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適合個人未來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的必備能力。21世紀的今天,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助于完善學生的物理觀念,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進而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使其成為新世紀社會需要的人才。該文針對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物理核心素養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 提升策略
1 構建正確的物理學觀念
物理觀念不僅包含了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同時也是引導學生理解物理問題的理念。物理是一門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大自然中存在很多學生感興趣的物理現象,比如下雨天的閃電、雨后彩虹等。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增地加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內容,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緊密關聯,將社會生活中有關的物理現象和知識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不僅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提高他們物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物理觀念。
構建正確的物理觀念,學生才能更好地認知物質世界,并運用合適的方式去解決現實問題[1]。物理觀念的構建中需要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首先,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還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物理思想。物理思想是指將物理的客觀規律與外在形式的總結,使其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完整的體系。它可以指導學生認知客觀物理世界,并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選取合適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其次,需要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上去剖析物理學觀念,探索出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也就是從不同的角度闡述物理概念,從而強化學生對概念內涵的理解。最后,要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物理發展的背景,擴展教學的范圍,引導學生全面了解物理發展的歷史,進而樹立正確的物理觀念。
2 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水平
高中階段要重視學生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以及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可以提升學生借助形象對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批判性思維能夠提高學生自身對事物的質疑、判斷能力以及提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思維可以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2]。在物理教學中調高學生的科學思維水平,需要物理教師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比如,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問題上,可以采用類比推理的方式。如電場與重力場的類比、磁場與電場類比、電流與水流類比等,利用類比推理的方式實現知識的遷移,進而促進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提升。像在教學電場力做功與電勢時,學生之前已經掌握了重力做功的相關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憶物體沿豎直、斜面、曲折路徑重力做功的特點,然后在創設類比情境,通過討論和交流得出電場力做功特點等。
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發展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學內容應具有邏輯性,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通過后天的培養和訓練逐漸發展的,而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的載體,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呈現內容的邏輯性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基礎。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推理情境,以事實為基礎,讓學生進行推理,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時間,使其在主動推理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可靠的思維邏輯。最后,要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和總結,學生在掌握了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才能獲取新知,并在獲取的過程中去發現和創新。通過不斷地積累和總結,學生會在實際問題中找出優缺點,并不斷地改進和創新,促進學生出創造力的發展。
3 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門具有實驗特點的學科,實驗探究包含了提出問題、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數據收集、分析論證、評估交流、合作等要素。教師需要這些探究要素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通過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科學探究方式,進而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3]。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是開展探究活動的基礎,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時,實驗方案設計是其中重要的環節。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則需要教師通過不斷實踐、動手操作和親身經驗逐漸發展起來。在教學過程中以提出的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探索科學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學生通過不斷地進行實驗探究活動,獲得探究方式,進而提升探究能力。
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上,需要注重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要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以此去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其次,要強化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促進每一位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探究活動當中。通過小組模式,使組內成員思維碰撞和交流探討,并在過程中提高學生信息收集和篩選的能力。再次,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當的引導,為學生探究活動指明方向,保證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最后,要鼓勵學生分析實驗現象以及分析結論誤差,培養學生整體思維能力。
比如,在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寫作學習的方式,根據學生已有知識水平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小組劃分,讓組內成員進行合作交流,相互幫助。該課程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因此教師可以給小組合作活動提出問題,要想測出一個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應該用到哪些儀器?需要用什么樣的電路圖?通過小組合作展開實驗方案的設計。其次,教師為學生提供相關器材展開實驗,記錄相關數據。在小組合作時,教師應首先關注每個小組開展實驗的情況,引導學生在記錄實驗數據時可以采用圖表法;其次讓組內成員對實驗的結果進行歸納;最后由小組代表在課堂中進行交流評估。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合作素養。
4 樹立正確科學的態度和責任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和責任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科學的本質,形成正確的科學思想。在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傳授過程中科學理念的滲透,使其通過科學倫理與價值觀的熏陶形成具備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才,還需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通過實踐活動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社會發展知識,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責任。注重教學過程與社會知識的整合,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開展家庭電路結構了解活動中,可以讓學生了解家中漏電開關的作用,分析相關用電器的功率,然后篩選出有節能效果的用電器等。利用這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了解物理知識的價值,同時也能使其樹立運用科學技術改變生活的觀念。比如,組織學生分析開車接電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問題,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等。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強化學生對科學技術本質的理解。像在能源可持續發展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社會能源開采和使用的情況,讓學生認知到能源枯竭的問題,也可以利用共享單車這個熱點問題,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以騎車代替汽車等,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責任和意識,進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教師要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通過自身的經歷,提高學生對社會問題的情感體驗,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5 結語
知識經濟時代,國際間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只有培養適應國際競爭,擁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才能讓國際利于不敗之地。高中階段的學生是我國未來的建設者,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未來成長的需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與時俱進運用現代化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大鵬.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7):72.
[2] 梁曉南.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方式解讀[J].華夏教師,2018(23):69-70.
[3] 王亞華.培養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途徑的探討[J].湖南中學物理,2018,33(11):16-17
推薦閱讀:基礎教育工作者怎么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