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城市林陰路提升途徑的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城市規劃時間:瀏覽:

  城市道路綠化是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版《國家園林城市標準》[1,2]規定,“國家園林城市”的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必須≥95%,林陰路推廣率必須≥70%;“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要達到100%,林陰路推廣率必須≥85%。并且,林陰路推廣率還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七項“一票否決項”之一。由此可見,準確掌握和正確評價城市道路綠化水平,科學實施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對于提升城市綠化總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1基于林陰路標準的城市道路綠化分級評價

  1.1城市道路行道樹綠化分級評價方法

  為全面、準確地評價城市道路行道樹現狀,必須對城市行道樹現狀進行適當的分級評價,以便科學地擬訂針對性的完善、提升措施。根據城市道路行道樹綠化實際,筆者認為,對城市道路行道樹成蔭效果,可以分為3級7類,詳見圖1。其中,A1為完全達標林陰路,A2為有少量缺株、基本達標的林陰路。B“視同為林陰路”指雖然目前綠化覆蓋率還沒有達到國家標準要求,但栽植樹種為大喬木,部分路段行道樹進行適當的調整或改造,經一定時間生長后可達到林陰路標準的道路。其中,B1為需補植行道樹道路,B2為需調整行道樹道路,B3為需更換和改造行道樹樹種的道路,B4為樹種適宜,也無缺株,但生長勢較弱,需加強根系環境管理、促進生長的道路。C類特殊景觀路,指以小型景觀類喬木為主體進行綠化、不能達到林陰路標準的道路,一般位于重要商業區等城市特殊區域內。

  圖1 道路綠化分級體系

  1.2城市道路綠化主要問題分析

  根據林陰路的標準定義,城市行道樹不僅不能有缺株,還必須全部生長健壯,才能達到“綠化覆蓋率達到90%以上”。對照這一要求,城市行道樹綠化中,一般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在城市道路行道樹的規劃管理中,基本沒有系統規劃和整體控制,一些城市,由于各種原因,部分道路綠化改造或行道樹品種更換過于頻繁,既浪費資源,樹木也不能長大成蔭,景觀效果也不能發揮出來。一些引進的樹種不適應本地環境條件,生長不良,甚至越長越賴、死樹不斷,也長期無法成蔭。

  其次,行道樹栽植方面,一是分枝點過低,不利于形成大冠。建設部《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75—97)及編制說明要求“在分車綠帶和行道樹綠帶上種植的喬木,一般枝下高距路面4.5m。”[3]目前,城市行道樹分枝點普遍低于這一標準要求,多在2.5米以下,甚至只有2米左右,不僅樹木很難形成大冠,不利于成蔭,而且還影響地面交通視線,增加了商業店鋪鋪面業戶的對立情緒,惡化了行道樹生長環境。二是重干徑、輕根系,新植樹木恢復過慢。行道樹設計中,往往只注重干徑,而忽視了對根系的要求。施工企業為保證在較小根系下的成活率問題,又采取重截栽植,由于重截后新發技葉量很小,不能為根系提供充足的養分,根系恢復生長緩慢又使枝葉獲得的養分不足,因而使新植樹木的恢復期拖得很長。三是栽植施工技術標準低。在行道樹栽植過程中,植樹穴普遍偏小,土壤整理范圍過小,僅限于植樹穴范圍;土壤處理粗放,甚至不進行土壤處理,建筑垃圾甚至有毒物質充斥土壤中,使樹木根系難以獲得良好的生長。

  第三,在行道樹管護方面,一是缺株補植不及時,補植規格不恰當。補植樹由于恢復生長期較長,補植規格必須稍大于現有行道樹,才能達到整齊一致的效果。但實際的補植中這個問題往往被忽視。二是部分樹種病蟲害多,防治不及時。目前,城市園林綠化的植保專業技術力量普遍不足,不能提前進行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多在已形成了危害后再組織應急防治。三是專業化修剪程度不斷降低,景觀效果呈不斷下降趨勢。隨著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的普遍推行,中標企業為降低費用,所雇人員多為臨時性農民工,沒有專業技術基礎,不能根據不同樹種的特性進行專業化修剪,損害了樹木的正常生長,降低了景觀質量。

  2林陰路提升對策

  2.1提升原則

  立足實際,完善為主原則。保持行道樹的長期穩定,是實現城市道路林陰化的關鍵。因此,提升工作必須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統一計劃,分批實施。

