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歷經幾年的課改,化學課堂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創設情境,實驗教學,合作探索等已經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基本理念,但同時也出現了注重形式,追求熱鬧,忽視實效等傾向,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用更理性,更成熟的眼光去審視化學課堂教學,去改進課堂教學。新一輪教材改革,讓我們化學教師面臨著課時少、教材生的境況,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等問題,便成了我們直面關注的話題并等待解決的問題。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習方式的改革,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但目前我們在教學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特別是像內蒙這樣教育相對比較落后的地區,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更應該到位,怎么從有限的課堂中做到高效,從而真正的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是我們一機一中高二化學教研組主要的研究課題。從新課改開始我們就陸續的在配合著新課改的理念進行著教學探究,但是探究教學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探究題目成了空架子,缺乏探究意義,自主探究成了“放任自流”,缺乏教師的指導,課堂成了“樂園”,忽視了知識的掌握。所以我們主張開展高效課堂的課題研究,從簡單一課開始深入到復雜的課型中去,把化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正的學科精神融入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逐步實現新課改的要求。
通過研究,擬在改變學生被動單純接受式學習方式,使學生從被動的“讓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體現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是學生,讓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課堂中做到自己動手自己動腦學到知識,達到高效且有效的結果。創設生活化化學教學情景,培養學生化學興趣的研究,通過教師對學生生活及興趣的理解,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組織學習材料,使新知識呈現形式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即教學內容生活化,其次要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所學知識的體系中,比如在一些開放性比較強的章節中,讓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每小組負責查閱一部分資料,然后進行展示講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直觀語言、演示或親自動手實驗、游戲活動、多媒體教學等來模擬、再現和創設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化學問題于教學全過程,溝通化學與生活的聯系,建立一種開放的,與生活相結合的、生動的課堂教學方式,即教學過程生活化。通過設置開放性、實踐性等作業形式,使學生可以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高效課堂”的課題研究促進了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一些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教的方式變了,現在的課堂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變成了教師引導點撥,運用“討論”,“探究”,“圖解”,“情境”,“發現”等方法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在備課、課堂教學、課后反思三個方面都有較大變化。在備課上,改變了過去“課前復習、講授新課、布置作業”等傳統的傳授知識的教學環節,而是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料,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制作教學課件,精心思考學生的活動;設計啟發學生思考、探究、討論的問題;探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和方法。課堂上,教師再也不是權威的知識傳授者,而是組織、引導、激勵、點撥學生學習的親密朋友。在課后,教師引領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組織他們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收集信息,增強實踐動手能力。
其次學生學習方式變了,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變為自主學習,由死讀書,讀死書的已有知識的存儲器變為積極、活潑、創新的探究者,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積極主動,興致勃勃,課堂變成了他們研究討論問題,獲取知識,開發智力,探究創新,個性表現的樂園。課前他們可以預習要學習的內容,可以寫預習提綱,列出不懂或要研究的問題,可以到互聯網或生產生活實踐中收集信息。課堂上,他們是學習的主人,在老師的組織指導下,積極發言討論,提問質疑,批駁不同觀點,爭論研究,表演操作,發散了思維,提高了效率。回歸生活,課題組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提前到互聯網上查找資料,到生產生活實踐中收集信息,到圖書館查閱課外資料,通過收集信息,讀書思考,既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又為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既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創新的意識。學生提出感興趣的問題是化學學習的鑰匙,啟迪思維,鼓勵體驗是化學學習的深化。
在化學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是學生學習一種有效方法,但是能否取得我們預期的效果,還受許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我認為以下幾個因素對探究式學習效果的影響至關重要。
1、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前提條件。目前,有很多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還根深蒂固,特別是我們這樣的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教學觀念還比較陳舊。要搞好探究式學習,首先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轉變,否則就會使課堂教學穿新鞋走老路,名為探究實為接受。因為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究竟能不能發生應有的轉變,取決于教師怎樣引導、怎樣幫助,也可以說,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以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為前提。只有教師站在國家發展的需要和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探究式學習實施的重要性,轉變傳統的培養人才觀念,才能使探究式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得以實施。
2、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課堂教學探究式學習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促進學生有效探究的三個基本要件是:(1)必須將學生置于有意義的情境中,并引導他們提出問題,或者向他們提出恰當的探究任務;(2)必須為學生開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時間和空間,并在資料、材料、設備和指導方面提供恰當的支持
3、在課堂教學中,探究式學習是雖然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但并不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全部。在課堂教學中提倡探究式學習,并不否定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對某些學習內容來說,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依然十分有效和必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基礎,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否則,不顧客觀的實際情況,一味地追求課堂的探究式學習,就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就會事倍功半。
要進行“高效課堂”讓學生盡可能的高效的學習,不僅考驗學生更是對教師的考驗,自己的經驗不足,所以需不斷的努力學習,把高效課堂的模式發揮好并且延續下去。
推薦閱讀:科普童話:新課堂教育類期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