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校教師檔案是高校教師歷史的記載,也是我們考察過去,了解現在,觀測未來的重要依據,因此高校管理者應充分認識教師檔案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高校教師檔案工作的領導,推進管理的現代信息化發展,使得教師檔案管理走上健康發展道路。筆者在從事高校教師檔案管理工作中發現教師檔案管理工作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文章試對高校教師檔案價值、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困境及治理對策進行分析探討。
一、高校教師檔案價值分析
檔案的實質就是信息,是一種資源,是對歷史面貌的真實反映。檔案學家馮惠玲認為,檔案價值,是指檔案對國家、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有用性;檔案價值關系在社會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就是檔案的作用;檔案價值具有較高的抽象性,而檔案作用則是比較具體的;檔案價值有憑證價值與情報價值、現實價值與長遠價值、原始價值與從屬價值之分;檔案的作用有行政作用、業務作用、文化作用、法律作用、教育作用之別。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了檔案的真正本質屬性。因此高校教師檔案的價值,筆者認為與檔案的價值相同,也可以分為憑證價值與情報價值、現實價值與長遠價值、原始價值與從屬價值。高校教師檔案是我們教師在以教學和科研為中心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反映教師業務能力、學術水平和工作實績的信息載體。它針對的是我們教師個體的基本特征與基本元素,可以在需要時進行備查備考,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高校教師檔案也是我們高校人才資源信息庫的重要內容。
高校教師檔案是我們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記載依據,是其他任何資料與信息庫都難以代替的。我們可以從以下一些表現來進行分析:第一,它為我們教師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工作成效提供真實的信息源。因為它把我們教師每一階段的工作狀況進行真實的記載,并實行有效量化以及綜合評估等,是評估教師歷史業績和考察教學成效的最忠實可靠的依據。第二,教師檔案為高校進行戰略決策,制定教師隊伍發展規劃或教師培養提供了直接的參考依據。在進行高校發展戰略規劃與教師隊伍規劃時,必須對教師隊伍的基本信息,如整體年齡、職稱狀況、近年教學業績、專業與業緣情況等進行了解分析。而此時,教師檔案則可為高校領導者提供各類必須的信息,進而可結合學校專業設置、學科建設及發展規模制訂出既切合實際又有利于學校發展的師資引進和培養的計劃。第三,高校教師檔案也是我們高校人力資源信息庫的重要內容。檔案為我們進行骨干教師的選拔,管理隊伍的選任,對外交流推薦人才,先進優秀的評選等提供了第一手可靠的資料,為真正做到擇優錄用、量才錄用發揮著積極作用。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高校教師檔案在高校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的作用,為綜合評價教師,評價教師隊伍整體狀況,領導決策與戰略規劃制定與實施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義。
二、當前高校教師檔案管理存在的困境
筆者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教師檔案管理存在著諸多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一些方面。
(一)對檔案認識不足,相關制度不健全
認識是行動的先導。教師檔案意識不強是我們存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也是制約檔案管理信息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根源。許多教師甚至高校領導認為相比其他的科研項目、人才培養、教學成果而言,檔案是可有可無的資料,不能產生直接的效應或可見的收益,因而在行動與投入上都不能有效進行。意識不強,也導致了高校領導對檔案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沒有將其列入領導工作議事日程,檔案管理人員、管理經費等不到位,使檔案工作處于維持現狀、被動應付的狀況。同時檔案的管理制度也存在著嚴重的不足。這表現為高校對基層單位的檔案缺乏控制和制約,使得收集、歸檔、保存在實踐中得不到落實;對教師的各種檔案不按檔案要求與標準進行管理,不能及時檢查、轉遞、歸檔,還存在著管理方式隨意、保密措施不力、利用手續不全等漏洞以及缺乏檔案的保密制度、歸檔制度、查閱審批制度等。
(二)檔案管理方式的落后
在筆者的實際工作中,發現我們對高校教師的檔案管理,特別是干部人事檔案主要采用傳統的命令方式進行收集歸檔,即由相關部門進行收集、匯總、整理,在一定期限內報送高校的人事檔案管理部門,最后由檔案部門進行分類歸檔。這其中,檔案的歸總模式往往是直接式,簡單式的,這就存在著單純依靠部門的提供,很容易產生檔案遺漏、不全等問題。同時在管理手段上,檔案管理部門很多還仍沿用著傳統的方式,依靠手工來進行整理歸檔,人工查閱等。這些都反映了管理手段的落后、效率低下,準確性差等問題。“無紙化”、“信息化”是當前時刊發展的要求,加強檔案管理信息化道路尤為迫切與必要。
(三)檔案管理隊伍缺乏專業性、職業化與規范化
