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目的 探討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骨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臨床效果。方法 于2018年8月—2019年9月選取該院骨科護理人員70名;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5名。對照組行常規管理,研究組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對比不同管理模式效果、護理質量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優良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專業水平(25.41±2.45)分、業務技術(26.41±2.84)分、輸液質量(25.84±2.54)分、理論知識評分(89.67±21.47)分均高于對照組(18.62±1.06)分、(17.69±1.00)分、(17.54±2.06)分、(70.33±15.66)分(P<0.05)。護理人員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風險事件、不良事件、護理矛盾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管理效果理想,可增強護理人員專業技能、護理水平、綜合素質,提高護理管理滿意度,創建和諧醫患關系。
[關鍵詞] 人性化管理模式;骨科;護理管理;護理質量;滿意度
人性化管理模式遵循以人為核心、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進而改善預后效果,提高護理效果。人性化管理模式具備人性化、主觀能動性,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管理措施,在促進機體恢復的同時給予身心護理,確保心理健康,正確看待疾病,提高康復效果,早日出院。現如今,人們對醫院服務效率、護理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骨科患者行動受限,骨骼損傷且恢復期長,對臨床護理需求更高。而常規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代管理需求,積極尋找一種科學、高效的管理方法尤為重要。為此,選擇該院2018年8月—2019年9月骨科護理人員70名為研究對象,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院骨科護理人員70名,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5名。
對照組:男(n=2),女(n=33),年齡30~54歲,平均(40.2±9.5)歲。其中,護士21名、護師6名、主管護師8名;受教育程度:大專30名、本科及以上5名。
研究組:男(n=4),女(n=31),年齡31~50歲,平均(41.3±8.4)歲;其中,護士25名、護師8名、主管護師2名。受教育程度:大專28名、本科及以上7名。兩組護理人員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管理模式:生命體征監護、健康指導管理、康復指導管理。
研究組:人性化護理管理方法:①創建人性化管理理念:秉承著以患者為核心的原則,加強骨科疾病護理質量,保護人格尊嚴與心理干預,提供人文關心。②制定人性化管理過程。根據患者身體需求綜合評價,患者入院后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管理計劃,定期評價護理質量。結合護理人員綜合素養、性格特征明確分工。科學安排排班制度,條件允許時可實施連續性排班,排班時根據護理人員自身與家庭因素。采取科內獎懲機制,獎懲分明。③日常護理查房時遵循理論與實踐結合、做好年輕護理人員的“幫、傳、帶”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帶動年輕人員。骨科患者中,骨折患者合并嚴重外傷、臟器損傷,疼痛感強,患者情緒消極。為此,護理人員需給予心理護理,通過語言鼓勵轉移注意力;介紹成功案例增強康復信心,改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護理配合度。此外,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也是護理管理中重要內容,病房內擺放綠植、播放輕緩音樂,可緩解疼痛不適感。④定期主動與護理人員交流,掌握其想法并開導,改善消極情緒。定期聽取護理人員的建議與意見并解決落實,培養護理人員主人翁意識。
1.3 評價指標
?、賹Ρ炔煌芾泶胧┕芾硇Ч?,分為優、良、差。②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管理質量評分:專業水平、業務技術、輸液質量、理論知識評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管理質量越高。③對比兩組護理人員對護理管理的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④分析兩種管理方法風險事件、不良事件、護理矛盾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計算數據,用(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管理方法應用效果
研究組優24例,良10例,差1例。對照組分別為21例、6例、8例。研究組優良率(97.14%)高于對照組(77.14%)(P<0.05),見表1。
2.2 護理人員管理質量評分
研究組專業水平(25.41±2.45)分、業務技術(26.41±2.84)分、輸液質量(25.84±2.54)分、理論知識評分(89.67±21.47)分均高于對照組(18.62±1.06)、(17.69±1.00)、(17.54±2.06)、(70.33±15.66)分(P<0.05),見表2。
2.3 護理人員對護理管理的滿意度
研究組十分滿意23名、滿意12名;對照組分別為17名、10名、8名。研究組總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77.14%)(P<0.05),見表3。
2.4 兩種管理方法風險事件、不良事件、護理矛盾發生率
研究組風險事件、不良事件、護理矛盾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骨科患者疾病多因高能量損傷,手術治療是首選方法。但疼痛感劇烈,有效的護理管理尤為重要[1]。很多患者對管理效果持懷疑態度因而護理配合依從性不高,存在焦慮抑郁情緒,影響預后[2]。為此,該院提出人性化管理獲得了理想的管理效果。較常規護理管理,該模式不僅能夠促進疾病康復還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便于醫院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3]。人性化管理作為新型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人性是該管理形式的關鍵要素,通過尊重、激勵措施盡可能地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從而達到優化管理的目標[4]。
該研究中,研究組管理總優良率、總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專業水平、業務技術、輸液質量、理論知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風險事件、不良事件、護理矛盾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人員承擔著服務患者工作,因而對護理人員專業水平要求嚴格[5]。人性化管理通過人性化行政管理、業務指導、交流協調提高管理效果,為今后護理工作深入奠定基礎。人性化管理優勢為:①重視人性因素展現以人為本的理念,由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管理更好地將人性化管理應用到護理管理,調動護理人員主觀意識,提高工作質量與滿意度[6]。同時,獎懲分明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護理效率。②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養,調動工作熱情,在實際護理中能夠認真、熱情地與患者交流,解決護患矛盾從而減少醫療矛盾。③創建和諧的護理管理關系,護理管理者與護理人員創建良好的工作關系,增強科室向心力[7]。在提高護理管理滿意度過程中為醫療衛生建設創造條件。有研究提出[8]:人性化管理主動對護理人員的思想穩定和變化實施的新型管理,充分尊重護理人員思維方式,由線性至非線性的轉變為基礎。該管理形式是從現代科學轉為人性管理學。較常規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更加具備人性化、主觀能動性,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管理計劃,有助于調動護理人員主觀意識,在實際臨床康復中給予康復護理[9]。較常規管理模式,該種管理形式秉承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對人性的理解與尊重,盡可能滿足護理人員需求,調動護理工作進行,挖掘潛能。結合護理需求創建符合護理管理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護理管理質量[10]。人性化管理模式效果更加顯著、優勢明顯,可調動護理人員專業水平、綜合素養[11]。
綜上所述,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骨科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顯著,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服務水平、滿意度,創建和諧護患關系,主動配合護理管理。
[參考文獻]
[1] 李寶豐,章瑩,邰國良,等.3D數字骨科技術在髖臼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6,36(7):1014-1017.
[2] 趙紅.人性化護理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與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5):318-319.
[3] 杜芳芳,魏娜,雷芳,等.人性化護理理念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8):59-60.
[4] 王麗敏.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9):79-80.
[5] 高暉.人性化管理模式在56例骨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2):172-173.
[6] 黃小玲,唐金樹,李巖,等.骨科康復一體化模式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功能恢復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6,31(8):868-873,898.
[7] 王瓊瑋.骨科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的價值[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3):62-63.
[8] 鄧艷華,李琳.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6,13(30):52-54.
[9] 趙玉杰.骨科護理管理中OEC模式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3):87,89.
[10] 劉栩.人性化護理管理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0):38-39.
[11] 劉娟,白朝暉,歐陽蘭飛,等.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個案管理模式在骨科??谱o士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8, 32(14):2253-2256.
推薦閱讀:護理論文在核心期刊好發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