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通常情況下我們只認為語文的學習,知識認識漢字及語言能力的組織等等,其實不然,語文知識會拓展的各個行業當中去,所以說不能小瞧了語文知識的學習。同時語文中的閱讀可以增強我們情感,語文編寫業可以增強我們的調理性,同時語文的語言可以增強我們的談吐氣質等等。所以語文課堂是很重要的。
摘 要:積累是為了應用,課文除了標記“△”處的拓展題目外,口語交際、實踐活動和作文等為我們搭建了語言表達的平臺,提供了學生展示閱讀積累的機會。除了搞好課本內容的教學外,我們更應廣泛地開展拓展練習。通過活動與交流,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為書面表達提供了大量真實可信的活生生的素材。
關鍵詞:語文課堂,閱讀,知識
語文論文推薦:《中國語文》本刊主要服務于全國高校思想理論教育教師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堅持政確的理論導向,積極推進高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進”工作,積極探索和反映高校“兩得”教學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反映教育主管部門的全國高校思想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最新舉措、動態和成果。
教材中每單元的作文訓練,為學生作了規范指導,但范圍有限,限制了學生的真情表達,學生編寫缺少個性。所以,必須勤于寫日記和寫小作文的練習,多進行一些專題性編寫訓練活動。我的小作文和專題作文內容,往往是課文“△”處的拓展練筆(?),專門設置的室外現場生活情景的觀察、描述,各種精彩活動的主題作文等。日記是學生閱讀積累、編寫水平和心靈最真實的反映,組織學生寫好日記,不僅有助于提高編寫水平,而且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對學生予以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極好的指導作用。
一、創造條件,提高興趣,廣泛閱讀
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是語文拓展教學中最基本的內容。辦好圖書角,為學生提供大量可供借閱的好書籍,這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與同學們經過討論,形成了“議案”:每人每學期至少捐出一本適合本年齡段的書籍,條件好的可以多捐,而且必須保證正版,以免影響閱讀。有了圖書,分類整理,貼上標簽,嚴格登記,指定兩名細心的同學輪流專門管理借閱,要求學生借書或閱讀時應注意時間,以不影響正常教學、作業為準則。
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語感的培養,文本研讀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應該在文本上下工夫,要研究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要把一篇好文章讀深讀透,固然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識作為支撐,需要深厚的教師功底做后盾。但片面地追求課堂大容量,結果導致畫虎不成反類犬,課堂上游離課文主旨,肆意發揮,無端延伸,沖淡了文本解讀,分散了教學重點,這是文末倒置的做法,是偽繁榮偽高效,是語文教學的末路。
我除了讓學生借閱自己喜歡的圖書外,還讓他們自己組織讀書小組,每組讀同一類型的書,每星期進行讀書交流。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弄懂不理解的內容,還可以帶領或督促不愛讀書的同學讀書,引導那些只喜歡看單一內容書籍的同學廣泛閱讀,增強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激勵他們自覺閱讀。
在品種繁多的課外書籍閱讀中,我鼓勵高年級學生除了閱讀現當代中外名家大作外,還要大膽地讀古典名著,感受我國古代文化的精髓,提高閱讀水平。學生開始讀時可能較難,但只要利用字典,多問多討論,讀上幾頁后,后面的內容就越來越感到簡單有趣了。要讓學生知道,課本上的內容能自己讀懂,那么整本書就一定能看懂。
初中語文課本的教學內容是有限的,但語文的學習是無限的,語文拓展閱讀的內容、方法有很多很多,正是通過這些無限的拓展學習,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知識,培養了學生語文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為學生的語文學習開辟出了一片廣褒的天地。
毋庸諱言,語文教學是需要拓展的。怎樣的拓展才真正具有實效呢?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反復熟讀文本,認真思考拓展的角度,積極尋求適當的拓展方式和時機。拓展要立足文本,要注重拓展的內容,拓展要運用得合理,運用得適時、適量,才能達到既定的目標。
二、滴水成河,誦讀感悟,大量積累
初中語文課本中“讀讀背背”這一內容,為閱讀、背誦與積累的拓展明確了各方面的方向,范圍極其廣泛。課本不可能包容一切,更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那么多內容的教學,這就要求老師依據這一指導,拓展閱讀內容,指導學生擠出時間讀讀背背,以加強積累。
拓展讀讀背背式的內容,對初中生來說每日時間不需要很多,內容也不用多,但貴在堅持。我讓學生從閑散時間中擠一點自行進行。早晨,利用到校時間,指定一兩個同學依照專門書籍上選定的內容(一般從前往后依次進行),在專門的小黑板上抄錄,讓同學們作好每日摘抄,并寫上日期。每日內容為:1.五個成語;2.一句簡短的名人名言;3.兩個歇后語;4.從經典詩詞美文中一部分一部分地分解摘錄,適量安排。每日內容以學生能接受為準,一個一個地逐一完成,不懂的地方,老師予以簡單解釋。在下午課前十分鐘時間,學生對著早晨摘抄時的小黑板,進行集體誦讀感悟。那些經典的唐詩宋詞,憂國憂民的唐代詩作,那豪氣沖天、集浪漫與現實于一體的毛澤東詩詞,以及經典的好詞妙句等等,無不讓人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祖國歷史的興衰榮辱,讓人感悟到一顆顆鮮活生命的振顫,我們似乎與他們一起同喜同悲同慨同歌……在這充滿激情的誦讀中,學生不自覺地進行記憶,加強了積累。最后,我又要求學生在晚上背誦并讓家長簽字。
三、深入生活,傾心表達,真情應用
我利用每周班會課或班級活動課,由學生自由組織口語交際或其他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搜集資料,調查研究,整理材料,討論學校、社會、家庭問題;利用重大節假日、紀念日作一些社會歷史知識宣傳以及安全知識、文明習慣養成和道德品質教育;交流學習方法等。我班同學還自行搞了個“實話實說”活動,他們把科任老師請去,非常誠懇地說出了他們平時不好說的心理話,有肯定,有贊揚,也有真誠的批評建議,效果也不錯。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增強了社會責任感,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展示了自己的才能,起到了互相勉勵、共同進步的作用。
母親節臨近時,我組織孩子們閱讀孝子故事,積累有關孝行的知識;舉行孝敬母親活動,表達悠悠寸草情,如為媽媽洗腳、剪指甲、做一頓飯、自制小禮物、當面說一句真情話、寫信等,從多種角度表達對父母的感恩,繼承弘揚孝文化。這些實實在在的閱讀和實踐活動,是學生最生動的學習、交流平臺,為編寫留下了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