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高職院校微課程設計模式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教育技術時間:瀏覽:

  這篇課程教學研究論文發(fā)表了高職院校微課程設計模式,通過分析學習者的特點和課程的特點,微課程教學滿足了在線學習和移動學習的模式,論文介紹了微課程的設計模式,以主題為主線,以知識點為核心,為微課程開發(fā)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設計模版,有助于微課程的建設和推廣。

  關鍵詞:課程教學研究論文,高職院校;微課程;設計模式

  隨著計算機網(wǎng)絡、信息技術、多媒體等技術的發(fā)展,以MOOC、翻轉(zhuǎn)課堂、微課等為代表的新型教學模式不斷涌現(xiàn),推動了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自2007年起,翻轉(zhuǎn)課堂在全球教育中得到不斷的發(fā)展和推廣,2012年MOOC在全球興起,從而掀起了全球教育的“微”熱潮,教育進入了“微時代”。在我國,翻轉(zhuǎn)課堂和MOOC教學模式首先在中小學進行了研究和實踐,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近年來,各高校也逐漸重視并開展了翻轉(zhuǎn)課堂和MOOC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在翻轉(zhuǎn)課堂和MOOC教學模式中引入微課的概念,將知識點以微課(微視頻)的方式提供給學習者。但目前,這些微課資源是以離散的形式進行設計,缺乏系統(tǒng)化,不能按課程標準形成有結(jié)構(gòu)的微課程。

  1核心概念

  在“微時代”進行高職院校的微課程設計研究主要涉及的相關概念有微課、微課程等。微課:結(jié)合課程特點,選取課程標準中某個知識點,以視頻的形式記錄教師在課堂內(nèi)外對知識點進行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是微時代的一種教學課件。微課程:按照課程標準要求,結(jié)合在線學習和移動學習特點,將課程教學內(nèi)容按主題劃分成由知識點組成的相對獨立的小規(guī)模課程,并對小規(guī)模課程按設計、開發(fā)、實施、評價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設計,形成微課、微課件、微教案、微學案等教學資源[1]。微課與微課程的區(qū)別:微課以某一知識點為核心,以視頻電子資源為媒介,記錄教師授課過程,是微課程的配套資源。微課程是按照課堂標準組織的,將一系列的知識點結(jié)合在線學習和移動學習的特點進行系統(tǒng)設計,以微課為核心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式。

  2微課程設計模式

  微課程設計通過對學習者特點和課程特點進行分析,確定微課程的目標和內(nèi)容,從微教學活動設計、微學習活動設計、微評價活動設計等方面構(gòu)建“微時代”微課程設計模式。微課程設計模式如圖1[2]。

  2.1微課程分析

  微課程分析主要對學習者特點和課程特點進行分析,微課程分析的流程如圖2所示。學習者分析主要從學習者的信息技術水平、學習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為微課程設計提供依據(jù)。高職院校學生學習了計算機應用基礎或信息技術等相關課程,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具備網(wǎng)絡學習的基本能力[3]。因此,在進行微課程設計時,要綜合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網(wǎng)絡教學平臺,系統(tǒng)化設計微課程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分析主要從課程性質(zhì)、課程內(nèi)容等方面分析課程特點。高職院校課程以專業(yè)技術課程為主體,集理論與技術操作為一體,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重點強調(diào)專業(yè)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在微課程設計時,首先需要根據(jù)課程標準,對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按照理論知識體系,將課程內(nèi)容按章節(jié)劃分成若干個主題,再按理論原理、概念定義、方法公式等劃分成若干知識點,在劃分知識點時要考慮前導、后續(xù)、平行等關系,并將知識點歸納到相應的主題中;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先將課程內(nèi)容按照實踐項目劃分若干個操作主題,再按照操作任務劃分成若干個技能點,在劃分技能點時要特別考慮前導、后續(xù)等關系,并將技能點歸納到相應的主題中;對于理論和實踐并重的課程,先將課程內(nèi)容按照實踐項目劃分成若干技能操作主題,再按照操作任務和所涉及的理論原理、概念定義、方法公式等劃分成若干個技能點和知識點,在劃分技能點和知識點時也要特別考慮前導、后續(xù)、平行等關系,并將技能點和知識點歸納到相應的主題中。微課程設計時按主題進行系統(tǒng)化設計,開發(fā)微課程教學資源,實施微課程教學[4]。

