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高等教育時間:瀏覽: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學校辦學規模的日益擴大,高等學校經費來源也從原有的單一財政撥款拓寬為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集辦學經費為輔。我國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卻并不完備,存在思想認識不足,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信息化支持不夠,財務、審計人員業務水平有限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高等學校可采取提高思想觀念增強內部控制意識,建立并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業財融合,加強財務、審計人員素質建設的對策,合理保證高等學校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有效使用、財務信息真實有效,從而支持學校長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實踐

高等教育論文發表

  一、引言

  高等學校內部控制是指高等學校為實現既定的辦學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各項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財政部出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2015年12月21日,財政部印發《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1號),要求內部控制尚未建立或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單位,必須于2016年底前完成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工作。從以上兩個文件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內部控制建設處于初級階段,內部控制制度和控制體系并不完善。具體到高等學校,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高速發展,高等學校的經濟活動和教學方式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趨于復雜化和多元化,對于財政資金、科研資金和其他資金的需求也不斷加大,這使得高等學校的經濟管理活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近些年來頻繁出現大學教授挪用課題經費、以學生的名義冒領課題費,科研項目的負責人為騙取科研資金虛假報銷,高等學校財務管理人員挪用公款、職務犯罪等事件,暴露出我國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建設不完備,資金等監管手段不規范、不到位等問題。如何加強我國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建設,提高財務審計等專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管理水平,建立適應并促進高等學校改革發展需要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本文以國內外相關內部控制的理論研究為基礎,根據目前我國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高等學校內部控制的相應對策與方法。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文獻綜述

  我國早期關于內部控制的研究大多基于審計工作和財務工作。如徐政旦提出,“無論是由內部審計師或執業會計師所進行的審計,內部控制對審計工作的性質所發生的影響,大于其他因素。”[1]康亦鳴和蔡玉芳指出,“只有把財會部門內部監督完善地建立起來,才能有條不紊地對本單位所屬部門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嚴密的監控。”[2]

  自2014年1月1日《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實施以來,我國學者逐漸開始了對高等學校內部控制框架體系的研究。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內部控制概念框架及目標。章歡平構建了高等學校內部控制體系及內部控制目標等級評定表,對內部控制在高等學校治理中的實踐與創新進行了探索與研究[3]。(2)預算績效管理方面。張婷以內部控制為視角,認為高等學校應重視內部控制和預算績效管理的融合,提高內部控制意識,強化內部控制建設,提高預算績效管理的科學性[4]。(3)信息化運行方面。陳映雪基于規范高等學校內部控制體系落地實施的角度,將高等學校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分為前期調研準備階段、業務梳理和風險評估階段、內部控制系統建設落地實施階段、內部控制系統的運行和監督評價五個階段[5]。(4)風險管理方面。王健等以有效風險管理與控制的“三道防線”為模型,從高等學校機構設置、職能分工和資源分配三個方面構建了風險導向型內部控制體系[6]。(5)基于政府會計制度的研究方面。2019年1月1日《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在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后,有學者從政府會計制度角度研究高等學校的內部控制,如李雪萍提出,“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政府會計制度下財務核算和預算核算兩種模式下需要對整體的財務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對重點核算的會計業務加強監督管理,保證會計核算的準確性,提高監督管理水平。”[7]

  (二)國外研究文獻綜述

  國外對于內部控制的研究相對較早。20世紀20年代,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共同發布《會計報表的驗證》,這是國外最早的內部控制理論研究。美國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下屬的發起人委員會(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COSO)從控制環境、風險評估、內部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控制五個方面構建了內部控制框架,這一內部控制框架沿用至今。COSO又于2004年發布了《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研究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認為內部控制可以納入風險管理當中。

  在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建設方面,國外很多高等學校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與其自身發展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加拿大、美國、日本一些知名大學大多采用COSO構建的內部控制框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其更加注重內部控制的執行、監督與考核評價;內部控制的組織機構設置一般為董事會下設學術委員會、校長和審計委員會,各機構由不同的專家組成,分別對學校的日常管理、學術科研管理和經營管理等進行監督與評價;通過建立內部信息反饋渠道傳遞信息,及時修正內部控制相關制度,解決相關問題[8]。英國各高等學校的內部控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實施全員參與制度監督與執行,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開展。法國政府于2007年通過《大學自治法》,要求公立高等學校擴大自治權,之后陸續出臺了相關的法令推進高等學校實施內部控制,同時法國的教育和財政部門又編寫印發了《高校內部控制指導手冊》,以規范法國各高等學校內部控制的建設[9]。

  縱觀國內外對于內部控制的研究,內部控制的理論研究已趨于完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對于內部控制的研究也逐步擴展為多角度和不同方面實踐性的應用研究。本文在現有觀點和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高等學校自身的特點,研究具有普適性的高等學校內部控制管理體系。

  三、我國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學校辦學規模日益擴大,經費來源從單一的財政撥款拓寬為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集辦學經費為輔。高等學校的業務管理也越來越復雜,如科研團隊、人才隊伍、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中心以及獨立核算單位等附屬企業的管理,業務的多樣性使得高等學校的業務管理越來越傾向于企業化管理,高等學校的發展對內部控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等學校雖然已經對內部控制進行了整改和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思想認識、制度建設、信息化建設、人員業務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思想認識問題

  一方面,高等學校的管理人員一般由學校從事教學科研某一領域的專家學者擔任,他們的高等學校經營管理經驗不足,尤其財務管理知識相對欠缺,對內部控制不了解不理解,甚至認為內部控制可有可無,即使相關政策早已出臺,在業務的處理過程中仍遵循原有的方式方法,沒有創新和突破,缺乏自主判斷的意識。另一方面,傳統的強制性規范和既定的框架式規定使管理者被掌握在事先確定的規劃與計劃范圍內,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被抑制,導致管理工作中存在“墨守成規,不求突破”的現象。由于高等學校內部控制沒有引起學校相關部門的重視,內部控制建設無法得到相關部門的配合。

  (二)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一方面,為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高等學校往往會編制相關內部控制的制度,但編制的制度落實落地較難,存在流于紙面化、形式化的現象,導致制度執行流程不暢,實操性差,部門之間協調配合難;另一方面,高等學校雖有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但各職能部門的監督權責不清晰,監督的具體要求和程序不明確,沒有統一衡量內部控制的標準。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評價機制,勢必會對高等學校內部控制的進一步發展帶來阻礙。

  推薦閱讀:高等教育發展相關論文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河县| 庄浪县| 横峰县| 广宁县| 东海县| 长寿区| 哈尔滨市| 达州市| 区。| 土默特左旗| 石渠县| 西安市| 开远市| 银川市| 兰州市| 毕节市| 陈巴尔虎旗| 通河县| 英山县| 茂名市| 湛江市| 五大连池市| 青神县| 白城市| 正定县| 九寨沟县| 德安县| 泾川县| 东城区| 进贤县| 赫章县| 遂宁市| 重庆市| 从江县| 南召县| 平舆县| 铁岭县| 勃利县| 措勤县| 房产|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