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全世界已經信賴已久的美國資信評級模式怎么失靈了,這些資信評級機構恰恰成了銀行的掘墓人。隨著我國經濟的對外開放,GDP高居世界第一,不難想象我國的銀行體系的穩定對世界大金融體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暫無權威銀行資信評級機構的我國需要建立獨立的銀行資信評級體系。
《世界經濟》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世界經濟學會與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學術期刊,創刊于1978年,是國內創刊最早的世界經濟類刊物之一。經過幾十年來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世界經濟》得到了國內相關各界的普遍認可。以論文的學術價值作為稿件錄用唯一標準的原則,做一本最公正、最純粹的學術刊物,是《世界經濟》編輯部每一個成員幾十年如一日共同遵守的準則。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用評級,體系,世界經濟
中國進入WTO以來,國有銀行積極地進行股份制改革,并通過上市壯大資本數量、優化資本結構。截至2008年10月18日,已經有交通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大型商業銀行在國內外進行股票融資。其中、境內IPO融資超過2253.6億人民幣,境外IPO融資更是高達近6500億人民幣。隨著這些年國內股市的風風雨雨和歷經磨難,我國主要幾家大型商業銀行已陸續在香港和國外上市,以尋求更大空間的融資契機。
一、國際運用信用評級進行金融監管的概述
1.美國的CAMELS評價體系
1997年1月1日,美國聯邦金融機構監督委員會出臺了對金融機構的新駱駝式評級方法,取代了1979年開始執行的駱駝評級方法。教以前的駱駝評級方法,增加了市場敏感度指標。C代表資本狀況,A代表資產質量,M代表管理水平,E代表盈利性,L代表流動性,S代表市場風險敏感度(利率變動情況;匯率變動情況;商品價格變動情況;股票市場價格變動情況)。
2.香港的CAMEL評級體系
香港作為國際自由港和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其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遠超內地,重視信用評級的香港也建立了自己的CAMEL信用評價體系。它與美國傳統的CAMEL評級體系不同之處在于,香港金融管理局首先對商業銀行進行綜合評級,分為5級。然后在此基礎上對銀行風險管理制度進行評級。、,分為風險管理制度健全、可接受、薄弱。
3.新加坡的CAMELOT評級體系
在美國CAMELS信用風險評級基礎上加入了操作風險和技術風險,評級時,運用加權的思想,對各項逐一評級,然后根據權重計算最后的評級結果。分為1、2、3、4、5級,依次變差。監管當局對不同風險級別的銀行采取不同的監管措施及強度。
二、國際三大資信評級機構簡述
我們熟知的標準普爾選取的是資產結構比例、流動性、盈利能力、資本分析指標和資產質量指標,在其基礎分析模型下分析得出最后評級結果,分為AAA、AA、A、BBB、BB、B、CCC、CC、C、D十個級別,依次變差。歷史上最悠久的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選取的是一組相對指標和一組絕對指標,相對指標有資產質量指標、盈利性指標、資本充足率、流動性指標。絕對指標包括對資產分布、資產負債管理、利潤表分析以及公司形象等。穆迪評級級別由最高的Aaa級到最低的C級,一共有二十一個級別,評級級別分為兩個部分,包括投資等級和投機等級。而惠譽評級側重的是未來償債能力和現金流量的分析,選取如經濟周期、企業高管素質、市場狀況、法律訴訟等指標,分析財務時著重考慮現金流量現狀。
但在2007年金融危機之后,全世界都在思考這樣問題:既然已經存在這么全面的資信評級機構,那么2007年為什么還會因為銀行次貸引起信用危機而爆發那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呢?我們探究目前國際上已有的集中資信評級體系,不難發現他們不過是在美國評級模式上的演變而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美國各類金融資產總規模已達61萬億美元(僅包括股票、債券和銀行資產三類傳統金融資產),占全球金融資產的26.6%,是其國內生產總值的441.8%。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美國國家信用體系瞬間崩塌,二百多家商業銀行先后倒閉,引發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造成了約60—200萬億美元的損失。
三、我國商業銀行信用評級體系建立的相關思考
1.要對銀行業的市場結構進行分析,進而確定各類銀行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
