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安全對于每個人,每個家庭來說都十分重要。大到社會治安安全、成產安全,小到個人的交通安全、生活安全等。隨著社會 經濟的 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師生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下面是小編分享兩篇師生安全教育開展方向的論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期刊簡介《《《
師生安全教育開展方向的論文篇一
如何讓師生體驗安全教育中的快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增設了地方課程——安全教育課,在學校中增強對學生的管理,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的安全教育,極大地維護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我自擔任安全教育課以來,結合實際情況,根據校內外的環境,開展了許多安全教育活動,使我校由一個普通的 農村中學,迅速成長為“高新區學校安全教育的一面旗幟”,我和學生在成功的學校安全教育中成長,在成長中完善自我,讓師生在安全教育中體驗快樂,從而贏得了各級領導機構、家長和社會的贊譽。
一、讓學生體驗成功
首先,改變學生的不妥當的安全方法,使每個學生建立安全自信心,消除恐怖的心里狀態。“給學生一個機會”,讓學生親身體會安全教育的效果,是進行安全教育的宗旨。在安全教育教材中,教育內容多樣化,我采取了課堂理論教育、課堂模擬、課外演練等方法,形式趣味化,讓學生在愉悅的活動中,接受安全教育內容,掌握安全知識,甚至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多種安全方式,應對突發事件,把安全教育的結果交給學生,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自我完善,真正安全成功的樂趣。
例如:我在教學七年級安全教育《怎樣確保騎車安全》課時,和學生一塊分析騎自行車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問題,向學生介紹了自行車事故要占總事故的一半以上,騎自行車上學、放學的路上,一定要遵守 交通法規,注意交通安全,千萬不要麻痹大意,然后和學生共同學習了“真實再現”的幾個例子,讓學生分組討論:為什么騎自行車會導致這么多的意外事故?通過討論,學生對騎自行車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有了很大的認識,并且對自行車各方面的檢查、天氣異常變化都有了重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掌握了安全知識和騎車的技能,讓學生親身體驗在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二、讓教師體驗成功
學校的安全、學生的安全以及教師的自身安全,都與教師的安全意識有關系。安全意識強的教師無論在和學生開展什么樣的活動,哪怕是校外一塊乘坐公交車,都能表現出安全的思想。我們孫村中學,根據濟南市有關安全規定要求,開展了要想學生有安全,教師首先懂安全的活動,讓教師改變觀念,走出陰影。學校實施高度重視安全原則,以安全目標激勵人,以安全氛圍感染人,以安全情感凝聚人,以教育教學事業成就人,讓教師在思想方面提高認識,在現實的學校工作中體驗成就。
例如:我們學校每年都要制定或修改符合實際情況的安全責任制度,列出教職工安全責任成績,以激勵全體教師重視校園安全。又如,班主任老師不光在班會時間對全體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而且在課間、課外活動、以及其他的藝體活動都提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體現了校園安全警鐘長鳴的責任。 校園安全與我們每個人的學習、生活和健康成長息息相關,因此,作為教師要高度重視校園內的防火、防盜、用電、放擁擠踩踏等方面的安全問題,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疏忽大意,否則,就可能釀成嚴重的安全事故,后悔莫及。例如:我和學校團支部根據安全 教育課內容,每年都要進行一次教師安全示范演練,讓學生觀看。2011 年的冬季,我和幾位老師在學生面前演練了冬季怎樣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如何防火災、預防煤氣中毒、冬季 交通安全、向學生講解如何防止擁擠踩踏事故的發生的活動,目的是維護校園生活的安定,確保學生在各個方面的安全,保證自身不受傷害。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和發育,生命的維護與延續都必須依賴于一日三餐。飲食給我們提供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生存保障,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引起社會關注,學校的食堂更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為了保證廣大師生吃上放心飯菜,防止學校食堂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向學校食堂的工作人員進行食物安全衛生教育,對食堂進行不定期的檢查,重視了飲食衛生,保障了生命的安全。
學校的安全事情無大小,只有從最基本、最基礎、點滴的事情抓起,時時刻刻把安全放在心上,讓師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和放心,讓教師體驗安全成功的身心愉悅,學校的 發展力量才會不斷壯大,學校的教育教學鮮花才能永不凋謝。
三、讓管理者體驗成功
學校發展的快與慢、好與差,很大程度上由管理者的素質所決定。首先,更新理念,提高管理者的戰斗力。牢記只有校園安全才能保持旺盛的校園生命力,以創建教師安全組織、學生安全組織,保障師生的安全為追求目標,采取安全教育課培訓學生的安全意識、課外活動引導學生演練、聘請公安人員或消防人員到學校講安全知識等形式,使每個參與安全管理者都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課程的推進,地方教材安全教育課的內容,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因此,只有和學生一塊圍繞社會安全、公共衛生安全、校園安全、 網絡與信息安全、意外傷害和 自然災害的預防與應對等安全知識內容,展開全面、系統的學習,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掌握更多地安全知識與技能,養成正確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良好習慣,才能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讓學生真正體驗成功、完善自我的愉悅,從而保障自身安全,更好的健康成長。
參考 文獻:
[1]《濟南市關于學校安全教育文獻》、
[2]《孫村中學創建“山東省中小學安全教育基地”工作紀實》
師生安全教育開展方向的論文篇二
如何順利開展學校安全教育
近年來各學校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在校學生的傷害事件呈上升趨勢,學校安全工作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新情況,學校安全工作形勢十分嚴峻。2012年9月14日教育部也正式公布了幼兒園、小學、中學三大教師專業試行標準。其中對幼兒和中小學生的態度與行為方面,要求關愛學生,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將保護學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可見國家對學生的安全教育的重視。
要確保學校安全,必須抓好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自我救護的能力;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盡量將安全事件消于無形,將安全事件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針對目前實際,我覺得做好防范措施是杜絕安全隱患的有力保障。
