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小巷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觀察城市的窗口,是評價城市整體水平的重要參考;“最美”是一個城市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綜合寫照,集中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質量。茄子溪街道劉家壩社區三鋼巷一年前,還是一條又臟又亂的臭巷子,重慶市大渡口區“臟亂差”的典型代表,如今卻“轉世”成為“重慶最美小巷”,靠的就是在劉家壩社區服務平臺下,退休老人帶動下的“全民動手”和黨員義工引領下的創先爭優。
一、劉家壩社區三鋼巷基本情況
劉家壩社區成立于2002年,隸屬于重慶市大渡口區茄子溪街道,轄區面積約1平方公里,轄1056戶2384人。該社區屬于城鄉結合部老城區,在計劃經濟時期,是一些國營大中型企業、集體企業聚集地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原來的國營和集體企業均已紛紛破產。轄區居民多數為這些企業的工人,轄區房屋也多數為這些企業的家屬區,基礎設施條件十分薄弱,危舊改涉及517戶,拆遷面積達25248.68平方米。三鋼巷是劉家壩社區居民集居地,原系長江鋼廠的開放式家屬區,由于企業的破產,這條巷子便成了基本無人管理、無錢管理的地帶,是大渡口區“最破舊的地方”,也是全區“臟亂差”的典型代表。
2010年6月,重慶市大渡口區啟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工作,包括劉家壩社區三鋼巷在內的茄子溪街道便成了全區的最大“障礙”和難題。由于街鎮分設,財力十分有限,茄子溪街道面臨著重重的困難。為破解這一難題,劉家壩社區三鋼巷以劉家壩社區服務平臺為依托,正確率領三鋼巷人,通過一群退休老人的帶動,開啟了“全民動手”的閥門,在黨員義工的引領下,找到了一條爭創“最美小巷”的金鑰匙。
二、劉家壩社區三鋼巷爭創“最美小巷”的主要做法
(一)退休老人帶動下的“全民動手”。
劉家壩社區三鋼巷入圍“重慶最美小巷”,沒有像其他街巷一樣由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打造得華麗多姿,而是在劉家壩社區黨委的正確指引下,充分調動轄區廣大居民參與三鋼巷的建設與管理。去年以來,經廣泛宣傳與動員,茄子溪街道、劉家壩社區干部和三鋼巷的居民,積極主動地發起了“全民動手”活動,集中參加環境整治行動累計達120余次,參與人次達6000余人次。
2010年底,劉家壩社區代表大渡口區迎接重慶市市容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檢查,實現了排名升位的良好成績,劉家壩社區也因此榮獲“重慶市環境衛生先進單位”稱號,三鋼巷也迅速甩掉了“臟亂差”的帽子,從而增強了居民對三鋼巷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居民也更加愛慕自己的家園——三鋼巷。“全民動手”活動如今已成為三鋼巷居民的一種自覺自愿行動,在大渡口區得到推廣,并將每周星期五確定為大渡口區“全民動手日”。
“全民動手日”活動能夠在劉家壩社區三鋼巷如如火如荼的興起并持續開展至今,這與一群退休老人的積極帶動密不可分。退休老人們本應好好安享晚年生活,但他們卻以一種大度的胸懷,以滿腔的熱情積極參與家園的打造,默默無聞地為三鋼巷的靚麗而耕耘著,正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才有效地感化并帶動了三鋼居民的廣泛而持續地參與,其精神令人敬佩。轄區內有一位叫費淑英的退休老人,已于去年底搬到大渡口城區居住,但她每天凌晨3點鐘就起床,步行一個多小時到三鋼巷,打掃環境衛生一直到下午4點鐘才回家,從去年底到今,她天天如此,一天也未中斷。
