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應用化學是指化學滲透到其他自然科學、技術及其他領域而形成的一類應用科學,所以教學的難度也很大,所以我們要不斷地進行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質量。本文主要闡述信息技術、素質教育以及創設情景等方面在應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應用化學 教育 教學
前言
應用化學是介于理科化學專業與工科化學工藝、化學工程專業之間的接口專業,屬于應用理科,如有機化學、 物理化學、 等離子體化學、 摩擦化學、 石油化學、 地球化學、 農藥化學等。 總之,應用化學具有滲透性、綜合性、邊緣性和鮮明的應用性。它是指化學的知識和理論在實際工作中的廣泛作用,應用性化學人才應當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高超的實驗技能,他們善于從實際工作中發現與化學有關的問題,并能運用廣泛的化學知識和理論去解決生產領域和各經濟部門提出來的化學問題。所以在教學中需要不斷創新,運用新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
一、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改革
1、長期以來,學校課堂教學習慣于“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的應用,大大豐富了原有的教學方式。但下述情況值得注意:
①在多媒體課室上課,但是教師仍然使用“粉筆加黑板”。這顯然是教學資源的一種浪費。網絡有海量的信息資源,可以接入互聯網的網絡教室、學校多媒體數字化圖書館,可以構成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可以為探究學習方式提供了極佳的交互手段,應充分加以利用。
②技術手段升級了,教育思想沒有更新。如果教師只是坐在講臺上連續點擊鼠標,或把現成的教材進行投影,那實際上沒有發揮網絡教學的特點,其教學效果甚至比傳統的教學法還差。
⑧教學手段改革,未得應有的肯定。制成PowerPoint及其他類型課件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時間,但目前對教師的評價往往只是考慮教學工作量。這不利于調動教師充分應用現代技術的積極性。呼吁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時,應將教學手段作為考察的重要內容。
2、虛擬實驗與現實實驗的結合
對一些儀器設備比較昂貴,學生沒有機會進行操作,可以進行虛擬實驗。一些實驗可以先進行虛擬實驗讓學生了解實驗操作要領以后,再進行實際實驗操作。所以,一方面要努力添置化工實驗裝置,一方面該專業的“化工仿真實驗室”繼續研制虛擬實驗軟件WLCT的實驗如何進行,是最有爭議的問題。Northern Colorado大學采用讓學生回家做實驗、計算機虛擬實驗和周末回校實驗幾種形式相結合的方法。依我國的實際,不宜采用讓學生回家做實驗的辦法,應當一方面提高虛擬實驗的技術,一方面采用虛擬實驗和現實實驗相結合的方法。
二、在應用化學專業的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
學生的實際素質是在教育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所以素質教育要積極創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條件,讓學生在教育過程中主動地把適合自身需要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素養和潛能,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
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學實踐提供大量的證據也表明,教學方法對于教學的成敗,質量的高低,教學速度的快慢,學生智力和創造力的開發都起著重大的作用素質教育的宗旨是讓社會需求指導教育,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加強素質教育的過程是一種牽涉到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手段、變革教育結構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常講常新,常教常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以 “教” 代 “學”而應教會學生如何學、如何用,不是以死的公式、概念充斥課堂,而應讓理論在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的實例中展現活力,不是深奧的理論讓學生望而卻步,而應讓學生在理論上深化,學科的發展中體會到獻身科學的神圣。
作為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學生的知識、能力及素質結構。當前,加強素質教育的提出有其現實的針對性,從重知識到重能力再過渡到要重視人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通過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和整體組合,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應用化學專業的學生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掌握基本完整和扎實的化學知識,讓他們畢業后有足夠的化學知識和能力去處理任何與化學有關的應用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處理好少而精和博而通,先進和傳統、系統和交叉三對主要矛盾。教師的教學一定要做到少而精,在掌握課程和學科總體框架的同時,重點幫助同學剖析幾個典型問題,使學生能舉一反三 觸類旁通,通過自學達到博而通的境界。在習題方面,不要求學生做那么多基本題目而是做一些貼近生活,趣味性強的習題,使學生通過習題能聯系實際,并且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當前很多學生不會提問,不擅長用一個科學的語言來描述事情實驗是化學教育最薄弱的環節,我們把實驗當成一種目標訓練,注重結果,實驗內容方面有現代氣息,不僅僅局限于試管、 滴管。從教師的科研里找出適宜的實驗,并且和其它院系和其它專業的技術相結合,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應用化學教學中創設學習情景的策略
在教學中創設適宜的學習情景可以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發散地思考問題、主動地探究問題的實質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提高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盡量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學習情景,在情景化的學習中,學生所積累的過程經歷、理智和情感體驗、知識和方法是活生生的,可以應用的。本文結合應用化學教學實例,談如何通過創設學習情景引入新課,提高教學效果。
1、從化學與生活、專業的結合點入手,創設學習情景
利用化學在生活或生產中實際應用的例子來創設學習情景,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意義,發揮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促進有效學習。因此,創設貼近生活、貼近生產實際的問題情景,能夠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動機,并有利于學生將化學知識遷移到實際生活中和生產中應用。
2、利用學生認知矛盾創設學習情景
利用學生認知上的矛盾,如新舊知識的矛盾,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的矛盾,直覺、常識與客觀事實的矛盾,理論和實驗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學習欲望。例如,以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 HCl溶液為例,討論酸堿滴定曲線之前,教師提問: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為多少?酚酞變色范圍的pH是多少?學生回答:Na0H和HCl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為7,酚酞的變色范圍pH為8.0—10.0;教師再問:NaOH滴定HCL可否選擇酚酞作指示劑?學生憑直覺回答:不可以。教師回答:可以。師生之間矛盾瞬問形成,使學生產生了急于解決矛盾的情緒,在這種情景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激發出來,教師再給予恰當的引導,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經過計算、分析等,糾正了原來的錯誤判斷,并與教師的答案取得了一致。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探究問題,深入理解知識,還有利于將知識遷移到另外的情景中。
結語
總之,應用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也很多,所以我們要不斷創新、不斷改革,運用更合理、更科學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實踐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克勤。化學數學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2]龔麗芬。化學教育[J],2004,(1):36。
[3]歸鳳鐵,劉立新。化工高等教育[J],20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