=已就業畢業生人數/畢業生人數×100%

  科研投入增長率通過科研經費的支出金額的變動比率,可以大致衡量責任人對科研的重視程度。但不同的科研項目一次性投入金額不同,且研究時間也不同,所以,可以采用加權的方法進行考慮。科研投入增長率越高,表明責任人所在單位在審計期間科研活動的積極性高,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活躍學術研究氛圍,提高整體教育水平。

  對外服務收入增長率是對諸如辦學辦班、培訓服務等預算外收入增長狀況的計量。不同院系都有自身的特點,所以在對外服務收入增長率的評價方面,并不能認為增長率越高工作業績越好,否則將會導致本末倒置,忽視核心教學任務的現象,因此,針對這一指標審計人員可以賦予合適的權重,保證其公允性。

  師生比率,反應院系師資配備和教學結構。責任人既要保證有足夠的師資力量來支持教學任務,還要盡量避免人員冗余。同時在校生的數量還反映了單位教學規模,是對教學效益評價的一大重要指標。

  學生就業率,“就業率”是計量高校教育效益性的最重要的標準之一,此處的畢業生包括了本科畢業生、高職專科畢業生和碩士研究生三個層次,就業類型包括了出國留學、繼續深造、自主創業。

  對于定性指標師資儲備,包括了教學人員人數、年齡結構、學歷職稱水平、人均教學課時安排,對于其中無法量化的指標可以采用專家評審法,最后制定綜合評分。

  四、廉政紀律方面評價指標

  合法性是經濟責任審計的最基本的目標,而廉政建設作為事業單位基本的履責要求自然就成為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領域。廉政紀律方面的評價考核主要圍繞高校領導干部有無瀆職、濫用權限等違反國家、相關部門的法律規章制度的行為。在合法性審查中主要針對財務收支的合法性、個人違紀違法情況,而在效益性考核中主要針對職務消費情況。可以采用違法違規金額比率、職務消費所占支出的比率等指標來進行評價。 (一)財務收支的合法性 作為定量指標,可以采用違法違規金額比率來審查不合法收支的情況。

  違法違規金額比率=各項違規違法資金總額/審計總金額×100%

  違法違規金額比率越高表明違規狀況越嚴重。

  (二)是否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 對于違規行為中不涉及財務計量的可以采用定性指標,如違規次數以及處罰程度、處罰形式等各方面。可由相關專業人士制定相應的評分細則。

  (三)職務消費 結合工作業績、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效益性審查,實行在職消費審計反映了高校領導人員在任期消費的效益性評價。廉政審計不僅需要考核履責行為的合法性,還要從職務支出的經濟性方面考核在職消費的效益性。可以采用職務消費所占支出的比率與資產保值增值率、學生就業率等其他效益性指標相關性分析進行評價。

  職務消費所占支出的比率=任期職務消費支出/任期審計支出總額×100%

  在職消費效益性系數= r(a,b),其中, a=合理在職消費,b=工作業績

  審計人員可以根據高校相關規定,審查責任人在任期內的消費支出比率是否在規定范圍內,作為合法性審計結論的依據。

  研究責任人合理的消費支出與工作業績的相關性,得出效益性指數,消費效益性系數越高,表明責任人在職支出的效益性越大。

  五、社會效益方面評價指標

  高校經濟責任審計不應僅僅將經濟效益作為審計重點,更應將社會效益作為審計的關注內容,定性方面可以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從師生員工對經濟責任人履職的滿意度來評價,定量方面主要是通過評價相應的教學、科研成果來實現,具體指標有:

  優秀學生比率=優秀學生數/在校學生平均數×100%

  學生研究成果率=學生研究成果數/在校學生平均人數×100%

  教學成果獲獎率=教學成果獲獎數/教學人員平均數×100%

  科研成果獲獎成果率=獲獎成果數/科研成果數×100%

  需要說明的是,這四個指標越高,也并不能說明社會效益越好,因為短時間內優秀人才的貢獻和科研成果的有效利用是無法看到效果的,其效益的發揮要經過社會的檢驗和一定時間的積累才能體現出來,在評價時還應綜合考慮實際情況。

  綜合以上五個大的評價指標來看,績效視角下構建的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目標層有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具體涵蓋了定性和定量指標。在實際運用中,還應結合不同部門的情況在綜合評分中賦予各項指標不同的權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阳县| 潜山县| 台中市| 杭锦旗| 龙门县| 上杭县| 涞源县| 金溪县| 东台市| 信丰县| 龙游县| 湖口县| 新晃| 天柱县| 元氏县| 青田县| 浦北县| 芒康县| 虞城县| 阿巴嘎旗| 阿拉善盟| 颍上县| 遂川县| 木兰县| 揭阳市| 平阴县| 上思县| 汾西县| 微山县| 渭源县| 和田市| 鄂尔多斯市| 盘山县| 汾西县| 墨江| 江安县| 浦东新区| 项城市| 鲁山县| 灵石县|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