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探討我國理工學校文科學生的就業管理制度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高等教育時間:瀏覽: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呈現出突飛猛進的態勢。然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 了不少社會問題,就業公平就是其中之一。現階段我國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對人才的要求在“質”和“量”上都有較大提升,就業市場的競爭激烈,然而作為就業大軍的重要一支,大學生就業難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焦點。

  一、理工類院校文科生就業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持續,原本以培養技術性、專業性的高科技人才見長的理工科院校,在未確定科學的長期發展規劃之前,以大量設立文科專業的方式來響應國家擴招政策,爭先恐后地加入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之中。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出現嚴重分化現象:理科生優于文科生,綜合類院校文科生優于理工類院校文科生。從理工類院校文科生的教育培養模式入手,著重分析當前理工類院校文科生就業困境之原因,并從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就業指導和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培養等方面尋求解決之道,不僅有利于解決理工類院校文科生的就業問題,也關系到理工類院校教育模式的轉變、綜合實力的提升以及我國教育資源配置的進一步優化,甚至關系到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二、理工類院校文科生就業困境之原因

  (一)培養定位模糊,專業缺乏特色

  20世紀末開始的高等教育大規模擴招,使眾多理工科大學邁入了“文科冒進”階段。由于文科類專業一般投入少、周期短、短期內生源較好,從而更多地充當了理工科大學擴大規模的首選。很多理工類大學設置文科類專業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設置一些幾近飽和的專業,沒有考慮到社會實際需求、自身的辦學條件,以及畢業生的就業前景,造成理工類大學間及理工類大學與其他類別大學間專業設置趨同、缺乏特色的弊病。

  首先,理工科院校文科發展的“軟條件”不足,表現為工科院校文科發展在文化資源上缺乏必要的關注,發展環境、辦學氛圍和辦學話語權的欠缺等。其次,硬條件不足,資源投入少,大部分工科院校對文科專業在物質資源投入上遠不如工科專業。再次,缺乏文科辦學經驗,生搬硬套工科辦學的經驗和方式,許多工科院校文科生培養未充分考慮文科教育教學特有的規律、規范和體系。在文科培養規模上盲目擴大專業設置上追逐表象和熱點,與市場需求脫節,對文科教育教學缺乏完整系統的辦學思路與培養模式。最后,文科辦學缺乏特色。本來工科院校辦文科,其文科應能帶有部分工科特色,如動手實踐能力強,具有相應工具軟件的使用與操作技能,解決問題有嚴謹的邏輯思維等。原本文科生應具有靈活的思路,一定的組織與管理能力,較強的文字編寫與表達能力等又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抑制。上述原因造成工科院校的文科總體實力較弱,使得文科生質量不高,缺乏相應特色,在就業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加劇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業難的程度。

  (二)學生自身素質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多數理工科大學遵循由單科到多科的發展軌跡,辦文科類專業的歷史并不長,在文科課程設置、學術氛圍形成、師資配備、實驗室和教學基地建設等方面還不很健全,在校園文化建設、學生原有知識結構、教師的學科背景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單一傾向問題。一項對理工科院校的調查表明,僅有39.67%的學生具有“較好的人文知識”,69.33%的人沒有系統讀過一部文學名著。

  許多學生在踏上求職路前并沒有全面地了解自己,對自己沒有正確的定位。很多同學在找工作時隨大流,只要有面試機會就去嘗試,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適合做的工作認識不到位。不少人起先心高氣傲,然而在接連碰壁后,又一下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自我能力評價變得十分不客觀。部分同學沒有根據自己的條件來制定求職目標,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部分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過多地追求薪酬待遇、工作地區等因素,沒有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而有些學生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表現出自信心不足。

  (三)就業指導缺失

  目前國內大多數理工科院校每年都會自主開辦或者聯合舉辦各種校內招聘會、雙選會、人才洽談會等,但招聘單位以工業、科技、能源等技術需求性居多,招聘對象以理工類應用型技術人才為主,真正能提供給文科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很有限。同時,理工類院校就業指導中心指導老師背景復雜,多為兼職或理工科背景及行政兼職者,他們不了解文科類學生就業的特點,少有社會需求方面的調查研究,致使對文科生的就業指導工作缺乏針對性、可行性。