銀行的競爭地位決定其在產品定價、市場份額、抗風險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并直接影響其獲利能力。而決定銀行競爭地位的關鍵因素是監管政策、市場保護、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的經營管理創新能力等。隨著中國加入WTO和不少商業銀行的上市,外資迅速涌入,中國傳統的幾大商業銀行的控制地位受到沖擊,隨之而來的市場因素也會改變銀行業的格局,所以相應的資信評級應該綜合考慮這些因素。
2.對銀行業所有權結構及內控制度進行分析
我國商業銀行非為國有商業銀行和私有商業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屬于國家所有,對其的資信評級不但要考慮國有企業運作的風險,同樣要考慮國家信用的支持;私有商業銀行多為股東注資,在考察時要充分考慮各股東的財富能力和私企內部的造作風險。
因此,在評級過程中,需要對受評銀行的所有權結構及內控制度采取因地制宜的考察方法。
3.對銀行資本充足性進行分析
資本充足性是銀行穩健經營的基礎,如果資本達不到充足要求,有可能導致資本風險,即銀行資本量過小不能彌補虧損以保證銀行正常經營。該指標屬《巴塞爾協議》要求的考核指標,我國央行規定此比率不能低于8%,核心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風險加權資產)規定不能低于4%,附屬資本與核心資本的比率不能超過100%,需考察資本存款比率、資本對負債比率、資本對總資產的比率、資本對風險資產的比率等指標。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籌資來源特別是從外部獲取資本的途徑存在很大差異,因而在評估時要根據不同情況作不同的評判。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投稿輔導、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4.銀行盈利水平分析
國際上先進銀行非利差收入占到總收入的30%以上,有的銀行甚至超過50%,著名的花旗銀行2005年為36.8%,美國銀行也有31.1%,瑞士信貸集團更是到達了54.3%。而國內銀行由于盈利模式單一,這一數據大多維持在10%以內。這是與我國銀行利潤大大依靠利益收入,而利息收入靠中央銀行調控有關。
結合中國銀行業的現狀,各商業銀行面臨的盈利風險遠超發達國家水平,對國內商業銀行進行盈利水平分析是銀行資信評級重要的一環,指標可以選取資產凈利率,需要考察銀行貸款率、費用比、銀行規模、存款集中程度等。
5.要多方面考察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信貸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營運過程中的運作風險
在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體制下,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主要足貸款尤其是企業貸款,但是企業在自身運行中會面臨種種風險,一旦企業發生事故,企業抵押資產不能償還貸款,銀行就收不回資金,就是所謂的次貸,所以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就是信貸風險。這就需要在資信評級時,著重考慮抵押品價值和質量、擔保人信用及財務能力等因素。,流動性風險是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客觀存在,資本杠桿率偏高,資產形式單一、變現能力差,信貸質量低,流動性負債比例變高、潛在風險大。所以在中國資本市場迅速發展,各產業主動負債增多的情形下,對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的考察又尤為重要,指標可以選取備付金比率等。
四、結語
評估銀行的運作風險中代理人風險與技術風險時,要著重于銀行內控制度及操作程序的完善性等。如銀行涉及的法律訴訟案件及或有事項對銀行都可能造成財務上的損失甚至聲譽上的影響。因而銀行經營中遭遇的風險和相應的管理措施都是評估時需要密切考核的對象。
參考文獻:
[1]高明. 法國中央銀行信用評級體系比較研究[J]. 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10):104-108.
[2]高希,王凱,杜玉蘭. 我國商業銀行的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構建的研究綜述[J]. 經營管理者,2013(22)
[3]陳江,陳星宇.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分析[J]. 知識經濟,2013(18):68-69.
[4]戴德明,李陽,王茂林,林麗. 戰略導向下商業銀行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基于流程銀行模式[A]. 中國會計學會.中國會計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會計學會: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