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線位置和一定技術要求修筑的作為路面基礎的帶狀構造物,是鐵路和公路的基礎。文章發表在《中華建設》上,是建筑師職稱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農村,公路,路基,施工
路基, 由填筑或開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軌道的結構,也叫做線路下部結構。路基與橋梁、隧道相連,共同構成線路。路基依其所處的地形條件不同,有兩種基本形式:路堤和路塹,俗稱填方和挖方。
公路路基是一種線形結構物,具有路線長,與大自然接面廣的特點,其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當地自然條件所決定。影響路基穩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氣候、水文與水文地質、地質條件、植物覆蓋等。人為因素主要指荷載作用、路基結構、施工方法、養護措施。此外還有沿線附近的人為設施如水庫、排灌渠道、水田以及人為活動等。現在我們分析農村公路路基施工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1 基礎準備工作
1.1 材料選擇
農村公路土方路基一般采取就地取土的方式,滿足規范要求的粘性土、砂性土等適于做路基填料。強鹽漬土、過鹽漬土、淤泥、沼澤土,樹根和含有腐朽物質的土,不能用作路基填料。
1.2 技術準備
路基施工前應完成擊實試驗和土的液塑限試驗。通過擊實試驗確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為路基施工檢測壓實度提供參照依據;通過液塑限試驗取得路基填料的塑性指數,以確定該土樣能否用于路基施工。
2 路基填壓
2.1 路基填料
現行《公路路基設計規范》規定了對路基填料的要求。對路基填料的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給了量化的標準,采用承載比實驗(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強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對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條件,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路面底以下0cm-30cm的路床填料,其CBR值應大于8,對下路床及下面的填土也給出相應的規定值。
2.2 路基壓實
當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噸位的壓路機,碾壓效果有了明顯的改善。對于提高路基土的壓實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規范規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cm-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壓實度必須≥95%,對其它等級公路當鋪筑高級路面時,其壓實度亦應按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標準采用。此外,還增加了對路堤基底的壓實度不宜小于93%的規定。
過濕地區路基的填壓。過濕土地基的填筑比較簡單,一般采用填砂礫墊層和加鋪土工格柵的方法,該方法簡單易行,處理效果較好。但路基的壓實是相當困難的,規范對此作出了若干調整:一是壓實度標準可根據試驗資料確定或較表列數值降低2—3個百分點;二是對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數大于18的粘質土,用于下路床及下路堤填料時,可采用規定的輕型壓實標準;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質,在土中摻加生石灰,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因此,黃土路基的壓實也應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合理選擇。
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論文投稿須知:《中華建設》是由國家建設部主管,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建設信息中心共同主辦的優秀期刊,在全國范圍內發行,在行業內擁有權威而廣泛的影響。《中華建設》注重刊發科技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