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淺談對高校二級財務管理的認識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財務會計時間:瀏覽:

  【摘要】高等學校管理體制在不斷發展與變化,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的辦學規模和要求,采用二級財務管理模式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已是大勢所趨,高校財務制度的改革和創新已成為高校管理體的新課題。本文從目前高校財務管理的現狀入手,對實行高校二級財務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校財務制度;改革;創新

  一、現行我國高校財務管理體制評介

  目前高校財務管理體制主要是兩種:一是“集中”體制,二是“分權”體制,二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1、“集中”體制的利弊分析

  財務管理“集中”的體制在高校財力不足,籌資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其優勢在于有利于學校集中有限的財力,統籌安排,分輕重緩急解決學校的問題。可以根據學校工作的重點,確定各院系的經費分配額度,從而保證學校的發展不偏離既定的發展方向。但是“集中”體制過分強調了財務集權,限制了院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在這種體制下,學校把一切對外的經濟收支和財務合同都統到學校一級財務,統得過死,管的過細,各院系缺少必要的自主權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

  現階段,高校逐漸形成了以學歷教育為主,非學歷教育為輔的辦學形式,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專業培訓和后續教育等各種非學歷教育市場的規模越來越大;同時,隨著高校的辦學自主權越來越大,高校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院系處于教學科研的第一線,直接面對學生和教育市場,更了解市場對教育的需求以及自身具備的競爭優勢,更能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做出快速反應。然而在集中管理的財務體制下,院系開辦培訓班都要經過學校的批準,培訓收入大部分要上繳學校,不僅使得院系喪失開拓教育市場的積極性,而且無法快速的對教育市場的需求做出回應,往往會喪失發展機會。

  2、“分權”體制的利弊分析

  財務管理“分權”體制是對“集中”體制的修正,高校在下放財務管理權力中普遍采用的“是包干使用、超支不補、結余留用、自求平衡”的原則,好處是較充分地照顧到了二級單位的利益,有利于調動下屬部門的工作積極性;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使高校財力分散,削弱了高校整體財力和競爭力。在這種體制下,許多高校的一級財務機構與二級財務機構的行政隸屬關系是分開的,二級財務機構在財務實踐中具有雙重身份,行政管理由其所在的單位負責,財務處只對其進行業務指導,這種雙向領導所具有的雙重身份,造成二級財務機構工作主要受所屬部門左右,弱化了一級財務機構對二級財務機構的監管作用,容易造成分級管理部門各自為政,損害學校整體利益;同時,財權的下放,導致辦學經費分散到各級部門,形成“窮學校,富院系”的局面,學校一級財務財力不足,整個學校的財務資源不能做到統一調配,各院系經費使用只考慮本部門的利益,不利于學校的整體發展。

  二、高校財務管理運行體制的創新

  針對目前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弊端,除了要在財務管理的觀念上、方法上進行創新,更重要的是要從體制這一根本性的環節上進行創新,如何將集中和分權有效的結合起來,達到高校財務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高校二級管理體制的產生,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對管理制度、管理機構的創新,建立全新的高校財務管理體制,從而在制度上、組織上保證財務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

  1、制定相應的二級管理財務制度, 使“ 分級管理”的財務工作落到實處“統一領導、兩級管理”是學校要下放教學科研管理權、人事權、財務權, 使各學院成為擁有一定權力和職責的辦學實體, 能對學校分配的各項經費和創收留成收入, 自主進行調整、使用和核算, 明確各學院的責、權利關系, 體現“事權與財權”、“辦事與用錢”、“責任與利益”相一致的原則, 促進各學院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機制的形成, 激活二級學院的辦學活力和生財理財的積級性。同時要建立健全以各二級學院為責任中心的多層次的經濟責任體系, 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權限、工作規程和紀律要求, 建立起校長、財務處長、二級管理部門負責人的三級經濟責任制,實行一級管理一級、一級帶一級、一級核算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分級管理制度, 從而使學校的經濟責任制的內容貫穿于財經工作的全過程。