首先,學校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安全防范工作,切實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學校管理部門應經常對全校師生進行安全教育,經常性地開設各種專題講座,有條件的還可以進行安全防范的演習。每學期開學要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課。以“珍愛生命、遠離危險”、“消防安全伴我行”、“安全校園,和諧校園”等為主題,制定方案,組織實施各類教育活動。利用早讀、主題班會、校園廣播、櫥窗等多種途徑開展安全主題系列教育。利用安全知識講座、安全知識征文和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形式,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工具、宣傳陣地廣泛宣傳教育,使學生能夠接受比較系統的防溺水、防火、防電、防盜、防騙、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運動活動傷害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提高學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救護能力。
其次,建立健全各類安全規章制度,確保安全工作規范化。每期學校要與各部門簽定安全工作責任狀,部門與年級組簽定安全工作責任狀,年級組與本組教師簽定安全工作責任狀,德育處與班主任簽定安全工作責任狀,層層簽定安全工作責任狀,明確安全職責,安全管理人人負責。并將安全工作作為教職員工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安全上出現問題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度,同時貫徹“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真正做到了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同時,學校應建立與學生家長的聯系,每學期學校與家長或其監護人簽定《家校安全協議書》,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的宣傳單制度,從而使學校的安全教育得到延伸,使學校教育落到實處,增強家長或監護人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
第三,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前許多學生多為獨生子女,都有比較鮮明的個性。面對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的壓力,有的人不堪重負,長期精神壓抑,心情緊張;有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懂換位思考,相互謙讓,彼此理解,無法與人和諧相處……凡此種種,致人心理失衡,產生心理疾患,嚴重者不僅使自己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或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還有可能引發傷人殺人事件,導致校園慘案的發生。因而,學校應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納入學校安全管理之中,給予應有的重視,開設心理咨詢中心,幫助學生緩解各種壓力,正確面對挫折,保持良好心態,健康快樂生活。同時,學校應普及心理健康有關知識,使大家認識到其實每個人在生活學習中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只要能夠正確處理好這些問題,就不會產生不良后果。
第四,制定各類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防患于未然。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各類應急預案,確保遇有緊急情況時做到有案可依。制訂、修訂應急預案是加強應急體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和首要任務。學校必須明確:萬一發生突發事件或學生傷害事件怎么辦?事發、事中、事后,誰來處理?怎樣處理?處理什么?用什么資源處理?都要在預案中體現出來。堅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的應急處置原則。第一時間處置得好壞往往決定損失的大小和處置成本的高低。不管什么原因的突發事故發生后,都應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救援工作,并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要遵循應急管理的五項原則即: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快速反應,協同應對;依法規范,加強管理。應急預案制定后,要加強預案的演練,在演練中要使各人明確自己的職責,以便當突發情況發生時各責任單位及個人能夠迅速到場,指揮應急工作。防止因責任不明出現相互推諉無人管理,應急人員無所適從,應急現場混亂無序的現象。所有參演人員都應了解應急處理程序,都應知道應急電話,使每個人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依據應急處理程序有序地實施報警、自救、救援等減災工作,防止因慌亂無知造成更大的損失。
第五,定期排查安全隱患,消除不安全因素。
學校應成立一支專門的安保隊伍,定期對校園內外各種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并對查出的隱患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對正在使用的教學樓、宿舍樓、辦公樓以及師生生活、學習經常涉及的各種場所要定期檢查,適時維修整改,尤其是要及時更換老化的電線,增大配電容量,注意使用的安全。同時還要加強學校食堂和小賣部的檢查,強化食品衛生的監督力度,確保師生的食品安全。對校園周邊環境進行深入調查,將嚴重影響師生安全的各種因素上報相關部門,請求政府部門配合處理,并及時向師生做好宣傳講解工作,遠離“危險地帶”。阻止學生組織各種高危險運動或娛樂項目,以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
總之,確保校園安全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校沒有安全的教育教學環境,便無法實施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全校師生都要認清安全工作的嚴峻形勢,認真分析安全事故的主要成因,全面落實安全工作的防范措施。只有全員參與齊抓共管,才能保證學校工作的正常開展,才能確保學校平安穩定。
【參考文獻】
[1]徐美貞.中小學教師對學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認知態度[J].教育科學研究,2007(10).
[2]吳淑嫻.強化中小學安全管理工作的路徑選擇[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2).
[3]阿楠.給孩子筑起一道防護墻——中小學安全教育掃描[J].江西教育,2006(2).
[4]周定平.關于我國中小學安全教育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7(2).
[5]張克勤.守護生命:日本中小學的安全教育[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9(6).
[6]鄭小蘭.安全教育[M].北京:朝華出版社,2009: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