  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原則。行道樹是形成城市綠化特色的關鍵之一。應當根據不同城市所的自然生態條件,以地帶性大喬木作為基調樹種,形成鮮明的城市綠化特色。

  規格適宜,全冠、大根,科學栽植原則。進行行道樹栽植時,選用的城市行道樹規格(胸徑)過小或過大都是不科學的。一般應當按快生樹種8~12cm胸徑、慢生樹種12~15cm胸徑,全冠、大土球(胸徑的10~12倍以上)的要求選樹,栽植時應大穴(植樹穴直徑至少為土球直徑的2倍以上)理土,并增施有機基肥,改善立地條件,最大限度地縮短新植樹的生長恢復期。

  專業修剪,科學養護原則。切實解決養護市場化中養護企業雇用人員無專業技術的問題,在全市強制推行專業化行道樹修剪,保持樹形美觀。新植行道樹分枝點高度應當符合《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75—97)枝下高距路面4.5m的要求。如果選用樹種確實暫不能達到相應要求,或現有行道樹分枝點過低的,應當通過加強后期養護管理和專業化修剪,逐步提高分枝點,每年擴大樹冠,增加綠化覆蓋面積,保持樹形優美。

  2.2基本方法

  針對現有道路行道樹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合理運用補植、擴植、間植、調整、更換、環境改造等措施,保證林陰路合格率100%。

  補植:即按現有行道樹種,對缺株進行補植。

  擴植:即在無喬木的分車帶中擴植喬木,形成人行道與分車帶雙排栽植模式。

  間植:即對現有行道樹長勢良好,但生長速度慢、冠小、品種單一的道路,間植大喬木。

  調整:即對栽植樹種過多(一般4個及以上)的道路,通過現場調查分析不同樹種的生長勢、成蔭與景觀效果等因素,淘汰劣勢樹種,確定主要樹種加以精心養護,促進成蔭。

  更換:對不適應本地區環境條件,生長不良,病蟲害防治難度大的樹種,全部或局部更換適宜樹種。

  環境改造:即對根系生長環境實施相應改造措施,促進樹木生長。一是對已封閉的硬質地面進行拆除,設立樹池,改善土壤通氣條件;二是采取打孔施肥的方法,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

  3結語

  城市行道樹它不僅以樹冠阻截、反射及吸收太陽輻射,也會經由林木的蒸發作用而吸收熱氣,藉此調節夏天的氣溫,庇蔭行人免受炎炎夏日暴曬之苦。而且,其葉面能夠粘著及截留浮游塵、凈化空氣,增進市民健康;誘導視線、遮蔽眩光等使道路交通得以緩沖,提升行車安全性;軟化城市建物了無生機的粗硬線條和立面,改善市民視覺環境;為野生動物建造存在空間,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恢復自然韻律,提升市民愉悅情緒。規劃完善之道路綠地系統,是市容景觀之表征,市民大眾的基本福祉,歷經數十年漫長歲月培育茁然有成的林蔭大道,還是社會發展的見證,寶貴的鄉土文化的一部分,在城市人居生態環境與景觀特色的塑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根據當地行道樹建設的實際,采取科學的措施,全面提升行道樹建設和管理水平,是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提出了根據城市道路行道樹成蔭效果劃分為達標林陰路、視同林陰路、特殊景觀路3級評價體系,和促進視同林陰路達標的補植、擴植、間植、調整、更換、環境改造等6項措施,作為引玉之磚,希望引起更多的專家、同仁關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國家園林城市申報與評審辦法》、《國家園林城市標準》的通知(建城[2010]125號)[EB/OL].[2010-08-09].http://www.mohurd.gov.cn/lswj/tz/ jc2010125. htm

  [2]GB/T 50563—2010.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S].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0.

  [3]CJJ75—97.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S].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9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醴陵市| 墨脱县| 资阳市| 清新县| 莱阳市| 元谋县| 门头沟区| 霍州市| 儋州市| 沧州市| 芜湖市| 济源市| 兴国县| 宁国市| 临夏县| 普安县| 潢川县| 黄梅县| 莒南县| 齐齐哈尔市| 华安县| 高青县| 洱源县| 乡城县| 剑阁县| 梅河口市| 紫阳县| 南昌县| 卢龙县| 通许县| 洛宁县| 金华市| 女性| 崇礼县| 临清市| 沙河市| 都昌县| 永善县| 元谋县| 沧源|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