  2.2微教學活動設計

  微教學活動設計以教師教學活動為核心,主要包括微教案設計和微教學資源設計。微教學活動設計的主線是微教案設計,在微教案設計時要理清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微教學資源設計需根據(jù)微教案設計,以教學重點和難點為核心。1)微教案設計。微教案是基于微教學環(huán)境進行教學活動的方案。微教案要短小精練,突出重點,基于主題知識點按步驟劃分成細小粒度進行設計。微教案主要包含主題信息、知識點名稱、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手段、教學對象、教學過程、教學資源等,微教案設計模版如表1[5]。2所示。微教學資源設計模版以學習主題和知識點為核心進行設計,詳細描述教學環(huán)節(jié)、資源名稱、資源類型、媒體素材、教學時間等信息。

  2.3微學習活動設計

  微學習活動設計是教師以學習活動為核心基于微學習情境進行設計,主要包括微學案設計和微學習資源設計。微學習活動設計的主線是微學習設計,在微學習設計時要對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微學習資源設計需根據(jù)微學習活動設計,以學習重點和難點為核心進行設計。1)微學案設計。微學習活動設計中,微學案是教師基于微學習環(huán)境,根據(jù)學習主題、學生學習水平,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活動而設計的方案。微學案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媒介,具有導學、導做、導思的作用,是學生進行翻轉(zhuǎn)課堂學前學習的指導。微學案主要包含主題信息、知識點名稱、學習手段、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學習資源、學習過程等信息。微學案設計模版如表3所示。2)微學習資源設計。微學習資源設計是對學習活動中的微練習、微測試、微視頻等學習資源進行設計。微學習資源設計根據(jù)微學案設計的學習過程,設計對應的媒體腳本。微學習資源設計模版以學習主題和知識點為核心進行設計,詳細描述學習環(huán)節(jié)、資源名稱、資源類型、媒體素材、學習時間等信息。微學習資源設計模版如表4所示。

  2.4微評價活動設計

  微評價活動設計主要對教學效果進行微反思設計,對學習效果進行微反饋設計。微反思設計是對微教學活動設計中的微教案和微教學資源在教學實踐中的教學效果進行反思設計,主要包括對主題知識點劃分的科學性,微教案設計的教學重點、教學手段、教學過程,微教學資源設計的資源類型、資源有效性等方面進行反思,通過微反思優(yōu)化微教學活動設計。微反饋設計是對微學習活動設計中的微學案和微學習資源在學習活動中的學習效果進行反饋設計,主要包含對主題知識點劃分的科學性,微學案設計的學習重點、學習手段、學習過程,微學習資源設計的資源類型、資源有效性等方面進行反饋,通過微反饋優(yōu)化微學習活動設計。

  3結(jié)束語

  高職院校的微課程設計要立足學習者和課程特點,以主題為主線,基于知識點從微教學活動和微學習活動方面進行設計,通過微評價設計進行反饋,優(yōu)化微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設計,從而構(gòu)建微課程設計模式。高職院校微課程設計模式能提高微課程開發(fā)效率和質(zhì)量,使微課程建設有章可循,為推廣微課程開發(fā)提供理論參考,推動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參考文獻:

  [1]劉名卓,祝智庭.微課程的設計分析與模型構(gòu)建[J].中國電化教育,2013(12):127-132.

  [2]馬海峰,秦桂英,朱葛俊.基于“翻轉(zhuǎn)課堂”的高職教學模式設計[J].機械職業(yè)教育,2015(2):14-16.

  [3]賀媛婧,楊世鑒,劉穎.云計算平臺下微課程的應用模式探索[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2):45-48.

  [4]余勝泉,陳敏.基于學習元平臺的微課設計[J].開放教育研究,2014(1):100-109.

  [5]房廣梅,張惠芳.高職微課程的研究與開發(fā)[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11-14.

  [6]黃科.“微課”模式下高職教育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27-29.

  作者:馬海峰 秦桂英 單位: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推薦閱讀:《教育現(xiàn)代化》就是用現(xiàn)代先進教育思想和科學技術武裝人們,使教育思想觀念,教育內(nèi)容、方法與手段以及校舍與設備,逐步提高到現(xiàn)代的世界先進水平,培養(yǎng)出適應參與國際經(jīng)濟競爭和綜合國力競爭的新型勞動者和高素質(zhì)人才的過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川市| 阿巴嘎旗| 抚远县| 股票| 芦山县| 阜平县| 新宁县| 朝阳市| 汨罗市| 乌兰浩特市| 清镇市| 平南县| 凤翔县| 宁明县| 廊坊市| 景东| 麻城市| 当雄县| 开鲁县| 呼图壁县| 普宁市| 麻栗坡县| 双柏县| 牟定县| 博白县| 玉林市| 沙河市| 景谷| 张北县| 松桃| 延长县| 莲花县| 通河县| 张家川| 赤峰市| 玉树县| 德惠市| 南投县| 山东省| 襄樊市| 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