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由于課本的容量有限,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再者,學生對課本篇目的重復朗讀,往往會產生厭倦之感。
為了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書,有部分學校每天都安排了早讀課。然而,早讀課效果不佳、形同虛設。剛開始學生聲嘶力竭、喊破喉嚨,漸漸地卻如“驟雨初歇”,到最后變得鴉雀無聲;有的學生干脆變早讀課為作業課、自習課。這樣時間一長,以至于連教師也感覺早讀課如“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了。這顯然與設置早讀課的初衷相距甚遠了。那么,如何才能發揮早讀課的作用呢?
一、要恰當指導,忌放任自流
一個好的演奏樂團就需要一個好的指揮家,早讀課亦然。教師在早讀課中所起的作用,就應該像指揮家手中的指揮棒,要指導學生如何去讀書。而不是像牧羊人手中的鞭子,只是把學生籠絡到教室里。
1.要指導學生指定可行的讀書計劃
我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計劃。大到每一學期,甚至是整個的初中階段,小到每一節早讀課,教師都應該從閱讀內容、時間安排、達到的效果等方面指導學生有計劃、有目標地去讀,讓學生讀有方向、讀有步驟、讀有所益。而不是漫無目的,東打一耙、西打一耙,顧此失彼。
2.要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讀書方法
根據不同的閱讀內容,選擇不同的讀書方法是提高早讀課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要根據學生閱讀內容的主次地位、篇幅長短、難易程度等方面,指導學生去選擇是精讀還是略讀,是泛讀還是摘讀,從而解決學生把握不住重難點、眉毛胡子一把抓、閱讀效率不高的問題。
二、要豐富多彩,忌單調乏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早讀課如果形式單一、興味索然,誰還愿意讀下去?“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換言之,早讀形式、內容要豐富多彩,以增強學生早讀的興趣。
1.讀書形式的靈活多樣
早讀要變學生唱“獨角戲”為“百家爭鳴”,讀書形式的靈活多樣勢在必行。教師可根據文章的特點和訓練的目的去確定。如對于詩歌、散文,可采用范讀、聽磁帶跟讀的形式;對于戲劇或對話較多的小說,可分角色朗讀;對于難讀的文言文,可采用師先領讀,生再朗讀的形式。除此以外,教師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齊讀、接替讀、分組朗讀等形式。一節早讀課可選擇幾種讀書形式,以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防止厭倦。
2.競賽活動的推波助瀾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學生能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刻苦學習的動機會得到進一步的激發。競賽是易見成績的最好辦法。教師可充分利用早讀時間,適時開展各種競賽活動。
(1)班級競賽。 教師從所教兩個班級中各挑選兩名學生,隨同教師巡視班級早讀情況,并在正課前由本班兩名同學及教師公正評價兩個班級早讀的情況,指出優缺點,比一比哪個班級表現好,力爭學人之長,補己之短。
(2)積極開展朗誦、演講等比賽活動,給予優勝者以“朗誦高手”、“小小演說家”等榮譽稱號,并積極向學校校園之聲廣播推薦,以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各種競賽活動的開展都要力求公平、公正,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