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高職院校制度環境對專業帶頭人成就動機影響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摘 要 通過對全國26所高職院校332名專業帶頭人的實證調研,提出并驗證了高職院校制度環境、專業帶頭人成就動機、身份認同之間的關系模型。高職院校制度環境對身份認同、成就動機具有預測作用;身份認同對成就動機具有預測作用;身份認同在制度環境與成就動機之間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高職院校需要彰顯專業帶頭人的專業權威,確立專業帶頭人專業建設領導者的角色定位;完善激勵機制,構建以專業建設績效為依據的考核評價制度;落實賦權增能,以專業帶頭人為領袖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

  關鍵詞 專業帶頭人;身份認同;成就動機;制度環境

教育論文發表

  一、問題的提出

  專業帶頭人隊伍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領頭羊”,作為專業(群)這一基層教學組織的領導者,肩負著專業發展環境調研與研判、專業課程體系規劃與設計、專業教學質量診斷與保障等工作任務,是專業建設的靈魂人物,其自身專業建設能力的高低及其投入專業建設的主動性將影響著專業建設質量的高低,而專業建設又是高職院校內涵發展的核心抓手,是評判高職院校辦學質量的根本依據。然而,當前高職院校普遍未重視對專業帶頭人隊伍的建設,仍然將其視為基層教學組織的管理者,并未系統建立針對專業帶頭人的激勵評價機制,造成在辦學實踐中出現“教師不愿做專業帶頭人”“專業帶頭人評上職稱就逃離專業帶頭人崗位”的現象。在學術研究領域,目前針對專業帶頭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專業帶頭人的角色定位[1]、能力素質[2]要求、隊伍建設[3]等內容,尚未有學者關注高職院校專業帶頭人成就動機的影響因素,更未有學者探討制度環境對高職院校專業帶頭人成就動機的影響機理。對上述問題的回答不僅是彌補有關專業帶頭人研究的理論不足,更是探尋專業帶頭人成就動機激勵路徑的邏輯前提。

  二、文獻綜述及研究假設

  制度環境既包含學校正式發布的文本規章制度等正式制度,也包含內隱、潛在的價值觀念、交往習慣、互動模式等非正式制度,其實質是對學校內部成員發揮約束作用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集合體。制度的功能包含導向、約束、激勵、教育以及整合等功能,對身處其中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關系構建以及協作互動具有內在規定性。制度與人的動機和行為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制度構建與設計需要合乎人性、依據人性并尊重人性。制度一旦形成,就深刻影響并決定著人的動機與行為選擇[4]。諾斯認為“制度是一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或是在形式上人為設計構造的人類行為互動的約束”“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度出來的規則、守法程序和外在行為的道德倫理規范,它旨在約束主體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個人行為”[5]。制度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包括書面化的正式法律規范,同時也可將道德、意識形態等納入其范疇之中。

  成就動機這一概念是由1938年美國心理學家默里(N. A. Murray)提出的成就需要概念衍生發展而來,他認為人的基本需求有20種,成就需要是其中最為首要的一項。正式提出成就動機概念的學者是麥克萊蘭(D. C. McClelland),他認為成就動機是指與自己所持有的良好或優秀的標準相競爭之下,個人所學習而帶來的一種追求成功的需要或趨力[6]。阿特金森(J. W. Atkinson)認為,成就動機應包含兩個部分,即追求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7]。身份認同這一概念跨越了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不同學科領域對身份認同的認識角度及詮釋都存在些許差別。德奧(Deaux)認為,身份認同是一個人對自己歸屬哪個群體的認知,這是自我概念中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8]。黃鈴則認為,身份認同是個人對所屬群體的角色及其特征的認可程度和接納程度[9]。

  時下,尚未有學者關注專業帶頭人成就動機的影響因素這一研究主題,但已有很多學者針對教師成就動機的影響因素展開了深入研究,而專業帶頭人作為高職院校教師群體的成員,上述研究成果對探尋影響專業帶頭人成就動機的關鍵變量及其作用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價值。例如,有學者采用《成就動機量表》對我國大學教師成就動機的特征及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究,發現不同年齡段大學教師成就動機存在顯著差異,其中40~45歲是成就動機由積極到消極的分界點,且大學男教師成就動機水平略高于大學女教師,而且職稱、學歷等因素對大學教師的成就動機有顯著影響[10]。除此之外,教師的工作價值觀、組織環境氣氛、管理體制、激勵措施等因素都會對教師成就動機產生影響[11][12]。基于文獻梳理分析并結合對專業帶頭人的訪談調查,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設:其一,高職院校專業帶頭人所處制度環境將會對專業帶頭人成就動機的高低產生顯著影響;其二,高職院校專業帶頭人所處制度環境將會對專業帶頭人身份認同的高低產生顯著影響;其三,身份認同在高職院校專業帶頭人所處制度環境與成就動機之間起到中介作用,即制度環境經由身份認同影響專業帶頭人的成就動機。

  三、研究設計及變量說明

  (一)研究工具

  1.高職院校專業帶頭人所處制度環境調查問卷

  本研究自編由“角色設定”“人際互動”“組織賦能”“工作模式”4個因子構成的高職院校專業帶頭人所處制度環境調查問卷,共包括19個項目。問卷KMO值為0.821,Bartlett球形檢驗達到顯著水準,方差累計貢獻率達到65.14%,問卷的克朗巴赫α系數為0.813,各因子的信度值分布在0.767~0.887之間,信度、效度良好。角色設定主要為了調查專業帶頭人在領導專業建設中的地位作用,進一步細分為“科層控制”和“專業自主”兩個子維度;組織賦能主要為調查專業帶頭人開展專業建設是否獲得了組織的支持和幫助,進一步細分為“權力賦予”“領導支持”“外部激勵”3個子維度;人際互動因子主要為了調查專業帶頭人與團隊內部教師之間的互動關系,進一步細分為“相對剝奪感”“知覺到的尊重”2個子維度;工作模式主要為了調查專業帶頭人工作上的專業化程度,進一步細分為“雜務干擾”“專業指向”2個子維度。

  推薦閱讀:家庭教育的課題研究容易申請成功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玉屏| 平潭县| 巩义市| 航空| 肥城市| 民丰县| 建阳市| 昆明市| 进贤县| 泾阳县| 石首市| 敦煌市| 宁安市| 岳阳县| 达拉特旗| 静海县| 濮阳县| 渭南市| 丰宁| 五大连池市| 长乐市| 克什克腾旗| 成都市| 峡江县| 麻江县| 含山县| 鄂尔多斯市| 涿鹿县| 胶州市| 满洲里市| 邵阳市| 甘南县| 囊谦县| 五常市| 郁南县| 鹤庆县| 安西县| 延安市| 黄陵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