  (四)人文學術氛圍缺乏

  文科的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濃厚的人文氛圍能給予文科的發展以強大的推動力。人文化的學術環境和校園氛圍是發展文科的無形資產。文學藝術氛圍的缺乏是理工科大學發展文科的短板,因此理工科大學應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文科生長的良好空間。

  三、解決之道

  (一)合理定位,長遠規劃

  在理工科大學中發展人文社會科學學科,不應照抄照搬綜合性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發展模式和路徑,不能一哄而起,正確的選擇應該是量力而行,按需而為,促進文科階段性發展。

  世界著名理工大學始終堅持一流標準循序漸進地尋求發展。加州理工大學在學校發展歷史中一向重視學科的發展質量,對于學校的規模和質量有著嚴格的要求。早在1925年,加州理工學院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已經小有名氣,但全校仍然只有物理、化學和工程三個系,增設新的學科已成為學校進一步發展的趨勢。但校董事會在這時做出了一個決定,除非新引進的專家、教授能開展和學校現有的物理和化學學科所能做出的那樣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一般不輕易增設新的科系,該校也一直保持了這個優良的傳統。1925年,學院聘請著名的哈佛大學歷史、政治和經濟系的系主任威廉加盟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隊伍,主要為本科生講授經濟、歷史、文學等核心課程,以后逐漸發展成為人文社會科學系。該校始終遵循學科不求過多,范圍不求過寬,嚴格保證學生入學和學習質量,寧缺勿濫,精益求精的方針,因此,到現在其文科乃至學校的規模都很小。我國大學應根據自身特點和追求的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式。

  (二)辦特色文科,以創新取勝

  如清華大學教授胡顯章曾指出的,在理工科強勢的學校發展文科,會使人產生重理工輕人文的困惑,理工科的強勢容易屏蔽文科的發展。但是,強勢理工的基礎,有利于形成學科的綜合發展和交叉學科的新生長點,有利于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以及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理工科大學辦文科,不能和綜合性大學簡單地平行競爭,要突出優勢,辦有鮮明特色的、和自身工科專業結合很緊密的專業。自然科學與人文社科的相互回歸和有機融合,已成為當代社會經濟、文化、科技日益多元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高校必須通過學科和專業的設置與調整,為學生進入未來社會實現角色的基本定位與塑造做好準備。以就業為導向進行學科專業改造是高校提高學科專業水平和拓寬畢業生就業路徑的重要途徑。理工科大學發展文科類專業雖然有先天的不足,但也有諸多優勢,因此要力求避免文科類學科專業與其他類別高校的趨同,發展特色類學科專業。這些優勢體現在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部門和行業發展戰略及發展政策等方面相結合的應用文科上,如清華大學的科學與社會、技術經濟學和管理工程方面的研究以及北京工業大學的系統工程研究。

  (三)加強就業指導

  1.延長就業指導時間。學校應把就業指導與學業指導相結合,全面系統地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從大學生入學起就通過各類選修課等對學生進行觀念傳輸和技能指導。

  2.配備專業的就業指導教師。改變行政管理干部居多、指導教師幾乎全部是理工科背景的現狀,提高就業指導教師人才學、社會學、教育學、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水平。

  3.“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多舉辦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講座、就業專題報告會、咨詢會等,積極拓寬就業門路,主動把用人單位“請進來”,就業指導中心要與文科類畢業生需求量大的企事業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溝通聯系渠道。同時,就業工作應該“走出去”,認真做好市場和已就業的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工作,及時反饋就業信息,為學校就業工作及專業調整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務。

  (四)轉變教學觀念,營造人文氛圍

  定期開展思想健康、形式活潑、參與面廣的體育、藝術和文化娛樂活動、學術講座等,潛移默化寓教于樂,提升學校的整體人文氛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始县| 上饶市| 凌云县| 迁安市| 华阴市| 砚山县| 旌德县| 延长县| 西平县| 连城县| 灵丘县| 洞口县| 阳原县| 疏勒县| 常宁市| 洞口县| 栾城县| 湟源县| 丹阳市| 弥勒县| 芒康县| 富裕县| 泸西县| 巴中市| 江孜县| 万山特区| 专栏| 龙里县| 吴旗县| 民和| 淮南市| 五寨县| 威远县| 江达县| 惠安县| 澄城县| 宁河县| 化州市| 曲松县| 杭锦旗|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