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為了新農村社區市政公用設施資源共享,關注民生、重視民意、惠及民利,防止市政公用設施重復建設、重復開挖現象發生,提升新型社區建設水平,讓群眾親身感受新型社區帶來的深刻變化和巨大便利,全面提升社區市政設施整體水平,實現社區內市政設施一體化。筆者針對加強新型社區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管理提出了幾點參考建議。
關鍵詞:新型農村 市政 公用設施
Abstract: in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of municipal public facilities in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pay attention to people's livelihood, pay attention to public opinion, benefit and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to prevent the municipal public facilities of repeated construction, excavation occurred, promote construction of new community level, let people experience the new communit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and tremendous convenience,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overall level of community facilities,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within the municipal facilities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and public facilities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new rural; public; public facilities
中圖分類號 F294.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目前,大安鎮正全面推進新型社區建設,堅持生態宜居,注重優化生活環境,遵循“工業強市、宜居美鎮、和諧興鎮”的理念,以“環境、生態、宜居、和諧”為主題,以提高農民素質、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為目標,通過農村社區建設,改變農民精神風貌,促進農村向社區化、城市化轉變,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部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協調、文明進步的新型社區。
為了新農村社區市政公用設施資源共享,關注民生、重視民意、惠及民利,防止市政公用設施重復建設、重復開挖現象發生,提升新型社區建設水平,讓群眾親身感受新型社區帶來的深刻變化和巨大便利,全面提升社區市政設施整體水平,實現社區內市政設施一體化。因此,加快市政設施規劃建設迫在眉睫。現就加強新型社區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管理提出以下參考建議:
一、強化統籌協調
新型社區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由鎮規劃建設局統籌協調,社區辦公室具體指導實施。鎮建設、土地、供電、光纖、通訊等單位要根據自身工作,加強溝通對接,加大建設技術指導;各村要按照相關要求,統籌組織實施,實現道路一次開挖、綜合下地,滿足使用功能。避免重復開挖、重復建設,提高新型社區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使用、管理綜合效益。鎮建設辦具體負責本鎮市政公用設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統一規劃設計
新型社區市政公用設施由鎮規劃建設局牽頭組織,實行統一規劃設計。社區內應設置給水、雨水、污水、電力、電信、供熱、燃氣、有線電視、網絡電話、安保監控等管線,工程管線宜采用地下敷設方式。還應配套建設供熱站、變電室、燃氣調壓站、高壓水泵房、公共廁所、垃圾收集點、垃圾轉運站、存車處、停車場、消防站和公交站等設施。
