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軌道交通作為快捷有效并且安全的運輸方式,成為各大城市交通建設的首選方案,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呈大規模、多線路、網絡化的特點。本文將緊密結合該特點,闡述安全管理技術在新形勢下軌道交通建設過程中的應用。
1 軌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目標和原則
軌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目標是:使軌道交通在建設過程中的安全生產與管理達到預先設定的標準,使事故等級和事故頻率控制在預先規定的范圍內。軌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應遵循適用性、明晰性、法律性和程序性原則。
2 軌道交通安全管理內容
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體系可以分為4個方面,包括安全事故預防、審查體系、檢查評估系、安全事故處理(見圖1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體系的內容)。安全管理體系的設立必須基于相關法律法規,它是軌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依據。
C73RN32T(U.jpg)
圖1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體系的內容
2.1安全事故預防
以前的安全管理主要側重于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應對和恢復,而對安全事故的預測與預防工作做得不夠,較重視事故后的補救性管理,缺少對事故發生前可能性階段的預防管理。單線路的軌道交通建設模式安全因素相對比較單一,容易控制,一旦發生事故,波及面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但是,大規模、多線路、網絡化的現代軌道交通建設與傳統的單線路建設模式相比,具有更快、更強的擴散性和更大的易受傷害性以及有更強的關聯性。某些具體的不利因素會悄悄地轉化、轉變為其他致險因素,當這些因素不能及時得到控制時,它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甚至給整個工程帶來一系列惡劣的連鎖反應。所以,以往側重安全事故處理的管理思想和單線路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新形勢下的軌道交通建設。在當前建設環境下,必須首先對不利于工程建設的危險源進行識別、分類、評估,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安全事故的預防是一個動態過程,事先制訂的預防措施只是基于經驗的累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對工程實際情況進行密切跟蹤,隨時發現新的事故苗頭,并把它控制在可控范圍內。 建設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事故,事故發生后如果不加以控制或控制不力,小事故勢必轉化為大事故,所以在制定安全事故預防措施的同時,應制定各類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
2.2審查體系
為了保證重大工程的質量安全,國家和地方建設部門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審查制度。在軌道交通建設過程中,除了要嚴格執行這些制度外,還要對涉及工程安全的一些關鍵文件進行審查。
由于新形勢下的軌道交通建設規模龐大、參建單位眾多,而且軌道交通屬于重大工程,專業涉及面廣,要求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承建,所以首先要對參建單位及參建人員的資質進行審查。其次,審查關鍵的技術文件,包括設計文件和施工文件。設計文件一般都經過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查,軌道交通建設部門(或企業)還需要對一些施工文件進行審查,如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和專項安全措施。
2.3檢查評估體系
檢查評估體系主要包括對安全管理體系的評估、對安全生產標準執行情況的檢查,以及相應的獎罰措施。安全檢查工作應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定期不定期地進行。針對軌道交通的實際情況,檢查內容包括施工單位的現場管理、內業臺賬、分包管理、大型設備、重大危險源控制等;結合實際情況,還要進行不定期的安全專項檢查,如雨季施工、汛期施工、消防等。
獎懲制度是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備的制度可以調動廣大參建人員的積極性,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相反,不力的制度往往制約員工的工作動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無疑會讓許多安全隱患顯化,最終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2.4安全事故處理
安全事故的處理,要盡可能使事故引起的人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施工現場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傷亡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的規定,及時、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在特種設備發生事故時,還應當同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如實上報。對建設工程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罰與處理,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3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安全管理建議
3.1加強工程風險管理
1)牢固樹立風險意識
軌道交通工程關乎國計民生,從政府到施工企業,應時刻強化風險意識,并對所有人員加強風險意識教育。
2)建立風險的全過程監控機制
風險管理注重對安全事故的事前控制,首次風險評估是建立在以往工程經驗和本工程勘察、設計資料的基礎上的。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會出現新情況、采用新工藝、利用新技術、使用新材料,這就要求我們對這些新事物進行跟蹤評估,以便使它們更好地為工程服務。所以,風險管理是一個動態過程,應該建立全過程的風險監控系統。
3)建立反饋機制
良好的反饋機制有利于對決策方案的調整,為后續工程總結經驗、提供借鑒。譬如,近幾年來,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國務院已制定了《國家處置城市地鐵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建設部制定了《建設系統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城市橋梁系統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等相關的方案,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2信息系統
目前的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體系存在著信息不暢通的缺陷,有關數據不能全部上達到決策層,使其承載的許多有用信息不能被充分提取出來。當今,計算機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利用計算機系統可以實現信息的大量存儲和傳遞,因此建立性能良好、信息流暢的信息系統是迫切需要的并且是可行的。
一個完善的、運行良好的信息系統應具備如下功能:
(1)能夠及時、準確、有效地搜集、傳遞安全信息,供各級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和決策。
(2)能夠與風險監控體系和遠程監控體系相結合,建立隱患控制、安全責任、安全統計分析、事故管理、安全檔案管理子系統。
(3)能夠實現安全管理辦公自動化,使工作流程規范化、制度化。
(4)能夠建立應急預案數據庫、安全文件和事故案例數據庫,為應急管理提供信息,增加預測預防能力。
3.3安全教育培訓
以往軌道交通發生的事故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人力是最重要的資源,為了避免或者減少工程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職工的生命安全,必須加強安全教育,使職工適應作業環境。職工如果不經過培訓和教育,不熟練掌握生產環境中有關作業的條件和知識,就難免出現不安全行為。
4結論
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地鐵工程,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是貫徹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國的地鐵與地下工程開發建設經歷了幾十年的實踐,造就了一支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建設隊伍。通過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夠把我國的地鐵建設成世界上最安全、最適用、最經濟的地鐵工程,為改善城鄉居民生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戴行信.交通安全概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2]季令,張國寶.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
[3]崔艷萍,唐禎敏,李毅雄.城市軌道交通現代安全管理體系構建初探[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5,15(3):43-48.
[4]崔艷萍,唐禎敏,李毅雄.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體系研究[J].都市快軌交通,2005,18(3):11-14.
[5]何桂欽.香港地鐵的安全管理體系[J].軌道交通,2006(4):31-33.
[6]谷江河,徐瑞華.城市軌道交通應急處置預案管理信息系統設計[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6(2)57-59.
[7]陳鐵,管旭日,孫力形.城市軌道交通綜合安全管理體系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4(1):16-18.
[8]黃衛.加強技術風險管理確保地鐵工程建設安全[J].城鄉建設,2005(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