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為了安全文化全面發展以及完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揭示事故和傷害的深層次原因,從安全文化的定義出發,區分了安全文化的主體,認為職工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部分。從大量的事故和傷害案例以及研究文獻出發,提出職工安全文化的三維八度模型,并從企業安全文化四態、建設評價指標、建設水平層級三個角度對比了職工安全文化三維八度,表明企業安全文化與職工安全文化的不可分割性以及職工安全文化建設對企業安全文化整體建設的關鍵意義并示例武漢職工安全文化體驗館。
關鍵詞:企業安全文化;職工安全文化;對比
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在1991年出版的(INSAG-4)報告給出了安全文化的定義: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的總和[1-3]。但一直以來人們把重點關注在單位,特別是生產性企業,而忽視了個人,這也正是導致事故和傷亡的根本原因,因此應加強從個人角度的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及發展。
當前,對企業安全文化的認識和建設已經比較深入,但是事故和傷亡依然不斷,原因在于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對物和外在的建設比較重視,而人與內在的建設不夠深入。本文以企業安全文化和職工安全文化為對象,對比研究二者異同,試圖為安全文化的深刻認識和理解提供新的視角,以更好地服務個人、單位和社會。
一、企業安全文化概略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過程形成的有形的和無形的、物質的和精神的以安全為核心的文化表現。
企業安全文化的表現形態多種多樣,一般認為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物質態安全文化、制度態安全文化、行為態安全文化和精神態安全文化[4]。
企業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發展和建設中的重中之重,得到了更多重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成績,但仍然明顯存在不足和缺陷,這可通過自身的進一步發展來完善,也可以通過其他活動來促進。
二、職工安全文化創見
顧名思義,職工安全文化是職工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安全理念、安全價值觀、安全行為等。
根據職工的屬性和安全文化的內涵,結合大量的事故和傷害案例以及研究文獻,筆者提出職工安全文化的“三維八度”模型[5]。三維是指本體維(body dimension)、社會維(society dimension)、文化維(culture dimension)。本體維又包括生命安全(life safety)和健康安全(health safety)兩個度,社會維包括生活安全(living safety)和工作安全(working safety)兩個度,文化維包括安全意識(safety awareness)、安全責任(safety responsibility)、安全行為(safety behavior)和安全形象(safety image)四個度。圖1為職工安全文化“三維八度”模型示意圖。
本體維是基礎,沒有本體維,就沒有社會維和文化維。社會維是生存物質環境,沒有生存物質環境就沒有存在的物質基礎。文化維是生存在精神環境,是文明的反映。就本體維而言,首先是生命安全,生命安全是基礎,沒有生命安全,職工安全就無從談起。其次是在生命安全基礎上的健康安全。就社會維而言,生活安全是基礎,工作安全是社會推動力。就文化維而言,安全意識、安全責任、安全行為、安全形象依次遞進,具有邏輯關系,保證文化的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三、企業安全文化與職工安全文化對比
有人把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比喻為企業管理的馬車之兩輪,相應地,企業安全文化和職工安全文化就如企業安全管理之馬車的兩輪。只重視企業安全文化,職工個體的安全文化易被忽視,成為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本源;只重視職工個體安全文化,不易體現企業安全文化的整體性,不能形成共同規范全面推進企業和社會安全發展。因此,在開展安全管理時,要企業安全文化和職工安全文化并重。在進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時,不能就安全文化而文化,而要服務于安全管理,服務于產品質量、生產環境安全和人身安全,那么企業安全文化和職工安全文化就不能偏頗。
(一)從企業安全文化四態角度比較
從表1中可以看出,企業安全文化和職工安全文化的表現還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仔細分析,二者還是有很多聯系的,筆者認為職工安全文化的生命安全、健康安全、生活安全、工作安全屬于企業安全文化的物質態,安全意識、安全責任、安全形象屬于企業安全文化的精神態,安全行為屬于企業安全文化的行為態。但從職工安全文化的維度看,本體維更接近物質態,社會維既有物質態,又有制度態和精神態,文化維既有制度態,又有精神態。因此,在進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時候,必須考慮,也必須重要考慮職工安全文化建設,否則企業安全文化將是建立在地基不牢之上的建筑。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與評價中職工安全文化或說人的比重應該占到50%-80%。
(二)從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角度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多達四十五項。事實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準則》中的評價指標更加詳細[6]。說心里話,筆者認為這樣的指標設計和評價是在簡單問題復雜化,也就是說,其中有些指標與企業安全文化沒有什么關系。簡單地說,安全文化,乃至文化的載體就兩種:一種是物,一種是人。當然物有各種,人有多樣。職工安全文化就是從人的角度體現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文化中不可缺少之部分。簡單來說,職工安全文化之八度屬于企業安全文化之員工層行為,但企業安全文化之員工層行為又沒有職工安全文化八度全面,反而在企業安全文化的其他指標又體現了職工安全文化的內容。比較而言,在進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和建設評價時,應減少不必要的指標關注,增加職工安全文化建設和關注。
(三)從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水平層級角度比較
從表3中可以看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水平層級根據《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準則》可分為本能反應階段、被動管理階段、主動管理階段、員工參與階段、團隊互助階段和持續改進階段。職工安全文化的三個維度也大體體現了職工安全文化發展的水平層級,本體維大體相當于企業安全文化的本能反應階段和被動管理階段,社會維大體相當于主動管理階段和員工參與階段,文化維大體相當于團隊互助階段和持續改進階段。因此,職工安全文化的水平層級對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水平層級有極大影響。通過加強職工安全文化的三維八度建設與發展,進而推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水平層級的提升。
推薦閱讀: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