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本文通過對我校學生的調查從膝關節的解剖學特征及其自身運動的力學規律探討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的損傷機制,以期找出好的防治措施,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關鍵詞: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機制,防治
膝關節是人體負重和運動的主要關節,由于解剖和功能特點,膝關節損傷是運動外傷中最易損傷的關節,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是膝關節常見的運動創傷之一。本文通過對我校學生的調查從膝關節的解剖學特征及其自身運動的力學規律探討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的損傷機制,以期找出好的防治措施,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有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史的2007----2008級訓練隊學生 ,調查時間2007年11月----2008年5月。
1,2研究方法 詢問學生,專家訪問法,文獻資料法,臨床見習法(去醫院見習,處理6---8例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的診斷與治療。
2 調查結果
由表1中可以看出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發生比例最大的項目是球類占38.4%,其次是武術23.1%,體操占19.2%,田徑占15.4%。其主要原因是由運動項目技術特點決定的,球類運動大都是低重心運動,運動中膝關節突然受到來自側面的猛烈沖撞時,極易造成對側副韌帶損傷。如足球運動中的盤球過人動作及籃球運動中的帶球突破,膝關節內側副韌帶中急性損傷為73.08%,慢性勞損為26.92%。
3 損傷機制的分析
膝關節是身體上承重的大關節,在各種體育運動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膝關節結構也最復雜,運動時膝關節為適應動作的需要,承受的外力復雜且多樣,一旦因為受力使其運動幅度超出解剖學活動范圍或違反運動生物力學規律即可造成內側副韌帶損傷。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因損傷程度不同分為部分斷裂,完全斷裂,合并半月板破裂或十字韌帶斷裂。
3,1 膝關節的解剖特點
3,1,1膝關節的結構
膝關節是滑車關節,決定它只能做屈伸運動,而不能做旋轉運動,由于膝關節自身的解剖特點決定它在半屈位可作輕微的旋轉動作,膝關節的關節囊較為松弛,關節兩側附有副韌帶,伸膝時側副韌帶緊張起加固穩定膝關節的作用,而半屈位時側副韌帶松弛,只能允許脛骨作少許旋內、旋外運動,不能做大幅度的繞環運動,否則脛骨的上關節窩和鼓鼓的下關節面會不同程度的對半月板產生擠壓,關節的韌帶組織也會受到擠壓和拉傷。
3.1.2內側副韌帶的特點
內側副韌帶對膝關節的穩定功能起著重要作用,其呈寬三角形,基底向前,尖端向后,分為三部:前縱部、后上斜部、后下斜部。前縱部起于股骨內上髁,向下移行止于脛骨上端內面,韌帶的關節面與內半月板邊緣緊密相連。后上斜部自前縱部,后緣開始斜向下伸展,止于脛骨內側關節邊緣,附著于內半月板的內緣。后下斜部起于前縱部后緣。斜向后上,止于脛骨踝后緣和內半月板的后緣,此韌帶可隨膝關節的屈伸前后滑動,當膝關節完全伸直或屈曲時緊張,關節穩定;當膝關節半彎時韌帶松弛,關節不穩定,易受損傷。
3.2運動生物分析
3.2.1旋轉力 屈膝條件下(近130~150度)大小腿的不同步活動,如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內收內旋能使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萍颊撐摹?/p>
3.2.2外力膝屈曲在150~160度時,暴力直接作用于外側,迫使膝過度外翻,造成膝內側副韌帶損傷,如:足球運動中的盤球過人動作及籃球運動中的帶球突破,急轉身過人等動作。當身體重心移到支撐腿且膝關節微屈時,兩側副韌帶松弛,保護膝關節的能力最弱,此時支撐腿膝部若受到來自側面的頂撞或沖碰時,易使相對一側副韌帶損傷。
3.3 場地
場地不符合鍛煉標準,場地凹凸不平或場地過滑時都可能造成落地時身體不穩,由于應力的作用,從而使膝關節內側韌帶損傷。