  2、建立高校二級預算管理體系預算是學校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 也是學校進行經濟活動的前提和依據。編制學校部門預算必須堅持“量入為出, 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保障重點、勤儉節約”的原則, 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現有學校的資源, 又要節約支出、避免經費使用上的浪費;既要考慮學校事業發展和建設的需要, 又要考慮學校財力的可能; 既要保證重點, 注重效益, 又要注意向教學、科研傾斜。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 學校經費來源逐年增加, 學校資源配置問題牽動全局, 在這種情況下, 建立高校二級預算管理體系顯得至關重要。二級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是與學校內部的財務管理體制相適應的, 是以“ 宏觀調控, 微觀搞活”為目標, 以“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為原則, 靠有效的內部經濟責任制和完善的內部組織結構運行的; 而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內部企業化管理制度則進一步豐富了預算管理體系。其主要特征是在整個學校建立健全財經規章制度、明確校內各二級院系權責關系和學校統一領導的基礎上, 根據財權劃分、事權與財權相結合的原則,分別由學校和各二級院系分級管理學校預算。這種經費管理模式, 使院系在財務上具有獨立的權力和大的空間, 為院系在制定、實施各項政策, 開展各項工作提供了一個保障的平臺。也有助于院系開源節流, 提高效益, 改善教師待遇, 促使資金使用更有效、更合理。

  3、規范財務管理, 建立健全審計監控制度一方面校一級財務作為為財務管理的職能部門, 有責任和權力對校二級財務機構的資金運作、財務管理方面進行監督檢查。督促二級學院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建設, 建立健全會計管理制度, 包括建立會計崗位責任制、內部控制制度、審批報銷制度、財產物資管理制度等, 有條件的的學校還可視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會計委派制形式。另一方面是要建立和完善學校的審計監控制度。學校可以通過內設審計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二級學院的財務賬目進行抽查和審計, 對財務監督進行再監督; 也可以委托社會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對二級學院或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重點審計; 再者建立健全群眾的監督和舉報機制。通過建立一個專業監督為主, 群眾監督為輔的制約機制, 以有效地減少和防止二級學院經濟違法犯罪現象。

  4、切實加強財會隊伍建設, 提高財會人員素質會計人員是單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要承擔者,而當前高校二級核算單位的財會人員素質相對較低, 為了真正做好高校二級財務管理工作, 提高二級財會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會計職業道德已是刻不容緩了。一方面要加強對二級學院負責人的財務知識培訓, 特別是對《會計法》的學習, 使他們認識到單位負責人是會計責任主體, 有了思想認識的提高, 財會人員就會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要加強對二級財務機構和財會人員的管理, 嚴格實行會計人員從業資格制度, 政治素質、從業務素質、會計規范、職業道德等方面制定出具體的規范和要求。要堅持財會人員的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工作, 加強全校二級單位財會人員的思想和業務建設, 定期組織業務學習, 切實提高二級單位財會人員的財務工作水平。

  總之, 推行二級財務管理體制改革是符合高校發展趨勢的,是提高高校整體管理水平的一條有效途徑, 也是高校對一種新型管理模式的積級嘗試, 需要在實踐中不繼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 陳小玲;;談談高校二級財務管理體制問題[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7年05期

  [2 ] 祝紅霞,張美華;高校二級院系財務管理運行機制研究[J];事業財會;2005年02期

  [3 ] 王炳慶;林建全;;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財務二級管理研究[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柳河县| 汉川市| 名山县| 盱眙县| 西青区| 青田县| 额济纳旗| 漳州市| 黎平县| 黑龙江省| 岗巴县| 东乌| 连平县| 无为县| 绵竹市| 阳东县| 呼伦贝尔市| 宝兴县| 新乡县| 那曲县| 同心县| 临湘市| 黄山市| 尼木县| 加查县| 资兴市| 甘孜| 罗源县| 庆阳市| 遵义县| 阜平县| 酉阳| 临夏县| 会昌县| 田林县| 洪江市| 中卫市| 高密市| 观塘区|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