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物流管理論文發表物流成本管理方向范文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財務會計時間:瀏覽:

  摘要:加強物流成本管理是提高我國制造業企業競爭力和利潤的必然選擇,本文發表在《物流工程與管理》上,是物流管理論文發表范文,文章就我國制造業企業物流成本管理中的不足和成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進對策。

  關鍵詞:制造企業;物流成本;財務管理

  加強制造業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企業總成本的重要手段。它不僅有利于物流系統的合理化和優化,而且有利于提高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

  一、制造業企業物流成本的基本構成

  物流是企業資源用于為企業產出提供運輸、庫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輔助性活動而形成空間、時間上損耗的活動。在企業的物流活動,必然發生一定的費用支出。在制造企業中,物流過程包括從生產企業內部原材料和協作部件的采購、供應開始,經過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半成品存放、成品包裝、搬運、裝卸及運輸到流通領域,進入倉庫驗收、分類、儲存、保管、配送、運輸,最后到顧客手中的全過程,在這些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費用就是制造企業物流成本。

  從構成看,制造業企業物流成本主要包括采購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和售后物流成本這四部分。采購物流成本主要包括訂貨采購費、運輸費、驗收入庫費用、倉儲保管費;生產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內部搬運費、生產過程中物流設施的折舊、占壓生產資金、的利息支出、半成品倉庫的存儲費用等;銷售物流成本主要包括產成品儲存費用、銷售過程中支付的外包運輸費、自營運輸設施的折舊、油料消耗、運輸人員的工資、銷售配送費用;售后物流成本主要包括退貨成本、廢棄物回收費用。物流成本管理即對物流相關費用進行計劃、協調與控制。

  二、制造業企業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物流成本核算問題嚴重

  對于制造業企業而言,物流成本核算是企業控制和管理物流成本的基礎。目前我國制造企業物流成本核算中的不足主要體現在:①企業對物流成本沒有分列記賬,物流在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中沒有單獨的項目,許多企業將物流成本與銷售成本混在一起,從而使得企業并不能對物流成本進行全面地分析和控制;②各企業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不同,導致企業間無法就物流成本進行比較分析,也無法得出產業平均物流成本值;③物流會計信息與其他成本費用信息混雜,致使有關物流的數據信息需從相關會計信息中歸納,過程復雜且數據的時效性差,不利于物流管理和績效的評價。

  2.2物流活動運作性協調差

  在企業職能分工中,物流職能直接由采購、制造、財務、市場營銷等部門負責監督管理。但是實際中各部門可能從各自的利益出發,很難使物流系統的運作協調一致,企業整個物流活動缺乏連接,容易出現斷流現象,內部配送難以實現,從而也導致了從整體上控制物流成本比較困難。

  2.3物流運輸、保管成本過高

  據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8.4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增幅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其中,運輸費用4.4萬億元,同比增長15.9%,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52.8%;保管費用2.9萬億元,同比增長22.6%,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35%。這說明我國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還很低,運輸成本和保管成本增長較快、成本過高。

  2.4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

  在我國,許多物流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商科和物流專業知識背景。根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物流行業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人占該行業的總人數的 7.5%。在高等院校中,開設物流課程或物流專業的高校并不多,碩、博教育才剛剛起步。

  三、制造業企業物流成本管理不足的成因分析

  3.1制造業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制度存在缺陷

  在現行財務會計制度中沒有將物流成本設為單獨的項目,通常將一些應計入物流成本的費用,如倉儲保管費、倉儲辦公費用、倉儲物資的合理損耗等計入企業的管理費用。同時,將物資采購中發生的物資運輸費用、保險費用、合理損耗、裝卸費用、挑選整理費用等計入物資采購費用或營運費用。這導致物流成本在現行會計制度的框架下很難確認和分離。

  3.2企業內部物流管理體制尚未理順

  企業信息化的滯后限制了我國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現階段,雖然不少企業對自身體制進行了改革,但在職能制或直線職能制的框架下,體制設計仍然與社會物流的發展與分工不協調,條塊分割、部門分割的現象依然存在。其根源在于我國制造業企業沒有樹立現代物流意識。

