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zhì)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高等教育時間:瀏覽:次
摘 要:班級作為高校的基層單位是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提高班級管理能力是輔導員的必修課。文章初步探索了加強班級管理的方法,提出要在堅持“以生為本”的工作原則基礎上,從班干部隊伍建設和班集體建設的兩個方面入手以加強班級管理的思想。
關鍵詞:輔導員;班級管理;學風建設
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平臺。在高校中,班級作為高校的基層單位是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因此作為高校輔導員應不斷努力提高班級管理能力。而如何科學有效的進行班級管理,完成班級建設是亟需解決的課題。
一、“以生為本”的工作原則
輔導員在工作中要以“以生為本”為工作基本原則。“以生為本”是指我們的教育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注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使學生獲得全面、主動、有個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高校輔導員在工作中要注重深入學生群體,時刻掌握學生的思想現(xiàn)狀和生活情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到以學生為友,以學生為榮,這里我們采用朋輩管理方法,即管理者要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與大學生進行交流,進行心靈溝通做到好學生之所好,苦學生之所苦,樹立學生干部的責任感,從而完成正確引導。
二、班干部隊伍建設
班干部作為輔導員和學生的一條重要的連接紐帶在實際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支過硬的班干部隊伍可以大大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效率,同時可以為同學們帶來更好的學習生活體驗。因此,班干部整體素質(zhì)和綜合能力是否優(yōu)良對班級管理工作來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班干部隊伍的選任
筆者認為,選任班干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嚴格把關:第一,政治立場堅定,思想積極進步。作為班集體的掌舵手,班干部的人選必須有著堅定的政治立場,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各個方面要求進步。第二,工作能力突出,學習成績傲人。所謂的工作能力主要指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這些都是作為班干部必須具備的。同時還要求班干部的學習成績也不能遜色,雖然選任班干部不應以學習好為標準,但學習成績的好與差直接影響到其在集體中威信和支持度。另外,繁重的班級工作會加重班干部本人的負擔,這一點也要求班干部是學有余力的人選才能勝任。第三,堅持自愿原則,群眾基礎很重要。在選任班干部的過程中,首先要有自薦的程序,另外群眾支持度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二)班干部的培養(yǎng)
班干部隊伍建設是輔導員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選出了一支合格的班干部隊伍,更重要的是日常培養(yǎng)。除了定期開展班干部培訓活動,組織召開新、老班干部經(jīng)驗交流會外,還要想方設法調(diào)動班干部的工作積極性,讓他們大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讓他們充分展現(xiàn)年輕人的活力與聰明才智。
三、班級管理的三個方面
(一)班級學風建設
學風建設是高校輔導員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學風優(yōu)良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基礎與前提。可以說良好的學習風氣直接關系到學校的長遠發(fā)展,更是培養(yǎng)高質(zhì)量高素質(zhì)人才的無形因素。而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通過長期的營造慢慢形成的。
在學風建設實踐中,筆者認為采用“樹典型,帶后進,促學風”的工作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在班集體中堅持抓好學生“三支隊伍”(即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學生干部隊伍、考研隊伍),樹立優(yōu)秀的學生典型,以點帶面創(chuàng)建積極向上、努力學習的良好氛圍。
及時表彰、鼓勵先進是學風建設的重要方法。班級表彰會是對學生學習工作等多方面的一種肯定,同時也為全體學生樹立了標桿,極大地調(diào)動了同學們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讓廣大同學能夠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二)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班級成員的精神風貌和行為方式,深深地影響著班級成員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蘊藏著不可低估的教育潛力。每個班級要緊緊圍繞黨團工作的中心任務,緊扣時代主題,貼近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專業(yè)特色,創(chuàng)建品牌;要結合自身特色,以營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和體現(xiàn)思想引領的校園文化活動為目標,開展特色班級文化活動;要注重實際效果,不要搞形式主義、政績工程。
(三)特殊學生群體的分類指導
如今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成長環(huán)境優(yōu)越,在父母的溺愛下成長起來往往表現(xiàn)出缺乏包容心,自私自利的缺點,在受到挫折則表現(xiàn)出抗壓能力差,心理素質(zhì)不過硬的問題。由于這樣的情況客觀存在導致少部分大學生在進入高校后很難適應集體生活,甚至出現(xiàn)人際關系問題,以至影響學習和生活。這種情況一旦出現(xiàn)就會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學生自暴自棄,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等打發(fā)時間,最終成為學困生或所謂的特殊學生群體中的一員。那么作為輔導員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適時干預,積極尋求問題根源、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面對此類問題絕不能放任自流、任其發(fā)展。輔導員要做好這部分學生的分類指導工作,跟蹤幫扶,不讓班內(nèi)任何一名學生掉隊。
參考文獻
[1] 馬俊杰,文書鋒,黃文彬.論堅持“以生為本”的高校學生工作理念[J].學生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01):63-64.
[2] 章紅兵.“朋輩輔導員”在新生工作中的作用[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300):34-36.
[3] 歐陽希.淺談高校輔導員如何加強班級管理[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09):169-170.
推薦閱讀:《高校輔導員》(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2010年,由山東大學主辦,經(jīng)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海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綜合性社科類學術期刊,是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會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