各村要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加強銜接協調,實現市政公用設施的共建共享。各村提供新型社區人口規模、建設用地、建筑面積、套數等基礎數據,相關管線部門、單位要根據人口規模、建設用地、建筑面積、套數等基礎數據及時提出技術指標、功能要求和設施配置,做到資源共享,市政公用設施規劃設計、技術交底、圖紙審查、施工組織、管線建設五統一。
(一)統一規劃設計。按照統籌規劃、一次到位、適度超前的原則,由鎮委托一家符合資質要求的設計單位,按照建設規模、套數,科學合理統一設計水、電、路、氣、暖、訊、光纖等市政設施。相關管線管理單位應配合做好規劃設計,并提供接口、預留管線、檢查井、孔洞等設施的標準和位置,以完善前期規劃設計。規劃設計方案必須確保配套齊全、覆蓋全面,滿足使用功能。
(二)統一技術交底。根據鎮和新型社區規劃、專項規劃以及有關技術標準規范,向設計單位進行技術交底。明確設計范圍、內容、深度等相關技術參數,盡量合并溝槽,減少重復開挖,確保設計質量。積極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積極使用太陽能、天燃氣等新能源,提高市政公用設施維護技術和質量水平。
(三)統一圖紙審查。設計單位完成初步設計后,各村和相關部門、單位聯合開展圖紙審查,提出修改意見。建設和設計單位要根據審查意見,完善內容,深化圖紙設計,確保實施內容明確,設計參數準確,能指導現場施工。社區市政公用設施的設計、施工,應當嚴格執行有關市政公用設施設計、施工的技術規范。
(四)統一施工方案。項目施工前,配套施工單位要根據設計方案和施工實際,按照施工工序,共同研究制定配套項目綜合施工方案,明確項目建設先后順序,交叉施工需協調的時間和位置,確保各施工環節相互銜接,相互配合,有序建設。
(五)統一管線建設。由于光纖、通訊等弱電技術參數的相似性,為節約資源,減少環節,避免重復建設,可確定一家單位一并建設。完成后的管線等弱電設施實行成本分攤或有償使用。
配電設施經供電企業驗收合格后,公用部分(居民及商業計量裝置以前電力設施)由供電企業負責運行維護管理。專用部分(社區服務、社區路燈和樓梯照明等專用變壓器及以后電力設施)資產歸住宅小區業主,由物業管理企業負責運行維護管理,供電企業應給予必要的技術指導。供電企業對社區用戶實施“供電、抄表、收費、服務”四到戶管理,并提供24小時電力故障報修服務。業主及物業企業在供電企業對住宅配電設施進行維修、養護、更新時,應當予以配合。自來水、天然氣、暖氣、有線電視、網絡電話可參照上述做法,安全便捷,方便群眾。
三、加強施工管理
新型社區市政公用設施實行統籌實施,堅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則,涉及村、部門和單位要根據各自工作職責,加強現場施工協調管理,有序推動配套工程建設,保證工程質量安全。一是鎮政府成立項目建設管理機構,確定專人,派駐現場,負責質量安全管理和具體事項協調;二是聘請監理單位,開展質量安全監管和施工組織協調,提供配套設施建設技術指導;三是項目建設單位要明確施工現場專職管理人員,負責所建項目施工建設和質量安全;四是做好工程設計變更,對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或因工程需要確需變更設計的,須征得鎮政府和部門同意,由方案或施工圖設計單位出具相關變更資料;五是做好隱蔽工程驗收和保護,已實施的地下管線工程,隱蔽后須進行標記標識,并與可能交叉作業單位做好對接,確保隱蔽管線不受破壞。
四、規范竣工備案
項目完工后,必須嚴格執行竣工驗收制度,由鎮建設局指導,各村和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參與,項目建設單位組織勘察、設計、監理以及施工單位,對項目進行綜合竣工驗收。社區市政公用設施工程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驗收合格后,項目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按照有關技術標準規范要求,填寫竣工驗收備案資料,送相關監管部門、社區服務中心和鎮政府備案。
五、市政公用設施工程達到下列要求
(1)、生活用水及節水設施齊全,生活用水納入城鄉自來水管網,水質符合相關標準。
(2)、生活用電應按有關部門的供電方案納入城鄉供電網絡,不得使用臨時施工用電和其他不符合要求的用電,保證用電的功能要求和使用安全。
(3)、天燃氣納入城鄉供氣網絡,應當按照燃氣供應方案完成室內和室外燃氣管道的敷設和銜接,并經燃氣供應企業驗收確認。
(4)、供熱系統要符合供熱配建標準,達到建筑節能設計要求。
(5)、電話網絡通信線、有線電視線按設計要求敷設到戶。
(6)、道路建設符合規劃設計要求,并按照設計要求完成相應的公共照明設施建設。
(7)、雨、污水排放納入永久性城市(鎮)雨、污水排放系統,將污水排入污水管網集中處理。
(8)、完成社區相應綠化、健身廣場和圍墻建設,因季節原因未完成綠化的,應有防塵措施。
(9)、完成社區內環衛設施建設,建設公共廁所、垃圾收集、中轉等設施,配套垃圾中轉車輛,實行垃圾定點存放、統一收集、定時清運、規范處置。
(10)、住宅樓周邊消防設施齊全,場地清潔,路面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