  3.3物流設施落后

  目前我國在交通運輸、倉儲設施、信息通訊、貨物包裝與搬運等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方面不斷加大投入,然而從整體看,現代物流集散和儲運設施依然不足,能夠有效連接不同運輸方式的大型綜合貨運樞紐和服務于區域經濟或城市內部的各種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設明顯滯后。部分設施陳舊老化,裝卸搬運機械化、自動化低下,難以適應現代物流作業的需求,直接導致物流效率低下,運輸、保管成本過高。

  3.4制造業企業現代物流成本管理意識薄弱

  部分制造企業沒有充分認識到現代物流管理是降低生產總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沒有認識到物流各要素之間的效益背反原則。同時,我國各個高校開設物流管理專業時間不長,雖然也為社會提供了不少的高等人才,但是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而物流管理人才的不足恰恰阻礙了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意識的提升。

  3.5我國供應鏈管理水平低下

  供應鏈管理作為一種新的行之有效的物流管理方法,在我國的應用還不是很成熟。企業之間合作意識淡薄,導致企業間無法實現有效的信息溝通和物流一體化管理,也就無法實現供應量上的各企業物流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

  四、加強制造業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問題的對策

  4.1建立健全的物流成本核算系統

  制造業企業的成本核算系統中應建立專門“物流成本”的核算科目,從現行的成本會計及財務會計賬戶中分離出關于物流成本的內容,并對企業發生的物流成本進行核算。制造企業物流系統的成本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直接人工費用、運輸費(包括包裝費和搬運費)、倉儲費(倉庫折舊等)、利息費用、辦公費、差旅費、低值易耗品攤銷等。也可以在不打破原有的財務會計的框架下,設置“物流成本”二級科目,利用部門核算的原理進行匯總統計。在二級科目下設“供應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廢棄物流成本”三級科目進行歸集。

  4.2設立物流管理部門

  設立專門的物流管理部門,建立現代的企業物流組織結構。現階段,一體化的組織結構是企業的最佳選擇。其一體化主要表現在:物流的每一個領域被組合構建成一個獨立的直線運作單元。這種組織形式由于運作的責任領域得到很好的界定,作為一個運作單位,對制造的支持和對采購及物資配送的支持是同等對待的。

  4.3加強物流設施建設,改善物流裝備技術

  根據一些物流發達國家的經驗,建議設立一個綜合協調機構,統籌調整國內物流的發展政策。政府及企業應共同推動物流 EDI(電子數據交換)的建立,加強數據交換的協調功能。這主要應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物流體制,提高物流中心的社會化和專業化水平;二是合理規劃與配置物流中心布局,協調物流各環節的相互關系;三是增加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改善物流手段。

  4.4著重培養專業物流管理人才

  以信息技術為導向,以實踐為基礎,加強物流人才的專業知識培訓和技能的更新,為物流人才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物流企業可以和高校合作實行訂單培養需要的物流專門人才,定期選定在校學生到企業去實習,把在學校學到的理論性知識跟實踐相結合,更加準確得掌握物流專業知識。

  4.5積極改善供應鏈管理

  制造企業需要培養協作意識,協調與其他企業(如原材料供應商)以及客戶、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的關系,提高供應鏈的運作效率。因此,政府和企業應共同致力于構筑標準化與信息化平臺,制定標準化與信息化戰略,實現供應鏈各節點企業的信息共享。

  參考文獻:

  [1] 于向云.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研究文獻綜述[J].財會月刊,2011年29期

  [2] 吳曉光.淺談物流企業的成本管理[J].商場現代化,2011年22期

  [3] 方家喜.降低物流成本要治標更要治本[J].價格與市場,2011年07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章丘市| 乌海市| 林周县| 东乌珠穆沁旗| 礼泉县| 石门县| 嫩江县| 元阳县| 赤壁市| 凌海市| 高淳县| 衡阳县| 洛扎县| 桦南县| 固始县| 微博| 元朗区| 加查县| 海淀区| 章丘市| 关岭| 桓仁| 东城区| 乡城县| 理塘县| 高唐县| 鹿邑县| 台南市| 道孚县| 宁武县| 新昌县| 阳谷县| 清流县| 始兴县| 广东省| 鲁甸县| 新昌县| 五家渠市| 聂拉木县| 桐城市|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