檔案管理是一門高深的專業學問。管理隊伍則應是檔案管理的主導者。近年來,隨著高校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使得高校教師檔案管理工作任務加重。因此,出現了很多依靠臨時性人員、其他后勤人員或勤工儉學的學生來從事檔案管理工作。這些情況在許多高校都普遍存在著。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高校教師檔案的信息化處理,無紙化辦工與利用應成為時代的必然趨勢,這對高校教師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有的高校缺乏對高校教師檔案管理人員政治素質、業務能力、管理水平的培訓與提高,制約了高校教師檔案管理工作前進步伐。
(四)教師檔案規范管理欠缺,利用率不高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們看到了教師檔案的歸總匯集程序,發現當前多數的教師檔案管理部門缺乏積極主動性,不能廣泛有效地主動去搜集檔案,而是坐等別人送上門來,這就使得很多有效信息或檔案資料不能及時全面地收集到,或收集到的檔案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記載人的信息。有時,檔案材料的收集也不夠規范齊全,使檔案信息更新的及時性、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難以保證。另一重要方面則表現為對檔案的利用不足問題。教師檔案的整理保存,最終目的是如何加以利用。但我們發現,這方面還存在嚴重不足。許多教師檔案處于封閉或半封閉狀態和被動服務局面,主動服務意識弱,導致檔案的利用率低;即使檔案利用也往往限于教師晉職和工資改革等主要方面,對于檔案其他方面的利用還很有限,這就限制了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
三、高校教師檔案管理的未來發展思考
在上文中我們分析論述了教師檔案的價值體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困境。現結合筆者的工作實踐經驗,對高校教師檔案管理的未來發展路徑提出一些簡要的思考,主要從觀念意識、管理隊伍、信息化發展與服務流程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強化檔案意識教育,建立各項規章制度
一方面是對高校領導與教師進行全面的檔案意識教育。意識強不強,主要表現在日常管理中。我們高校管理者應把檔案管理工作擺放在高校管理的重要日程上來,進行專題研究與工作布置,通過召開教育會議、研究會、專家輔導等方式對廣大教職工進行全方位的思想意識再教育。同時要加強對檔案工作的檢查與考核,定期組成專門的工作小組對教師檔案進行審核,并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教育,以提升廣大教師的檔案意識。另一方面,應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實踐證明,建立教師檔案集中管理是高校人力資源檔案管理的必由之路。由檔案管理部門集中管理教師檔案,全面管理高校教師檔案資料,可以使得檔案管理在組織上有保證,也提高了檔案管理部門的地位。因此,高校應建立好檔案的歸檔制度、專項資金投入制度、檔案歸類管理制度、審閱批準制度等,以實現管理的制度化、科學化與規范化。
(二)培育一支專業化的檔案管理隊伍
專業化的管理隊伍是新時代檔案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們一是要組建具有專業性質的檔案管理團隊。在集中管理的基礎上,成立學校處級建制的檔案館;檔案館下設專門的人事檔案室,同時配備圖書檔案專業的工作人員,另按一定比例與要求配齊其他專門性的檔案管理人員。這是強化檔案管理的基本前提與專業保障。二是提升管理隊伍的綜合能力與素養。這需要強化隊伍的服務意識,要認識到檔案的目的,檔案是為人服務的,為師生服務,為學校發展服務;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他們的素質培育,可以召開檔案工作會議、業務骨干座談會等形式,深入檔案工作單位指導工作,了解工作開展情況,在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中提升素質;可以開展科研活動,重視外出培訓等提升途徑。
(三)促進檔案的規范性管理
明確管理人員職責,規范流程是實現人事檔案管理程序化的基礎。首先,通過一系列管理辦法與制度,明確教師檔案的管理職責,在做好教師檔案與立卷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教師檔案利用方面的監督和指導。其次,應實行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管事的按章辦事程序,通過建立各種規章制度,嚴格要求檔案工作人員按規章行事,遵循人事檔案收集、整理、利用、保管的相關規定的同時,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以有力地保證學校教師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堅持檔案管理的現代化發展
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來發展現代化的檔案管理道路。筆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檔案管理工作在技術和設備上的現代化是檔案工作現代化的基本標志。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加以努力。一是運用計算機技術,實現檔案自動化管理。對教師檔案材料的記錄、統計、借閱登記利用計算機進行;按檔案的分類要求編制程序輸入計算機,建立數據庫,通過網絡查閱(但保密技術必須完備);利用計算機快速提供各種基本數據,為制定各種工作計劃作決策服務。另一方面,利用其他現代手段來加以管理。如采用復印機、掃描儀、縮微、攝像等現代化設備和檔案管理軟件,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術收集、整理、鑒別、保管和利用教師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