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在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時,首先要對企業的背景以及競爭業績進行了解,包括企業的性質、實際控制人的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市場占有率、企業的盈利能力等。
[論文關鍵詞]財務經濟分析,內涵,框架
一、引言
一直以來,人們十分重視財務分析,從最初的經濟活動分析到財務分析再到現在的財務經濟分析,許多專家學者在不斷地對其進行探索研究,像張先治教授提出了財務分析具有獨立性和邊緣性的特點,樊行健教授更是創造性地提出了財務經濟分析,這些都是對財務分析有益的探索。然而要更好地解決財務分析在實踐中的應用,必須有一個確定的財務分析的框架結構,雖然有許多文獻對其進行探討,但一直都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
二、原因分析
(一)分析主體多元化,衍生分析多樣性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需要進行財務分析的主體不斷增加,不同主體進行財務分析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企業經理為管理而進行分析,投資者為投資進行分析,債權人為貸款而進行分析,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主體為著不同的目的進行分析,研究主體和目的的多元化使得財務經濟分析學科沒有一個固定的分析框架。再加上財務經濟分析領域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擴大,在資本市場、企業重組、績效評價、企業評估等方面應用越來越廣泛,衍生出投資分析、收益質量分析、盈利預測分析、信用分析等細化的、專題性的分析目標,使得財務經濟分析框架日益模糊,難以確定。
(二)學科名稱不定,學科歸屬不清
與其他學科有確切的名稱不同,財務分析領域的名稱極其混亂。有稱會計分析的,有稱財務報告分析的,還有諸如財務報表分析、財務分析、財務經濟分析、經營分析等,這是因為我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引入的是前蘇聯的經濟活動分析學科,后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才由經濟活動分析轉化為財務分析,但在引入國外財務分析類教材時,名稱各種各樣,導致了目前這種狀態。這些名稱看似相同,但在內容上又有一定的差異,使得人們常常對財務分析領域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模糊不清。
三、基于實踐需要的財務分析內涵
(一)從分析主體來說,最終目的是分析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財務分析內涵難以確定主要是因為財務分析的主體多種多樣,財務分析的目的也不盡相同。本文認為要確定財務分析的內涵,必須從實踐出發,抓住核心,對財務分析主體和目的進行高度邏輯概括。財務分析主體可以分為企業內部分析主體和企業外部分析主體,對這兩類主體分析目的進行歸納,我們發現這兩類主體進行財務分析的目的在于通過對企業歷史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分析,分析未來影響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因素,展望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為企業管理、投資決策和其他一些目標提供依據。由此可見,不論是內部分析主體還是外部分析主體,盡管它們的分析目的不同,但都要判斷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就是財務分析內涵的核心。因此財務分析領域的研究對象是影響企業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因素,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判斷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二)從學科來說,目的不同,分析手段不同,是獨立學科
通過分析主體—分析目的—分析內容的思路,我們理清了財務分析的內涵,它把企業財務作為起點和終點,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所有影響企業財務的重要經濟因素,能夠充分體現這個內涵的只有財務經濟分析這個名稱。
四、財務經濟分析的內容框架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在實踐中財務經濟分析的目的是對企業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預測,而目前的財務分析領域的內容體系大多是僅僅評價企業歷史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需要對財務經濟分析體系的內容重新架構,使其從理論上滿足實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