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產教融合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教師實踐能力提升實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摘要:我國目前多數應用型本科高校由普通本科高校或師范專科學校轉型升格而來,面臨著教師實踐能力無法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需求的難題,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個人對實踐認識不到位、實踐經歷不豐富及學校的教師實踐機制不健全。龍巖學院從樹立教師實踐理念、改革人事制度、創(chuàng)新產教融合平臺、優(yōu)化實踐培養(yǎng)體系等方面,探索產教融合背景下教師實踐能力提升路徑,成效顯著,總結了轉型理念要深入人心、評價體系要科學健全、合作機制要穩(wěn)固牢靠等經驗。

  關鍵詞:產教融合;實踐能力;應用型高校;龍巖學院

職業(yè)教育論文發(fā)表

  我國大學生實踐能力普遍低下,不能適應社會對高級專門人才的實際需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實踐能力水平整體不高[1]。如何提升教師實踐能力已經成為應用型高校發(fā)展的主要課題。

  一、應用型高校教師實踐能力現狀分析

  進入21世紀以來,培養(yǎng)實踐能力強的學生、提升教師實踐能力逐步受到重視,各級政府部門及學校亦出臺了一些政策與舉措,但是整體成效不夠。經調研梳理,當前應用型高校教師實踐能力建設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師對實踐能力的認識不到位

  教師對學校的應用型辦學定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認識不到位,缺乏提升師生實踐能力的意識。學校現有的教師,接受的幾乎都是傳統(tǒng)模式的課堂教學,實踐觀念比較淡薄。他們認為“我的老師當年是這么教的,如今我也依葫蘆畫瓢,學著老師當年的樣子開展教學”。這種觀念不利于教師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也有部分教師缺乏轉型發(fā)展的思維,認為自己年紀大了,應該安于現狀做點理論研究、安心上好課就夠了,缺乏提升實踐能力的動力。

  (二)教師的實踐經歷不豐富

  教師隊伍結構是整體實踐能力的基礎。教師隊伍的實踐基礎不夠扎實,影響后期的整體提升。一是新增人員缺乏實踐經歷。高等教育擴招后,高校都面臨著師資不足的問題,需要大量補充教師。至今,高校仍然注重引進對象的學歷、畢業(yè)學校層次、學術成果以及海外經歷等顯性指標,對行業(yè)從業(yè)經歷以及實踐能力的關注不夠,導致吸納了諸多“從學校到學校,缺乏實踐經歷和能力”的應屆學術研究型畢業(yè)生。二是原有人員轉型難度大。目前我國多數應用型本科高校由普通本科高校或者師范專科學校轉型升格而來,原有的理論教學型教師隊伍數量占現有教師總量比重大,這種形勢短期內難以扭轉。同時,應用型高校還要面臨實驗技術人員不足、層次不高、人員老化,缺乏專門的實踐教學人員等諸多問題。

  (三)學校的實踐機制不健全

  一是沒將實踐納入考核評價范疇。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高校的評價機制強調學術論文、科研項目,沒將教師實踐的相關指標分解至職稱晉升和年度考核指標要素中,以至于廣大教師為了晉升與考核,專注于撰寫論文和申請課題,忽略了專業(yè)實踐。二是教師缺乏實踐能力提升平臺。學校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理解不夠全面,仍停留在提升學歷學位、科學研究、課堂教學等方面,對提升教師實踐能力的投入不夠、政策不足;缺乏校企合作機制,層次高、合作穩(wěn)定的實踐基地不多,少數教師只能通過個人關系找到實踐單位,對于大多數教師而言實為實踐無門。

  二、龍巖學院提升教師實踐能力的舉措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福建省圍繞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國家和省重大戰(zhàn)略需求,開展普通本科高校開展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工作,推動部分高校真正轉到服務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和增強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上來[2]。龍巖學院作為福建省轉型試點高校,近些年來制定轉型方案,對提升教師實踐能力進行了一些積極探索。

  (一)明確辦學定位,樹立教師注重實踐的理念

  建設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大學是龍巖學院適應當前高等教育形式變化的客觀要求,也是基于自身校情實現內涵式發(fā)展的主觀需要。學校自2004年升本建院以來,便秉承應用型辦學定位,在一系列大事件中不斷將應用型理念和建設目標推向高處。2006年,學校召開全國性的“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辦學定位與特色學術研討會”,邀請全國高等教育知名專家學者、地方政府部門和業(yè)界知名人士為學校的發(fā)展定位出謀獻策,對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特色進行了集中研討和論證,基本確定了“立足龍巖、服務全省、面向全國,以培養(yǎng)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和基礎教育師資為主要目標,直接為地方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的省屬全日制多科性教學型地方本科院校” 的辦學定位;2012年,學校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后,于第一次黨代會提出了“把龍巖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水平較高的教學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奮斗目標,這一目標既與學校的建設發(fā)展歷史一脈相承,又主動適應了高等教育形勢變化對學校事業(yè)提出的新要求;2015 年《龍巖學院章程》中確立了“建設成為服務地方、特色鮮明的閩粵贛邊全日制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的辦學目標定位;2016 年,學校將“十三五”發(fā)展目標確定為“服務地方、特色鮮明及引領區(qū)域文化發(fā)展的福建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院校”;2018 年,學校教代會提出“將轉型發(fā)展向縱深推進,建設高水平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奮斗目標,“全方位融合人才培養(yǎng)供給側和產業(yè)發(fā)展需求側結構要素,把辦學思路進一步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上來,進一步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不斷推動學校轉型發(fā)展“再上新臺階、再創(chuàng)新局面”。

  經過十余年不斷努力,注重實踐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為提升教師實踐能力樹立了牢固的思想基礎。

  (二)加快制度建設,激發(fā)教師積極實踐的動力

  一是嚴格考核機制,給教師“壓擔子”。一方面是提高教師準入門檻。根據《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新教師要有行業(yè)工作經歷,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yè)生中招聘。另一方面,充分發(fā)揮人事制度的指揮棒作用,在考核制度中提高教師實踐要求,在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文件中明確應用型專業(yè)教師晉升中高級職稱需參加社會實踐累計6—12個月等。

  推薦閱讀:職業(yè)教育方面有什么核心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阜阳市| 浪卡子县| 泸州市| 楚雄市| 旅游| 城口县| 华安县| 昌邑市| 福泉市| 弋阳县| 侯马市| 泰州市| 麟游县| 旅游| 鸡泽县| 子长县| 宁南县| 兴化市| 康保县| 荥阳市| 贵德县| 海原县| 浮梁县| 崇信县| 陕西省| 同江市| 株洲市| 徐闻县| 涟水县| 平遥县| 秦安县| 简阳市| 平湖市| 大兴区| 盈江县| 碌曲县| 桦南县| 于田县| 大同市|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