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都市圈內縣級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思路探討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城市規劃時間:瀏覽:

  摘要: 本文旨在初步探討都市圈內縣級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的思路,從句容市面臨的現實問題出發,對目前城市交通供給、需求、運行以及癥結進行分析與測試,在區域一體化的對外交通發展、促進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規范摩托車交通安全發展、引導慢行交通友好發展以及推動小汽車交通安寧發展的交通戰略指引下,制定對外交通、道路網絡、公共交通以及特色交通四個方面的合理系統規劃。
  關鍵詞: 都市圈; 綜合交通; 發展戰略; 系統規劃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county level city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deas, from Jurong City, facing the reality of the problem sets out, on the city traffic supply, demand, and the key operation analysis and testing, in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external traffic development, promote public transport priority development, standard motorcycle traffic safety development, guide slow traffic friendly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car traffic traffic strategy under the guidance, develop external traffic, road network, public transport and special traffic in four aspects of reasonable system planning.
  Key words: metropolitan area; comprehensive traffic; development strategy; system planning
  中途分類號:U49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
  句容市地處寧鎮揚丘陵山區與太湖平原地區的接合部,東與金壇市、鎮江市丹徒區相鄰,南與溧陽、溧水交界,西與南京江寧區、棲霞區接壤,北與儀征市隔江相望。句容市位于都市圈的核心圈層內,同時處于南京至句容并延伸到蘇錫常都市圈環太湖地區宜(興)溧(陽)金(壇)山區通道之中。隨著南京仙西地區、龍潭新城的開發以及寧杭、沿江高速公路、滬寧城際軌道等區域交通設施的通車,句容進一步加強了與南京的聯系,并有可能在遠期納入南京都市圈的日常通勤圈層。同時南京城區新外環及放射交通設施線的建設將加強句容與南京、蘇錫常等地區的聯系,提升句容在滬寧城鎮聚合軸上的地位。
  一、 項目背景
  1、 適應城市融入南京都市圈,促進城市轉型的要求
  依據《句容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句容市將建成南京都市圈東部以旅游服務業為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城市發展戰略提出一方面要積極融入南京都市圈,另一方面要采取集中發展,強化城市中心區的手段。句容還擁有優勢旅游資源,這都為制定與城市用地協調發展的句容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提出了新的要求。
  2、 緩解城市交通矛盾,提高交通運行效率的要求
  隨著句容市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出行的機動化水平 得到不斷提升。道路交通擁堵現象時有發生,機動車停車問題日益突出,交通管理混亂。城市交通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通過編制城市綜合交通規劃來提出系統的解決方案。
  3、 加強政府規劃指導作用,科學統籌規劃的要求
  近年來,在城市現代化建設、出行機動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句容市委市政府提高了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不斷擴大交通設施的規模,力圖促進內外交通的有機銜接和交通方式的協調發展。通過編制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可以加強政府規劃的指導作用,進行科學統籌規劃,使得城市交通與土地利用協調發展。