3.4 組織措施不當
由表3.被調查者中,有20人是在課外活動和課余鍛煉中損傷的,占受傷總人數的76.9%,課中占23.3%,這反應出在有組織的課堂教學中損傷較少而在課余訓練中組織松弛導致損傷的較多。
4.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的診斷,治療及防治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因程度不同分為部分斷裂、完全斷裂、合并半月板破裂或十字韌帶斷裂。
4.1 膝內側副韌帶不完全斷裂
4.1.1 癥狀及診斷受傷時膝部內側常突然劇痛,但又立即減輕,裹扎繃帶粘膏固定后能繼續運動,但隨后疼痛逐漸加重,且于韌帶受傷處有壓痛感,膝關節保持在屈曲位置,被動伸直有抵抗感,檢查時如已發現產生血關節,應即刻抽出,然后于壓痛明顯處注射1%NOVOCaine,消除痙攣再進行伸膝檢查,如經處理后,膝可伸直,且搬動時又無痛的異?;顒樱纯纱_診為內側副韌帶不完全斷裂。
4.1.2 治療損傷的早期,主要防止創傷部的繼續出血,加以適當固定,以防再傷。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以橡皮海綿及彈力繃帶壓迫包扎后局部再以冰袋冷敷并治療傷肢,休息30分鐘后,再在原有的彈力繃帶外面裹上棉花夾板,這樣不僅可止血,還可以制動。24小時后,打開棉花夾板與彈力繃帶,重新觀察局部變化情況,一旦出血停止轉為局部熱療外敷中藥以促進血吸收,促進局部的淋巴及血液循環在創傷后48小時內,按摩與熱療,但只能在創傷的周圍部分施用。
4.2 膝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
4.2.1 癥狀及診斷膝關節內側顯著腫脹,皮下淤血,青紫,有明顯壓痛,關節活動受限,如將積血抽出后,則關節活動即可恢復,在副韌帶損傷處摸到有失去聯系的裂隙。診斷方法:分離試驗陽性。(5)先在內側副韌帶壓痛處施行普魯卡因封閉,在膝關節輕度屈曲位下,輕輕用力外展小腿,則感覺膝關節內側間隙加大,關節面相互分離,放松外展時,則關節面有相互沖撞的聲響,為分離試驗呈顯陽性。
4.2.2 治療
由于膝內側副韌帶深層與內側半月板邊緣相連膝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可能合并半月板損傷或十字韌帶斷裂。(6)如果早期肯定為完全斷裂,即應早期進行手術縫合,如合并前十字韌帶斷裂者,須先縫合十字韌帶,然后縫合修補內側韌帶,如內側副韌帶斷裂合并半月板損傷者,應先切除半月板,然后縫合斷裂韌帶??萍颊撐?。
4.3 膝內側副韌帶損傷的預防
4.3.1 在運動中要注意膝關節的運動形式及幅度范圍,使其在解剖學活動范圍內運動并遵循運動生物力學規律。
4.3.2 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和協調性,要從思想上認識到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的危害性,加強保護和自我保護意識。
4.3.3 在運動中首先應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術,其次是不易在半蹲位長時間練習,要合理安排訓練,避免下肢過度疲勞,注意環境衛生,盡易減少膝關節碰撞動作。
4.3.4 發展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柔韌,耐力及爆發力,如(1)自立性股四頭肌練習(2)靜力半蹲
5. 小結
通過調查,膝內側副韌帶損傷得知,膝關節內側副韌帶較為薄弱,是膝關節常見的運動創傷之一,因此在平時運動和訓練中,我們要依據膝關節的解剖特點,運動形式以及力學規律有意識的強化正確的技術規格,強化運動技巧,集體項目要盡量避免身體沖撞,此外,結合所從事的運動項目,有針對性地增強一些專項所需的膝關節力量性輔助練習,可以起到減少膝內側副韌帶損傷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姚士碩 從解剖學角度對膝關節內側末端病的發病機制與命名的探討安徽體育科技1990.3
2. 田得祥 運動員膝關節韌帶斷裂體育科學1982.3
3. 曲霞 常見膝關節運動損傷 山西體育科技1990.3
4.鐘祖毓 對24例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治療的探討廣西體育科技1993.4
5.施東圣 不要做膝關節屈位大幅度的旋轉運動學校體育1990.1
6.Cybex測試中膝關節角體育科學 1992.1
7.人體解剖學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