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也是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根本要求和目標。培養擁有高質量職業能力的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出現了新特征、新變化、新要求。該文基于高質量內涵式發展要求,對如何培養管理類本科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了研究。研究結論為如何高質量培養管理類本科學生的職業能力提供參考,有助于管理類本科學生獲得高質量的職業能力,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
[關鍵詞] 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從1999年高校擴招至今,我國高等教育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期。根據最新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002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1.6%。顯然,我國現在已擁有較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是新時代提出的要求。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是高校實踐發展的需要,也是踐行教育規律的必然訴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分別經歷了精英式教育、以數量增長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發展”、以“211”“985”工程為主要特征的“非均衡”發展、以“雙一流”建設為主要特征的高質量內涵發展。國家高度重視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從微觀角度來看,大多數管理類本科學生在畢業時就選擇直接就業。因而,無論是基于國家發展戰略,還是學生就業要求,如何高質量內涵式培養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是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如何基于高質量內涵式發展要求,培養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
一、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相關概念
高質量發展是一種內涵式發展。“內涵”與“外延”是事物發展的兩個方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與外延式發展并不截然對立。內涵式發展強調事物質的規定性,而外延式發展強調量的規定性。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是外延式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著力點將更加聚焦核心能力的發展。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以質量提升為發展目標,通過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優化教學內容和手段,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是追求優質的一種行動理念、過程,是以優質為根本目的,以滿足自身發展需求和外部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包含特色強、質量優、滿足需求能力強的特征[1]。
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是一種更加公平的發展。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增加。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教育公平更看重過程平等、更看重高質量的教育內容。因而,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是實現深層次教育公平的保障。
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是一種多元化的發展。多元化發展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不僅強調高質量,而且還要突出不同層次高校教育的特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特色和質量是處于“高”的程度或水平,是特色更強和質量更優的內涵式發展。強化特色、鞏固優勢來實現不同層次、不同類別高等教育的教育貢獻力。多元化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應堅持分層、分類高質量發展,以滿足經濟社會多樣性、個性化的需求。
基于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所培養的管理類本科學生的職業能力應包括系統掌握現代管理、經濟、財務等基本理論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良好職業操守、進取精神和敏銳的洞察力、不斷的學習力和創新意識、縝密的思考力、精準的執行力,以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高質量創新發展要求[2]。
二、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目前的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理念難以符合新時代發展需要
與新時代的經濟社會相適應是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邏輯起點。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日新月異、經濟結構需要轉型、經濟發展方式需要轉變,高等教育培養理念也應該相應的調整。以往的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理念并不完全適應新現代的要求。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是新時代賦予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理念,也是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理論。現今社會對管理類本科學生職能能力的質量要求逐漸提高。管理類本科學生的職能能力必須適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二)課程培養體系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
管理類專業屬于應用型學科。然而,現階段高校制定的培養管理類本科學生的課程培養體系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方案主要過多強調如何掌握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具體的能力方面的培養。此外,在教學中缺乏對經濟社會中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講解,難以掌握企業對管理類本科學生在職業能力方面的具體需求,從而不能針對性地培養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這使管理類本科學生難以真正將知識應用在實踐當中,對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鍛煉有著不利影響,難以擁有有效的職業能力。
實踐教學是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現實中,實踐教學的師資相對缺乏,實踐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相對落后、單一等問題一直難以解決。在實際能力培養過程中,普遍存在并未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專業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的情況。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導致學生的職業能力得不到實質性的鍛煉。
(三)師資力量薄弱,雙師型教師更為欠缺
管理類專業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學習管理類專業的學生也逐年增加。管理類專業教師的數量卻難以跟上學生的增加量。管理類專業教師的數量相對不足。管理類本科學生的理論知識、素質能力的提升會受到限制。這不利于管理類本科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此外,大部分管理類專業的教師是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教學,缺乏相應專業的實踐經驗。在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背景下,缺乏實踐能力并不利于構建管理類本科學生的職業能力[3]。
推薦閱讀:《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原刊名《湖北函授大學學報》),是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湖北開放職業學院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省級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國內刊號::CN42-1902/G4(原刊號CN42-1453/G4,國際刊號:ISSN1671-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