  二、 交通發展戰略
  1、 戰略重點
  加強城市對外交通,呼應區域一體化的戰略。變“被動配合”為“主動引導”,促進交通引導空間利用;建設多樣化交通供應體系;推進交通資源整合利用。
  優化城市交通結構,倡導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促進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規范摩托車交通安全發展,引導慢行交通友好發展,推動小汽車交通安寧發展。
  綜合治理城市交通,實施“建管并舉”的戰略。重視交通需求管理,優化交通系統管理,提高交通管理科技水平。
  2、 規劃目標
  句容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目標為:以體現句容市為南京都市圈最佳人居環境地區特色和符合未來句容市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為基礎,倡導可持續交通發展的理念,交通與土地利用相協調、不同交通方式有機銜接,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社會公平,有利于生態和環境保護的方便快捷、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交通系統。具體目標為:暢達的對外交通系統,完善的道路網絡系統,切實的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合理的停車設施布局,安全的交通環境。
  3、 交通發展模式及引導
  通過積極創造良好的慢行環境,繼續鼓勵慢行交通出行;通過在規劃、建設、資金和政策等方面全面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對摩托車進行規范管理;合理引導小汽車的發展和使用等措施,引導句容市居民出行結構逐步向表1預測的交通方式結構轉變。
  表1 句容市客運交通方式結構預測一覽表
交通方式 步行 自行車 摩托 公交 小汽車
分擔率(%) 28 30 6 20 16

  三、 系統規劃
  1、 區域一體化的對外交通規劃
  規劃目標:依據國家和省交通運輸規劃,落實經過句容市的交通設施布局,結合市域城鄉空間利用,完善市域內綜合交通體系;協調區域交通,強化與南京、鎮江等周邊大城市之間的交通聯系,形成客貨集約化運輸體系;與南京都市圈旅游交通對接,加強市域旅游交通組織。
  總體布局:
  城際軌道交通:根據《江蘇省沿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經過句容城區的城際軌道交通有兩條,即Z1線和H3線,為軌道交通線路預留用地并設置換乘站點。
  對外公路:按照南京都市圈實施“高速化”發展策略,完善核心城市與節點城市,主要節點城市之間高速公路網絡,滿足都市圈緊密圈層交通聯系“高速化”要求。句容周邊高速公路網形成“三橫”兩縱的格局,“三橫”是指:滬寧高速公路、寧句快速通道和沿江高速公路;“兩縱”指:南京繞城高速公路-寧杭高速公路、揚溧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形成以句容城區為中心的放射狀。根據公路客流量的預測,合理規劃公路客運站2處。
  航道:句容河規劃按六級航道控制,預留向東與太湖連接的通道(秦太通道),在句容城區沿河濱南路北側經過,遠景年建成。
  2、 與土地利用協調發展的道路網絡規劃
  規劃目的:依據城市交通發展戰略,對城市總體規劃道路網絡進行優化和調整,根據不同道路功能,形成道路網絡布局和結構,并調整優化道路斷面,為公交專用道優先、慢性交通和諧、小汽車交通安寧發展提供道路導向。
  主要道路網絡布局:規劃形成“七橫六縱”的道路網絡骨架(詳見圖二),依托主干路系統,以各個片區為地域單元,分別組織次干路和支路,與主干路網絡相互配合,共同組成城區道路網絡布局。規劃期末,句容市城市道路總長250.3公里,規劃道路面積622公頃,規劃句容市路網等級級配主干路:次干路:支路=1:1.2:2.2。規劃句容市道路網絡干路網密度為3.5公里/平方公里,城市道路網絡密度為7公里/平方公里,句容市人均道路面積為20.7平方米,城市道路廣場用地占建設用地的17%。
  支路網絡規劃:將整個城區分為三類區域,分別進行支路網的布局規劃(表2)。Ⅰ類為舊城區,Ⅱ類為城區除舊城區外的其它居住區,Ⅲ類為其它區域(圖3)。規劃支路間距150~300米,規劃紅線寬度7~30米,規劃支路分為系統性支路和引導性支路,系統性支路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動,引導性支路在詳細規劃中確定,可在建設過程中可依據各個地塊的具體情況增減或作線型調整。規劃句容市舊城區的支路網密度為8.8公里/平方公里,達到舊城區支路道路路網密度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的要求,紅線寬度為7~24米。
表2 城市支路設置指引表
