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產業競爭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財務會計時間:瀏覽:

  【摘要】采用2012 ~ 2017年我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據進行實證檢驗, 探究產業競爭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 并從治理效應和掠奪效應兩個方面進行影響機制分析。 結果顯示:產業競爭程度越高,企業的財務風險越大, 這種作用關系的形成更多的來自產業競爭的掠奪效應而不是治理效應。 進一步研究發現, 對于內部治理較差、代理成本較高的企業而言, 其財務風險受到產業競爭的影響更大, 并檢驗了以公司治理為代表的企業異質性因素產生的調節作用。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產業競爭;掠奪效應;治理效應

財務管理論文

  一、引言

  長久以來, 人們總是把股東權益最大化作為企業經營的目標, 卻忽視了高收益往往意味著高風險。 時至今日, 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市場經濟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各個產業蓬勃發展, 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也愈加復雜多變, 因此, 研究企業的財務風險是有必要也是有價值的。

  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 產業競爭也愈加激烈。 長期以來, 產業競爭作為企業優勝劣汰的重要“推手”, 通過企業在產業競爭中的決策及其最終反饋, 影響著企業的財務表現。 已有研究發現, 產業競爭對于企業財務風險而言是一種重要的外部影響機制, 一方面, 產業競爭會加劇市場掠奪行為, 企業承受著來自競爭對手的掠奪性定價、搶占市場份額甚至兼并收購等行為的壓力, 面臨由掠奪效應帶來的更嚴重的財務風險[1-3] ; 另一方面, 產業競爭也會促進經濟運行效率, 提高關鍵信息的公開度和透明度, 通過加強市場的外部監督減少組織惰性, 從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 對財務風險有一定的治理效應[4-6] 。 概括而言, 在產業競爭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中, 掠奪效應和治理效應同時存在, 但是在我國市場中具體體現為深化還是緩解作用, 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和證據的檢驗。 鑒于此, 本文擬從產業競爭所帶來的掠奪效應和治理效應兩種影響機制出發, 研究以下核心問題:產業競爭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傳導路徑和作用機理是什么? 產業競爭中企業財務風險受掠奪效應的影響更大還是受治理效應的影響更大? 以公司治理為代表的企業異質性因素是否會對產業競爭與企業財務風險的關系產生調節作用?

  本文采用2012 ~ 2017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研究, 實證結果表明:產業競爭程度越高, 企業的財務風險越大, 這種作用關系的形成更多的來自產業競爭的掠奪效應而不是治理效應。 在此基礎上, 本文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 對于內部治理較差、代理成本較高的企業而言, 其財務風險受到產業競爭的影響更大。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產業競爭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深化:基于掠奪效應的傳導路徑剖析

  企業處于產業競爭環境中, 勢必會受到市場中掠奪行為的影響。 部分研究表明, 企業既可能成為掠奪者, 對更弱小的企業實施掠奪行為, 例如搶占市場份額、進行掠奪性定價等, 也可能成為被掠奪者, 由于各類掠奪行為的威脅而不得不面臨更大的財務風險[7,8] 。 對于產業競爭中的掠奪效應, 本文主要從資源利用和戰略選擇兩大方面進行梳理。

  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 擁有更多資源的企業顯然具有更大的優勢, 這種資源包括融資渠道、信息渠道等各個方面。 首先, 在融資渠道上, 受到融資約束的企業面臨更不利的市場競爭狀況, 較高的融資成本和較少的融資機會使得企業在財務決策上更加謹慎和敏感, 在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時更是處于弱勢地位[2,3] 。 其次, 在信息渠道上, 擁有更多信息渠道的企業更能夠利用競爭去創造優勢, 而那些信息受阻的企業則面臨市場份額被搶占、財務決策失算的掠奪風險。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 由掠奪行為所導致的競爭參與者的 “優勝劣汰”, 使企業面臨更大的財務風險。

  從戰略選擇的角度來看, 不同的競爭程度會促使企業選擇不同的競爭戰略, 而競爭過程中所產生的掠奪行為也會使企業選擇不同的防御手段。 被掠奪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去進行防御和“療傷”, 在遭受掠奪行為的打擊之后也只能選擇業務收縮、清算等行為及時止損, 財務狀況遭受打擊[1] ; 掠奪企業則會通過實施更積極的市場戰略進行擴張, 改變財務決策和生產經營戰略, 甚至選擇合并和收購等行為去擴張市場版圖[9] , 但這些積極的市場行為和財務決策也伴隨著不穩定的財務狀況, 畢竟收益越高, 風險也越大。

  綜上所述, 產業競爭越激烈、競爭程度越高, 意味著市場上的掠奪行為越多, 隨之產生的掠奪效應越大, 企業在掠奪者與被掠奪者之間角色轉換的可能性也越大, 財務風險越大; 相反地, 當產業競爭程度越低時, 這種掠奪效應所帶來的效果也越小, 財務風險越小。

  (二)產業競爭對企業財務風險的緩解:基于治理效應的傳導路徑剖析

  根據已有的研究, 產業競爭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還能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理機制發揮重要的治理效應[4-6] , 根據其主要機理, 這種治理效應可以從激勵作用和約束作用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從激勵作用的角度來看, 一方面, 當產業競爭程度越高時, 市場的壟斷程度就越低, 這也使得不對稱信息越少。 而管理者的業績和績效是直接掛鉤的, 由于不對稱信息減少, 管理者原本可以利用信息不對稱而從事的投機行為不得不減少, 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獲得更好的業績。 這種情況充分調動了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 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另一方面, 當產業中的競爭企業較多時, 企業與企業之間直觀的業績比較可以減少宏觀市場波動造成的影響, 從而企業所有者可以更加清晰地分辨管理者在其中付出的努力[10] 。 為了獲得所有者等利益相關者及社會公眾的認可, 得到直接的收入激勵和間接的榮譽激勵, 企業管理者必須“打起精神”, 調動自己的工作熱情, 發揮自己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 除公司管理者通過創造更大企業價值的方式來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外, 企業的財務決策者能夠在激烈的產業競爭中獲得更多更有價值的信息, 從而做出更有利于公司發展的財務決策, 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推薦閱讀:財務風險論文在什么期刊發表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德化县| 宁明县| 枣庄市| 团风县| 阳谷县| 达日县| 建平县| 乃东县| 湘潭市| 云南省| 澄江县| 蓝山县| 辽中县| 玉树县| 彭泽县| 正安县| 鲁山县| 荥经县| 九寨沟县| 澎湖县| 临澧县| 衡南县| 关岭| 东乌珠穆沁旗| 青州市| 高平市| 永福县| 老河口市| 广饶县| 肥乡县| 张家界市| 锡林郭勒盟| 屯门区| 仲巴县| 长治县| 平度市| 遵义市| 嘉善县| 弥勒县|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