三鋼巷雖名叫“小巷”,但內涵一點也匱乏。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有一面獨特的“文化墻”,這面“文化墻”一年前是一道斑駁破舊的水泥墻,為了給這道墻“遮羞”,2011年1月,已分別搬遷至江北和大渡口城區的退休高齡老人鄧義旭、劉寬容,自發地帶領三鋼巷居民經過商議后,頂著寒風在這里創作了一個多星期。這面文化墻由11幅山水畫、7幅花鳥畫和若干書法作品組成,有象征清廉的《詠雪》、弘揚主旋律的《千秋紅巖》、頌揚中國革命的《延安頌》、贊美祖國山河的《江山多嬌》、一塵不染君子風度的《荷花》等作品,從不同角度呈現出了濃厚的廉政文化底蘊,色彩古樸、功底深厚,鑄就了三鋼巷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也是諸多網友投票支持三鋼巷入圍“重慶最美小巷”的重要原因。
在三鋼巷入圍“重慶最美小巷”20強之后,劉家壩社區組織轄區居民再次進行了商議,認為還要繼續提升小巷文化內涵。通過廣泛征求意見,最終決定,由三鋼巷居民全民動手,再打造一條200余米長,著重反映大渡口區剪紙、石工號子等非物質文化,并充分展示茄子溪街道過去的江畔記憶、現在的和諧家園和未來的釣魚嘴半島等,給力小巷魅力。同時,根據三鋼巷居民的建議,茄子溪街道在小巷兩旁樹蔭下增設部分條長凳子、垃圾桶和果皮箱,增添部分鮮花,還擬規劃專門的停車線。
(二)黨員義工引領下的創先爭優。
劉家壩社區黨委下設3個支部,共有黨員176人。為了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更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劉家壩社區先后成立了環衛保潔、綠化管護、安全巡邏、消防安全、文明勸導、唱讀講傳、社區文苑、巾幗義工等8支極具特色的黨員義工志愿服務隊,志愿者達270余名。在劉家壩社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三鋼巷黨員義工積極帶頭,引領著轄區群眾定期不定期開展各類義工活動,積極參與到環境整治、綠化管護、安全管理等小巷的各項日常管理與服務中來。同時,黨員義工隊也推出了醫療跟蹤服務、法律咨詢、電腦維修、文藝表演等20多項“你點我供”的菜單式個性化服務,盡不可能滿足三鋼巷不同樓棟、不同層次、不同年齡居民的個性化需求,充分地發揮出居民的特長和興趣。劉家壩社區制作了黨員義工服務卡,對黨員、群眾參加義工活動的時間、內容進行登記,建立了義工服務臺賬,并長期進行公示。設立“每月之星”點平臺,對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突出的黨員和群眾,進行點評表彰,以此激發、引領更多的黨員和群眾參與到家園的管理和服務中來,深化基層黨組織創先爭優活動。
各義工志愿隊特色鮮明,成效斐然,比如綠化管護義工隊,他們一方面認真對社區綠化帶精心進行管護,還創造性地推出“樹木認養”機制,讓轄區居民與樹木“一對一”結對進行管理與服務,促進了人與樹木和諧成長;安全巡邏隊竭力當好社區的“好看家”,由于該社區拆遷面積大,安全隱患尤為突出,為此,安全巡邏義工隊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安全防范,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他們都要堅持走街下巷,開展巡邏,保小巷平安;文苑義工隊結合社區文化特色,開設了“社區文苑”陣地,利用圍墻,以廉政文化、創模等為主題,采用書法和繪畫等形式,創作出“文化宣傳長廊”,以凈化市民心靈,還榮獲“大渡口區廉政文化示范點”的榮譽稱號。各黨員義工隊形成了你追我趕,比奉獻比服務比效果的創先爭優良好局面,為“最美小巷”的奪取立下了功碑。
三、劉家壩社區三鋼巷爭創“最美小巷”的體會
毛主席曾說:“世界是我們的,做事要大家來。”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必須要在各級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堅持依靠群眾、團結群眾、尊重民意、順應民心,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大家來”為打造一座市容整治、生態宜居、文化深厚、百姓幸福的“最美”城市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