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宏觀審慎管理的工具很多,漢森、卡什布和斯坦因(Hanson、Kashyap和Stein,2010)對部分政策工具做了一個總結。就目前來看,監管者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即資本、流動性和影子金融系統,本文主要從資本的角度分析宏觀審慎管理的工具。從資本的角度可以采取的宏觀審慎管理工具有時間可變的資本充足率、或有資本、救助保險基金以及系統性的資本充足率等。
根據博里奧(2003)以及卡什布、拉揚和斯坦因(2010)對宏觀審慎管理的描述,我們可以將宏觀審慎管理定義為,當大量金融機構受到負外部沖擊后,為了維護金融系統的穩定,防止它們收縮資產負債表引發社會成本而采取的一種自上而下的監管模式。
首先,要注意宏觀審慎管理關注的是大量金融機構的行為,這里“大量”不是具體數量上的含義,只是指出現問題的金融機構對整個金融系統的運行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實際即便是一家金融機構出現問題,也可能導致金融系統的功能受到嚴重扭曲,這種情況也屬于系統性風險的范疇①。
其次,宏觀審慎管理的目的主要是應對經濟的順周期性問題,尤其是在《巴塞爾協議Ⅱ》的架構下?!栋腿麪枀f議Ⅱ》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風險加權的資本充足率,內部評級法要求銀行持有的最低資本充足率是其預期的信貸風險暴露的函數。在金融部門受到外部沖擊時,比如銀行的次級貸款出現問題。
這時,一方面銀行的資本金會受到侵蝕,另一方面由于銀行的信貸風險加大,根據《巴塞爾協議Ⅱ》的規定,監管部門會要求銀行持有更多的資本金,而根據我們的分析,發行資本的成本很高,銀行只能通過減少新增貸款或者折價出售有價證券才能滿足資本充足率的要求,所以最終會出現信貸緊縮的問題。
時間可變的資本充足率
這是目前最常討論的一種應對順周期性的方法,即在經濟繁榮時要求銀行持有較高的資本充足率,而在經濟蕭條時持有較低的資本充足率,在這種規則之下,當銀行受到負面沖擊時就可以降低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從而減緩了信貸緊縮的程度,緩解了順周期性問題。《巴塞爾協議Ⅲ》規定的防護緩沖和逆周期性緩沖就是時間可變資本充足率的具體形式。
時間可變的資本充足率雖然是一個非常直觀和有吸引力的應對順周期性的政策工具,但是實行起來可能會有一些挑戰。正像漢森、卡什布和斯坦因(2010)所論述的,在經濟蕭條時,管制資本充足率②(regulatory capital regulation)可能對于銀行不是緊約束。
這時由于銀行所持資產的風險上升,市場可能會要求銀行持有一個比管制資本充足率更高的實際資本充足率(actual capital regulation)。因此,要想通過時間可變的資本充足率來緩解順周期性的話,經濟繁榮時要求的最低資本充足率應該比經濟蕭條時市場要求的實際資本充足率大很多才行。
另外,時間可變的資本充足率對于“大而不能倒”引發的道德風險問題,沒有給予很好的解決,本文著重從道德風險的角度研究不同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