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分析了如何使城市規劃設計突出城市特點,提出了自己的幾個觀點,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城市;規劃;特點
[ Abstract ]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make city planning design highlight the city characteristic, proposes some views, for your reference.
[ Key words ] city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從某種意義上說城市的特點構成是文化的限定、沉淀與結晶,一定地域、一定時期、一定民族的傳統民俗、文化背景、自然條件、經濟水平、科技水平、市民價值、軼聞趣事等形成了各具區別的城市經濟特點。在城市規劃設計中,我們應該注意挖掘、保護和繼承城市的傳統特點,并使其在新時代下延續和有所創新,不能割斷城市特點的脈絡。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和標志,城市文明又是城市內在的文化物質的綜合反映。每個城市都是一個地域性社會的有機體,同時也是一個特定的文化叢。
1 突出城市特點的含義
一個真正有特點的城市并不全是新的、豪華的大廈,而是借著歷史價值的東西來突顯其城市風格。挖掘、繼承和延續城市的特點對提高城市的品質、增強城市的吸引力有著積極的意義。每個城市的特點多是經歷了幾十年、幾百年乃至上千年逐漸形成的。城市的特點有著不可移動性和相互替代性,它是城市歷史與文化的積淀,是人們從感知、認知到認同的過程。而我們今天的城市規劃設計卻越來越重視理性的調控,注重城市的功利性、時效性,對如何體現城市的特點還不夠關注。為了不使我們居住的城市面貌千篇一律,避免出現“特點危機”的情況和“故鄉喪失”的問題,這需要我們一代代人為之努力和探索。
2 城市特點的概念
古代中國的隋唐長安城,布局嚴謹、封閉,堪稱東方古代城市平面的典型。它源于黃河流域,那里地沃土肥,物華天寶,具備自給自足的生存條件,居民活動范圍小,鄉土意識濃厚,加上宗法制度下的倫理道德規范和軍權絕對專制的政治統治等,反映在城市形態特點上就是唯我獨尊的皇城居中。在祖古社、井田狀的路網布局及嚴厲統治的坊里制管理下,居住單元呈內向封閉狀布置。那么什么是城市特點呢? 城市特點是在一定時空條件下,城市社會為了自我的生存和發展,以當時所達到的文明手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創造的有別于其他城市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現。城市特點與社會生活及歷史風貌息息相關,反映了人類文明的歷史積累。城市特點是人們對于一個城市的內容和形式特點從褒義上進行的形象性、藝術性的概括,是一種能為人們的感官所感受,并對之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獲得對城市所具有的個性風貌特點認識的一種感性特征。
3 城市規劃設計中城市特點構建的方法
鮮明的城市特點與強烈的地方感受取決于建筑風格、獨特的自然環境、城市格局、城市輪廓景觀、高質量的開放空間、日常的和季節性全程活動等方面。這里僅就城市規劃設計中較多遇到的道路系統、開放空間和高度控制系統做些探討。
3.1 高度控制系統
城市規劃設計中的高度控制系統包括建筑物體量與城市尺度的關系及高層建筑的分布和高度控制。城市高度控制系統是從城市整體的空間架構與歷史自然資源、方向指認、結構管理等因素出發制定的理想的建筑物高度分布狀況,以天空為背景的一副或一組建筑物以及其他物體的輪廓或剪影形式的天際線,是城市生活事實的物質反映。一個城市中獨特的天際線及建筑物的高度,不僅合乎審美上的需要,同時對于一個城市與市民之間所形成的方向感與認同感等心里上的褒義頗為重要,它能使人在心中留下對城市產生的強烈印象。城市的功能及歷史發展的軌跡也可以從城市建筑群的高度及體量的紋理中表露出來,如體量高大的建筑群及整齊的街道是高密度新區的意象; 而有機的街道系統及有時間痕跡的細碎體量是舊市區的特征。在規劃設計中一般應強化舊城區的現有紋理、街道組織及建筑物體量關系,保持現有高度發展模式,避免大體量或不適宜的高層建筑及無限度的拓寬道路。
3.2 道路系統
道路是構成城市格局的骨架。從城市總體布局模式上看有網狀路網、環形放射狀路網等形式。這里談論的是營造城市特點街道空間的設計方法。城市道路一般可分為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道路兩類。不同性質的道路其空間特征各不相同。在設計中應利用各種要素加以控制和引導,強化空間品質。生活性的道路應有以人為尺度的空間,在維持必要車行交通量的前提下,盡量拓寬行人面積,增加路段中人行穿越道,增加人的活動量,并可將公交站、人行道及休息設施綜合設計,維持活動的參與性與多樣性,強化活動的特征。交通性道路是以車行尺寸和速度為原則的空間,它也可以展示城市的特點,如高架快速干道可眺望全市及自然景觀,市內交通性道路可展示沿途各區域不同的城市意象。設計中道路兩側在市中心高密度區宜以連續的立面塑造整體的街道空間,低密度或開放空間宜以綠化種植強調個性,形成對比。當前城市中的步行系統越來越成為展示城市生氣和活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創造出豐富的充滿人性化的城市空間,而且也能創造出欣欣向榮的商業氛圍,對這一空間處理的關鍵是城市環境的整體連續性、類型的選擇和細節的處理。
3.3 開放空間
城市的開放空間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間,如城市周圍的山坡地、水域河岸、城市公園、林蔭道、廣場等。對城市開放空間的規劃設計應基于保護自然并支持其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如山坡地帶、沿河兩岸的開發利用應嚴格控制密度、高度、發展形態、道路走向及水土保護,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城市廣場應該注重特點活動景觀的塑造,設置吸引人和能夠讓人留下來的場所和設施。而城市公園則應該注重主題特點的確定和情趣的營造,使它成為舒展擁擠的城市空間。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城市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城市建設中的投資主體日趨多元化,在城市規劃設計工作中一般對于物質建設都傾注了不少精力,但對于城市特點方面的認識和構建還有待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