  舊城區 城區除舊城區外的其它居住區 其它區域
設計速度 20~25公里/小時 15~25公里/小時 20~30公里/小時
道路密度 >8公里/平方公里 3~4公里/平方公里 3~4公里/平方公里
機動車車道數 2條 2條 2~4條
紅線寬度 7~24米 8~24米 12~30米
備注 在詳細規劃中確定。重要的支路應滿足公共交通行駛的要求。 在詳細規劃中確定。應滿足地塊完整性、面積適中、便于開發、汽車通行要求。 --

  3、 構建干、支合理公共交通網絡
  將公交線路分為干線、支線,使各級線路之間功能明確,等級結構合理。重視換乘設施的建設,使公交各級線路之間以及公交與其他交通方式之間能合理、有效接駁。
  公交干線的布線原則:主要滿足中長距離跨區出行的需求;主要布設于主干路和次干路上,以利于快速行駛;均勻分布于公交客流走廊上,形成公交網絡的骨架。公交干線的服務半徑為500米,線路平均長度10~12公里,規劃共布設10條公交干線(圖4)。公交站點覆蓋率以500米為半徑計算占城市用地的比例不小于90%。
  公交支線規劃指引原則:主要滿足中等距離出行的需求;支線有效地與干線相銜接,提高公交線網密度;部分支線集散干線的客流,線路可以迂回;支線可布設于各種等級的道路上,部分支線可以深入街坊。公交支線的服務半徑為300米,線路平均長度取8~10公里,約需布設18條公交支線。公交站點覆蓋率以300米為半徑計算占城市用地的比例不小于70%。
  城鄉公交統籌:城鄉公交是指從城區向市域范圍內鄉鎮輻射的公交線路,用于加強城區與周圍鄉鎮的聯系,滿足市域范圍內的出行需求。城鄉公交線路的起終點可選擇城區公交線路的首末站和樞紐站。對于線路在城區內的走向有兩種選擇:放射式--城鄉公交線路從出入口進入城區后,接至最近的公交首末站或樞紐站;穿越式--城鄉公交線路從出入口進入城區后,在城區內繼續延伸,最后接至城區另一端的公交首末站或樞紐站。規劃城鄉公交線路近期以穿越式為主,遠期以放射式為主(圖5)。
  4、 旅游城市的特色交通規劃
  差別化的分區停車策略:舊城區著重完善、整合,新城區著重高標準預控、建設,通過停車設施的布局規劃與城市形態良好協調,改善舊城區交通擁擠狀況,引導新城區用地的合理布局,實現城市整體、協調、可持續發展。
  以人為本的慢行交通規劃:
  非機動車道網絡:將句容市非機動車道分為三類:專用非機動車道、隔離非機動車道(含綠化隔離和隔離欄隔離)、劃線非機動車道三類,三者相互綜合形成非機動車道網絡。
  步行系統:通過健全人行道、行人過街橫道設施,合理規劃交通集散廣場、商業步行街,建設城市濱水景觀休閑步道、游憩廣場構建句容市宜人、舒適的步行系統。
  四、 結語
  交通問題是全世界的熱點話題,而都市圈內的交通問題更是熱點中的熱點,國內外許多交通工作者都在關注、研究這個問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本文作者在前輩們理論研究的基礎之上,結合句容市的具體情況,在城市交通供給、需求、運行以及癥結分析與測試的基礎上,在交通戰略和具體目標的指引下,從對外交通、道路網絡、公交網絡、停車設施、慢行交通等方面進行合理規劃,通過實際案例對都市圈內縣級市綜合交通規劃進行了一些研究思路的探析,希望給類似城市一個借鑒與參考。(感謝句容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項目組其他成員:黃富民總工程師、曹國華、何忠喜、王辛、顧志康。)
  參考文獻:
  [1]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蘇省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導則(2011年修訂)》
  [2]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蘇省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導則》
  [3]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 50220—95)
  [4]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導則》
  [5]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辦法》
  [6]梅耀林、董向鋒等,《句容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
  [7]黃富民、董向鋒、曹國華等,《句容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故城县| 衡阳市| 麻栗坡县| 屯昌县| 新密市| 旺苍县| 乾安县| 罗江县| 内江市| 深州市| 霍州市| 西贡区| 将乐县| 蓝田县| 峨边| 澄江县| 高安市| 吕梁市| 贡嘎县| 漳浦县| 绍兴市| 昔阳县| 诸暨市| 盐源县| 涟源市| 贞丰县| 永吉县| 彭水| 卢氏县| 天台县| 神农架林区| 右玉县| 建德市| 宜都市| 石嘴山市| 武隆县| 新竹县| 长顺县| 青川县| 龙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