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本文通過對寧鄉縣人民醫院安裝小型PACS前后各項工作指標進行分析和探討,建立小型PACS后,存儲安全性增高、成本降低,增加讀片準確率與速度,工作效率提高、強度減小、失誤減少,真正實現了影像資料的數字化管理的飛躍。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working indic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mini-PACS in Ningxiang people's hospital. Installation of the mini-PACS promotes the security of storage and work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es the accuracy and speed of read-chip. Besides, it reduces the costs, the intensity and errors. A Leap of Digital Management in Photographic Data is in real sense.
【關鍵詞】 小型PACS;RIS;應用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局限于影像科內的 PACS稱為小型PACS。寧鄉縣人民醫院自2009年12月在影像科安裝使用小型PACS以來,共檢查患者約10000人次。下面是影像科使用小型PACS前后多方面的工作情況,以及在小型PACS應用中的體會。
1 一般資料
寧鄉縣人民醫院為二級甲等級綜合性醫院,有600張床位,全院設有20多個專科,五官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發展迅速,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婦產科、微創外科為重點專科。為了適應醫院業務發展需要并提高醫院管理水平,2008年12月建立了醫院影像科小型PACS,全面解決了影像科圖像的存儲、顯示、傳送、攝片和管理等問題,實現對所有影像資料的數字化管理。
1.1 安裝PACS前的情況
200~400MA國產設備若干,包括胸片機、胃腸機等各類設備,自動洗片機2臺,牙科機2臺,乳腺機1臺。所有膠片全采用暗盒記錄信息暗房自動洗片機沖洗。
放射科待聯網設備有:CT、MR、CR、血管造影機、數字胃腸機各1臺,膠片激光打印機2臺。采用相對傳統的工作模式,日檢查約200~300人次。
1.2 安裝PACS后的情況
2008年12月在放射科安裝天健小型PACS,該PACS符合DICOM3.0協議,帶有RIS模塊,百兆以太網。主要硬件:IBM X225服務器1臺;1 TB磁盤陣列1臺;登記工作站1臺;診斷工作站6臺,eizo液晶顯示器,另配置1臺2 M專業顯示器;網絡紙張打印機4臺;移動DVD刻錄機2臺;UPS 1臺;交換機1臺;Hub 2臺;采用五類雙絞線。操作系統為Windows 2000 Server/Professional,數據庫為SabaseSQL Anywhere。
工作模式轉為數字化、網絡化的工作方式,但仍打印一份膠片,供患者保存、使用。已使用2 個月,共檢查患者約10000人次,日均約160人次。
設備更新為SEIMENS DR和 PHILIP DR各一臺,SEIMENS 數字胃腸一臺,PHILIP CR一套以實現乳腺機牙片機以及病房X線機的數字化。
2 比較建立小型PACS前后多方面的工作情況
PACS使用前后影像科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按照DICOM 3.0標準將數字化影像設備聯網后,全面解決了影像科圖像的存儲、顯示、傳送、攝片和管理等問題,不同設備類型數據實現了共享,初步完成了計算機輔助診斷、數字圖像長期保存、標準模板報告、輸出統計報表等功能,實現了影像科所有資料計算機化管理[1]。
3 結果
與原來傳統工作方式相比,使用PACS后,有以下變化。人均登記時間縮短約30秒,基本無出錯,并且可以及時查找到病人遺忘的以往X線編號等資料;每次檢查時患者信息的獲取時間縮短約40秒,基本無出錯;檢查資料的存儲期限明顯延長,可延長至任意期限;存儲安全性增高,占用空間極小,存儲成本降低;檢查資料傳輸方便;傳輸時間小于10秒,較前平均縮短約15分;徹底放棄傳統暗房。原來影像無法后處理,現可進行多種后處理,在同一工作站上可查看多種影像;每份報告完成時間縮短約2分,工作強度減小,報告清晰、美觀;查詢、統計時間小于5秒,速度明顯增快,工作強度明顯減小;出錯率為零,較前明顯下降;人均登記至報告時間縮短約30分;
4 體會
4.1 構建PACS的必要性及應用價值
PACS是醫院信息化、網絡化的必然趨勢,給醫院醫療、教學和科研的確帶來了很大的幫肋,經過兩個月來的臨床實踐使用筆者深有體會。PACS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單純從短期的經濟利益來考慮,建設PACS是否合算,如節省了多少膠片、 PACS的收費、人員的精簡以及效益的產出等,回答將是否定的。在PACS的建設初期,由于工作流程尚未完善,工作人員并不會減少某些崗位的人員可能還會增加,但PACS對于提高醫院和科室的整體管理水平,醫院和科室的數字化發展,今后融入整個社會的數字化和網絡化是必不可少的。PACS建設對于醫院和科室的人員培養、整體素質的提高及與國際接軌,也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從這方面看,可以推動加強醫院和科室的競爭意識。從我院對PACS初步應用的情況來看,首先是臨床工作效率的增加,PACS系統的應用,改變了以往的工作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診斷報告的書寫在計算機上完成,比手寫報告快很多,電腦打印報告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放射科的工作更加標準化,同時臨床醫師能立即在瀏覽工作站上閱讀患者的影像資料并可對比近期的影像資料。診斷報告模板和數據詞典更方便、快捷。影像資料的查詢和瀏覽在5 ~10秒就可以完成。其次提高了教學科研水平,PACS可以長期地保存所有患者的影像資料,并且能方便地進行圖像檢索及調閱查詢、統計、觀察以及復制所需的影像資料,以供臨床總結研究及臨床教學之用,并可方便地進行傳輸[2]。
4.2 PACS應用的問題及對策
PACS在改變影像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隱患。PACS由于各種原因(例如停電、硬件故障、軟件BUG等)出現癱瘓時,患者信息的錄入、檢查圖像的傳輸與打印、圖像的調閱、報告的書寫等功能無法使用,給影像科的日常工作帶來一定的混亂。我院針對以上問題制定出PACS應急流程,保證日常工作的正常開展。當PACS發生癱瘓后,應急流程啟動,所有檢查病人全部改成手動登記,在各自相應的登記本上依次登記日期、應急流程號(CR/DR前可以加R,MR前可以加M,門診CT前可以加MT,急診CT前可以加JT以示區別)、患者姓名、年齡、性別等信息,并保留申請單以備后用。根據人工登記的檢查號碼,輸入患者的信息進行檢查,完成后在打印工作站上打印照片,交給醫師手要書寫影像診斷報告。PACS恢復正常后應急流程所產生的數據必須在及時歸檔,重新登記患者信息后根據手工給的應急流程號碼在PACS系統找到該號碼的圖像進行圖像匹配,將手寫的診斷報告通過掃描儀掃描,將結果保存到PACS系統中。
PACS的應用是現代醫院信息系統發展的趨勢,是醫療信息資源達到充分共享的關鍵,是從“以醫院為中心”的醫院信息系統管理模式走向“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信息系統和遠程醫療系統 服務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毛存南,吳前芝,盧玲銓.綜合型醫院PACS的設計與應用體會[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17):2959.
[2] 王濤,于長路,祁兵等.PACS在放射科圖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03,14:202204.